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一、政策與措施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5 月30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1、完善法規,出臺政策,保護兒童合法權益。

國家制定了《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婚姻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母嬰保健法》、《傳染病防治法》、《收養法》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一系列有關婦女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保護兒童權益的法律體系。

圍繞《巴厘共識》確定的母親安全、營養、艾滋病防治、兒童保護和教育五個重點領域,2003年以來,國家對相關法律進行了修訂,如:重新修訂了《憲法》和《傳染病防治法》。目前,正在修改《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

為確保《巴厘共識》促進兒童生存、保護、發展和參與的各項目標落到實處,國家新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婦女兒童發展的法規和政策性文件,包括: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

●《法律援助條例》

●《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

●《婚姻登記條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

●《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

●《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

●《關於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

●《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及少年兒童的安全管理工作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意見》

●《兒童疾病綜合管理實施行動計劃(2003-2005年)》

●《2003-2010年全國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行動計劃》

●《關於進一步加強扶助貧困殘疾人工作的意見》

●《關於繼續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的意見》

●《關於開展網吧等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專項整治的實施意見》

●《兒童玩具強制性國家標準》

●《國家玩具技術規範》

●《關於加強對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患者家屬和患者遺孤救助工作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做好城鄉特殊困難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工作的通知》

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實施從教育、衛生、兒童保護及消除差距、倡導性別平等的角度為兒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

2、健全機制,落實責任,實施兒童發展綱要。

《巴厘共識》要求各國“在全國和地方的發展計劃中要‘兒童優先’,即將最高優先給予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和福利”。為此,中國政府加強了對實施綱要的領導。充實了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簡稱“國務院婦兒工委”,是中國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其成員單位由相關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組成),國務院婦兒工委的成員單位由29個增加到33個,吸收了建設部、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央宣傳部4個部門。省(區、市)、地(市、區)、縣(市、區)各級政府均設有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本地區兒童發展規劃的制定和監測評估。近年來,省、地、縣各級婦兒工委及其辦公室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機制,增加了人員編制和專門經費。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是中國政府促進兒童發展的國家級行動計劃。實施綱要,是中國履行特別聯大全球兒童發展目標和《巴厘共識》目標的後續行動。除國家綱要外,中國大陸所有的省(區、市)、97.7%的地(市、區)和99.5%的縣(市、區)都制定了本地區的兒童發展規劃,國務院婦兒工委、商務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幫助西部貧困地區的部分縣(市、區)制定了實施兒童發展規劃的跨部門行動計劃。各級婦兒工委協調和推動有關部門實施兒童發展綱要,將兒童發展綱要的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相關部門,各相關部門制定了本部門的實施方案,每年向同級政府婦兒工委彙報綱要目標的落實情況,推動實現本地區婦女兒童發展目標。國家和省級婦兒工委成立了專門的監測評估領導小組,負責對綱要實施及進展情況進行監測評估。目前,國家和省級每年都根據綱要監測統計指標體系開展監測統計。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大力支援下,2003-2004年,國家統計局和各省統計局應用DevInfo數據庫軟體開發了國家級的兒童發展綱要監測數據庫。2003年,國家制定並下發了兒童發展綱要評估工作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中期評估工作實施辦法,將於2006年在全國開展全面評估。部分省(區、市)業已制定了本地區兒童發展規劃的中期評估方案,開展了中期監測評估工作。

3、加大投入,採取措施,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1)減少孕産婦及兒童死亡。

為了有效降低中國西部貧困地區的孕産婦和兒童死亡率,提高西部地區婦女兒童的健康水準,中國國務院婦兒工委、衛生部和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了“降低孕産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簡稱“降消”)項目。2000-2003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安排約3.2億元人民幣,在中西部地區實施 “降消”項目。項目通過跨部門協調與合作,採取加強縣鄉兩級衛生機構的産科設備及人員能力建設,建立和完善縣級孕産婦急救中心和縣、鄉、村轉運孕産婦住院分娩的“綠色通道”,對貧困孕産婦實施救助,動員孕産婦住院分娩等多項措施,使項目縣的孕産婦死亡率平均下降了28.79%,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明顯降低,項目地區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均控制在1‰以下。到2003年底,項目覆蓋16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440個縣,總受益人口達到1.5億。2004年,中央財政又安排了1.3億多元專項資金,地方財政相應安排專款,繼續實施“降消”項目,使項目覆蓋到中西部的1,000個縣。

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實施了 “母親健康快車”項目,通過為項目地區提供車輛,在貧困地區開展義診、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健康教育諮詢和培訓、進行婦女兒童疾病普查、貧困救助、轉運孕産婦及危重病人等工作,為貧困地區婦女兒童送健康理念、送健康知識、送健康服務。自2003年7月啟動以來,共為項目地區送去 “母親健康快車”210輛。截止到2004年9月,項目受益人數已達200多萬人,搶救孕産婦及危重病人3萬餘人。

為了有效降低兒童因意外傷害造成的死亡,從2003年開始,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與聯合國兒基會合作,組織開展了兒童意外傷害調查,並在部分地區啟動了以“安全學校、安全家庭、安全社區”為主題的保護兒童免遭意外傷害行動。

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實施了以幫助兒童少年“遠離失學、遠離疾病、遠離犯罪、遠離傷害”為宗旨的“中國兒童少年安全健康成長計劃”(簡稱“安康計劃”)。目前,“安康計劃”為城市社區配備了“安康益家”,為中小學校特別是貧困地區中小學校配備“安康教室”815個,“安康遠端教室”210個,近20萬兒童和教師受益。

(2)預防和控制艾滋病。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近年來,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防治艾滋病。《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和《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制定了國家防治艾滋病的目標,確定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防治策略。 2004年,國家成立了防治艾滋病的專門機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負責艾滋病防治的具體協調工作。艾滋病防治經費逐年增加。2003年,在投入1.2億元人民幣的基礎上,又追加了2.7億元人民幣,用於重點地區的艾滋病病人免費抗病毒治療和關懷救治;2004年,國家艾滋病防治專項經費達到8.1億元人民幣。2004年,國家安排中央國債10億元,用於包括艾滋病防治示範縣在內的農村鄉鎮衛生院建設。

2004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召開了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修訂了《傳染病防治法》,以法律形式保障了艾滋病防治措施的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已納入國家立法工作程式;自2003年開始,對艾滋病防治實行“四免一關懷”政策,即:免費對艾滋病人提供抗病毒藥物,免費進行艾滋病匿名檢測,免費實行母嬰阻斷,對艾滋病人的孤兒免收上學費用,使生活困難的艾滋病人及其家庭得到照顧和關懷。

各有關部門也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制定政策,結合部門職責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宣部、衛生部聯合製定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宣傳提綱》,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制定了《全國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指導方案(2004-2008年)》,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預防艾滋病推廣使用安全套(避孕套)實施意見》、衛生部、財政部聯合製訂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和自願諮詢檢測的辦法》, 教育部、衛生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民政部制定了《關於加強對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患者家屬和患者遺孤救助工作的通知》。艾滋病孤兒問題受到了高度重視,民政部2004年從中央集中的彩票公益金中安排2,000萬元,向艾滋孤兒家庭或照顧艾滋病孤兒的家庭提供救助,各級政府採取多種形式對艾滋孤兒開展救助,如建福利機構集中收養,實行家庭寄養、收養,助學等。國家成立了母嬰阻斷專家組,開展培訓;啟動了阻斷母嬰傳播項目,在艾滋病高發區對圍産期孕婦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測並提供諮詢服務。

非政府組織積極發揮作用。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分別與衛生部合作,對婦女和青少年開展了“面對面”宣傳教育活動,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提高農村婦女和青少年預防艾滋病的意識。全國婦聯共舉辦縣鄉級骨幹培訓班480期,接受“面對面”教育的婦女群眾達335萬人次。各地加強了對青少年的艾滋病預防教育,在中學開設艾滋病預防教育課程,播放針對初中生性教育的專題片。

(3)消除發展的不平等。

消除不平等是即將頒布的《暹粒宣言》確定的兒童發展需要解決的優先領域之一,也是中國兒童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中國兒童發展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一般群體與弱勢群體之間存在著顯著差距。為縮小差距,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

一是提高貧困地區兒童受教育水準。

中國政府一直將貧困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9月,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區“普九”人口覆蓋率要達到85%以上,青壯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國家繼續安排專項經費實施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從2003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安排專項資金60億元,支援中西部農村地區基本掃除現存的中小學危房。200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召開了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工作會議;轉發了《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民政部、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城鄉特殊困難群體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工作的通知》;國家將新增100億元專項經費支援西部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中央財政設立中小學助學金,各級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建立健全資助農村貧困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制度,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努力做到不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2004年中央財政免費發放教科書的經費每學期達到8.7億元,中西部農村地區2,400萬家庭困難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免費得到了教科書,2005年,國家又將安排資金27.8億元,使中西部地區享受免費教科書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貧困學生達到3,000萬人。

二是採取特別措施,保護弱勢兒童。

——對孤殘兒童的保護。

2001年,中國殘聯、衛生部、公安部、國家統計局與聯合國兒基會合作進行了首次0-6歲殘疾兒童現狀抽樣調查,掌握了殘疾兒童的現患率、發現率以及地區分佈、構成、殘疾程度、致殘康復現狀與需求,為中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開展殘疾預防和早期干預,加強殘疾兒童特別是農村和邊遠地區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學前教育和權益保障提供了可靠依據。2004年從中央集中的彩票公益金中安排2億元用於兒童福利事業。其中,為了幫助福利機構中的殘疾孤兒回歸家庭、回歸社會,中央財政安排1億元,民政部籌集6億元,從2004年開始,用3年左右時間,開展“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每年為1萬名左右的殘疾孤兒實施手術康復,爭取到2006年使福利機構中所有具有手術適應症的殘疾孤兒得到手術康復。中國殘聯實施了專項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康復項目,決定在2004年至2005年,組派18批國家醫療隊為3,600名肢體殘疾兒童免費實施矯治手術,為5,600名貧困聾兒購置配發助聽器,為4.8萬名貧困聾兒補貼康復訓練費用;通過實施“彩票公益金助學”、“扶殘助學”和“中西部盲童入學”等項目,共資助4萬餘名貧困殘疾兒童入學。

——對流動兒童的保護。

針對中國目前農民大規模進城務工而帶來的流動兒童問題,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和中國兒童中心共同立項,與聯合國兒基會合作開展了“中國九城市流動兒童狀況調查”,對流動兒童健康及衛生保健狀況、流動兒童教育問題、流動兒童權利保護狀況和流動兒童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查研究,為制定保護流動兒童權利的政策提供依據。為了探討解決流動兒童問題的新思路,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與聯合國兒基會合作,開展了保護流動兒童權利項目試點工作,探索出一套保護流動兒童權利的新模式,並於2004年召開了“全國流動兒童權利保護經驗交流暨研討會”。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教育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確立了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的原則。財政部等部門下發了《關於將農民工管理等有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支出範圍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在全國推行中小學收費“一費制”時,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收費與當地學生要一視同仁。

——對流浪兒童的保護。

2004年5月,民政部從中央集中的彩票公益金中拿出3,000萬元資助84個流浪兒童救助保護機構建設項目,同時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英國救助兒童會等機構開展合作,設立項目試點,探索、推廣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民政部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流浪兒童救助、保護、教育及立法等方面的問題。根據2004年4月國務院召開的救助管理工作協調會的要求,民政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為制定流浪兒童救助管理行政法規開展立法調研和組織起草等前期準備工作。

——對女童的保護

為了保障女童的合法權益,國家人口計生委開展了“關愛女孩行動”,通過大力傳播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風,普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營造有利於女孩的生活環境,建立有利於女孩及其家庭發展的利益導向機制,向女孩和生育女孩的計劃生育家庭提供優質的宣傳和服務,依法維護她們的合法權益,促進婦女發展和性別平等,促進對人口問題的綜合治理。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動社會力量實施以救助失學女童為目的的“春蕾計劃”,通過社會集資幫助貧困女童完成學業,保障女童享受最基本的受教育權。截止到2003年底,“春蕾計劃”共募集資金5.83億元,救助貧困女童140.3萬人次,舉辦春蕾班4,600多個,興建“春蕾學校”280余所。全國婦聯還組織開展了中英大齡女童技能培訓和能力建設項目及“女童優先權”項目,對西部地區輟學大齡女童進行文化知識、職業技能和生存技能培訓,提高領導幹部、兒童工作者、家長、兒童及社會公眾對女童問題的認識,減少和消除對女童的歧視,維護女童權益。

(4)預防和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活動。

中國政府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以憲法為基礎、刑法為主體,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相配套的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法律體系,建立了由政府主抓、非政府組織配合、國際組織支援的防拐打拐工作機制。有關部門通過各種方式,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和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法制宣傳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流動人口、兒童家長等重點人群的“防拐”、“打拐”意識和能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防拐”、“打拐”的社會氛圍。針對拐賣人口犯罪問題,中國公安機關不間斷地開展全國性打擊拐賣婦女兒童專項鬥爭。公安、婦聯等有關部門還通過建立“被解救婦女兒童轉机、培訓、康復中心”和為被解救兒童尋找父母、為婦女兒童提供法律服務和支援等措施,對被拐受害人進行救助。此外,中國政府還通過國際合作,對跨國拐賣婦女兒童犯罪進行打擊,並與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兒基會等國際組織以及湄公河次區域聯合國機構間反對拐賣人口項目合作實施“打拐”、“防拐”項目。

4、完善性別統計工作。

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的性別統計工作,2004年國家統計局編輯出版了性別統計小冊子《中國社會中的女人和男人——數據與事實(2004)》,這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以來國家統計局出版的第三本性別統計資料。2003年和2004年,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統計人員進行了Devinfo軟體培訓,全國已有20多個省建立了本地區婦女兒童綱要數據庫。啟動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性別平等和婦女發展指標研究與應用”項目,積極研究把婦女兒童發展目標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在社會評價體系中反映性別平等和男女兩性協調發展的狀況。

5、開展家庭教育工作。

中國全國婦聯和教育部聯合製定了全國家庭教育工作計劃,確定了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具體目標;依託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和地方家庭教育研究會,開展了大量理論研究和調查研究工作,用於指導家庭教育實踐;通過編寫家庭教育讀本及相關刊物,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各地以家長學校為依託,為家長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服務。目前,全國各級各類家長學校已達32萬餘所,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的5級家庭教育網路。這些家長學校在普及家教知識、指導服務家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