新石器時期建築遺址的分佈

中國新石器時期(西元前6000~前2000年)遺址迄今已發現一千余處,分佈幾乎遍于全國。由於起迄年代、文化內涵、生産水準和自然條件的不盡相同,使得它們的發展産生若干區別。當時社會生産的主流,已由原始的漁獵和採集,逐漸轉變為較固定的農業耕作,並出現了紡織、制陶等手工業和一定的社會勞動分工。社會結構也由單純血緣組合與人數較少的原始人群,進化到關係複雜與人口較多的氏族部落。在建築方面,已知有群居的聚落,供生産與生活用的窯址、公共房屋、住所、窖穴和畜圈,供防禦的垣墻、濠溝,原始崇拜所需的祭壇、神廟和神像以及公共墓地等。

1.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遺址

屬新石器文化早期遺址的,有河南新鄭的裴李崗遺址(西元前5550~前4900年)、河北武安的磁山遺址(西元前5400~前5100年)、甘肅秦安的大地灣遺址(西元前5200~前4800年)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聚落面積不甚大,一般為1~2萬平方米,已經使用半地穴房屋,墓葬集中置於聚落近旁。這些文化大體散佈在今日的甘肅東部、陜西西部、河南中部及河北南部一帶。

新石器中期可以仰韶文化(西元前5000~前3000年)為代表,它首先發現于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該文化分佈範圍很廣,西至青海、甘肅交界處,北抵長城沿線及黃河河套地區,東及河南東部,南達湖北西北。遺址已超過一千處,有代表性的除仰韶村外,還有陜西西安的半坡、臨潼的姜寨,河南鄭州的大河村、陜縣的廟底溝,山西石樓的岔溝等。所發現聚落遺址均有一定的規模和佈局以及多種建築類型。
河南鄭州大河村新石器中期多室型房屋遺址

龍山文化(西元前2900~前1600年)最早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是仰韶文化的繼續,分佈在今山東全境、河南大部、陜西南部與山西西南一帶。與仰韶文化的住房相比較,這時有相當多房屋的面積有所縮小。但這時的某些聚落已擴大為城市。建築除半地穴外,還出現了地面房屋。建築的室內地面與墻面涂以白粉,個別建築的下面還使用了夯土臺基。這種夯土技術的擴大使用,表現為城子崖的古城圍垣。

就黃河地區而言,仰韶文化中期和龍山文化中晚期,是文化輝煌發展的最高階段。

2.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遺址

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首見於湖北京山縣的屈家嶺文化、湖北天門縣的石家河文化。其時代約處於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之間,分佈範圍大抵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及河南西南。建築已大多為平面方形或長方之地面房屋,並有套間及長達三十間的連屋,結構用草泥垛墻及木柱梁。值得注意的是,還發現大規模的聚落與密集聚落群,以及最大佔地面積達一平方公里之古城多座,這些古城大多已有夯土城墻、護城河及水門。

長江下游則以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西元前5000~前4000年)及同時的嘉興馬家浜文化、余杭良渚文化(西元前3300~前2200年)為代表。它們分佈在杭州灣、舟山群島及太湖沿岸一帶,其特點是使用了有異於中原的幹闌式建築。這種下部架空的結構,適合於炎熱潮濕和多蟲蛇蚊蚋的江南水鄉,其淵源可能來自遠古的“構木為巢”的巢居形式。此外,余杭瑤山遺址的夯土祭壇,也是十分重要的發現。

3.內蒙古大青山及遼西地區新石器文化遺址

分佈在今內蒙古東南、遼寧西部、河北北部及吉林西北一帶的紅山文化(西元前3500年前後),首先發現于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遺址,具有與前述諸新石器文化的不同特點。以包頭市東的阿善遺址為例,其居住房屋的外墻及聚落圍垣均用石砌,其西側臺地上另有由塊石堆砌之祭壇。而遼寧牛河梁遺址更發現了“女神廟”及泥塑神像殘跡。

中國網 2004年1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