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李君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觀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10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先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兩個新概念。它們既有不同的內涵,又有共同的特點。科學發展觀是關於發展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回答的是“什麼是發展、怎樣發展”這一根本問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總目標和總任務,回答的是“什麼是和諧社會、怎樣建設和諧社會”的問題。顯然,科學發展觀是統領,而二者要解決的問題和根本要求,都是為了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也就是要在以人為本、統籌兼顧中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係,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指針。完成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一要牢記“機遇”二字,即要緊緊抓住21世紀頭20年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二要貫徹落實“全面”二字,即要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要做到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人民生活更加殷實,而且要實現“社會更加和諧”這一重要目標。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包含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這就決定了科學發展觀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指針,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指針。

科學發展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就要求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建設”、“發展”等範疇有一個全面的理解。這些範疇都應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建設、全面發展的含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根本保證。

科學發展觀指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又具有新的歷史起點和時代特點。我國利益關係、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進入了“黃金髮展期”與“矛盾凸顯期”並存的特殊發展時期。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大問題。黨中央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時候,強調了三個重要理念:一是發展,這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二是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三是統籌兼顧,達到全面、協調、可持續,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這就告訴我們,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才能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指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為了更好地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把握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説,科學發展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觀。  (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 )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