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和諧”與“可持續”有什麼關係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9 月15 日 | 文章來源:人民網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關鍵是“轉變”(不是以往工業化國家走的“轉移”、“轉嫁”路線),即轉變現有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運作模式,克服發展不協調、不可持續的毛病

●可持續發展關注的不僅僅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而更重要的是通過制度保障、倫理規範、輿論導向和組織形式構成的良好社會機制,來促進這種和諧。也就是説,只有改進了人與人的關係,才能比較好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講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還包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容

●使我國有關民間組織的發展和管理有序化,充分調動它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本身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事項。只有在政府、企業與公眾之間搭建好對話平臺,形成政府管制、市場調節和社會力量參與的良性互動,才能使可持續發展觀念落實到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各個層面

日前,在全國政協主辦的“21世紀論壇”2005年會議上,各國和國際組織的才俊濟濟一堂,圍繞“可持續發展——中國與世界”這個主題,就有關“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國家發展戰略”、“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關注資源、節約資源——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對未來負責——人才、教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共同參與、共謀發展、共創未來——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合作”等專題展開了充分討論,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溫家寶總理在開幕式演講中指出,中國在前進道路上有兩大矛盾:一是不發達的經濟同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要靠發展;二是經濟社會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要靠科學發展。可謂一語中的,意味深長。

中國經濟現在保持著世界上最快的增長速度,但因為總體上仍然沿襲著粗放的經濟增長模式,我們創造的GDP大約佔世界總量的4%,而消耗的各種資源比例卻幾倍甚至十倍於此數。我們在實現每人平均GDP從400美元到1000美元的情況下,出現了發達國家在每人平均GDP從3000到10000美元期間才出現的環境資源問題,而這些問題又與工業化、城市化、就業壓力和各種社會風險纏繞在一起,牽制了我們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學院課題組算過一筆帳,我國的綜合發展成本要比世界平均水準高出1/4,也就是世界平均花1美元能幹成的事,我們要花1.25美元,多支出的0.25美元中,生態環境佔0.17美元,結構不合理與管理不善佔0.08美元。這樣的負擔積累起來將使我們面臨難以為繼的困境。

沒有發展,就不可能擺脫貧困,實現溫飽,邁向小康;但發展代價過於沉重又必然導致發展的不可持續。儘管今天世界上並不存在一種普遍適用的發展模式,但所有發展都應該是可持續的這一點已經獲得了最廣泛的認同,即對發展的行為要有所限制,不能以造成社會不公、環境破壞的方式來謀求發展。中國以怎樣的發展理念、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模式抓住眼下這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將決定我們未來幾十年乃至更長久的發展前途。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關鍵是“轉變”(不是以往工業化國家走的“轉移”、“轉嫁”路線),即轉變現有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運作模式,克服發展不協調、不可持續的毛病;今天,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大,“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可持續發展也決不是什麼權宜之計,而是對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高度負責任的承諾。

因此,如何將有限環境資源的單純經濟利用轉變為經濟、社會與生態的綜合利用,包括節約(Reduce)、再利用(Reuse)和迴圈利用(Recycle)就格外重要了。這就需要調整環境利用與保護、索取與補償的關係,協調有關環境的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而一旦涉及利益的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浮出了水面。可持續發展關注的不僅僅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而更重要的是通過制度保障、倫理規範、輿論導向和組織形式構成的良好社會機制,來促進這種和諧。也就是説,只有改進了人與人的關係,才能比較好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一個講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還包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容。

事實上,如果沒有一個比較和諧的社會條件,任何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我們看到我國政府現在致力於抓好的重點任務,一是通過政策導向,保持固定資産投資以合理的規模和速度增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不斷擴大消費,特別是擴大八億多農村居民的消費,更多地依靠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二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提高基礎産業和製造業水準,推進服務業全面發展;堅持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節約型經濟、迴圈經濟、環保型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形成集約發展、清潔發展的國民經濟體系;三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加強原始性創新、整合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支援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更加注重保護智慧財産權;四是把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財力用於教育,加快教育結構調整和教育體制改革,使教育事業有一個大發展、大提高。五是特別強調要突出解決好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安全生産問題,使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所有這些無不為了使社會更和諧,更有利於促進可持續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關係公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公眾有權利、有義務、也有責任參與,包括參與決策,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參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規劃、政策、方針的制定;參與監督,監督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的行為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使我國有關民間組織的發展和管理有序化,充分調動它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本身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事項。只有在政府、企業與公眾之間搭建好對話平臺,形成政府管制、市場調節和社會力量參與的良性互動,才能使可持續發展觀念落實到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各個層面。

(作者肖巍 為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教授)

來源:《文匯報》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