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趙啟正新聞外交啟示錄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7 月29 日 |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在巴黎、在紐約、在東京、在聖彼得堡、在北京,在新聞發佈廳、在國際論壇講壇、在電視演播廳,與外國政要談天説地,同外國新聞界朋友縱論風雲,與世界各地受眾共用東西文明之美。懷一顆赤誠之心,向世界説明中國,這,就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的藝術人生……

啟正主任被海外媒體稱為“中國內閣發言人”,但他的工作與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有很多不同,他的工作不僅僅是發佈一兩條新聞——儘管發佈新聞也是他的主要工作,對涉及中國的重大的不準確報道,還會及時增加新聞發佈會予以澄清。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的做法也與美歐有很大不同,不僅僅是解答幾個問題;各個國家部委的負責人也都通過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的場合介紹本部門本領域的發展情況,回答媒體提問。 

 啟正主任在1998年4月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任之前,曾擔任上海市副市長兼浦東新區管委會主任。期間,他天天與外國各界人士打交道,參與國際活動,在做實際的外宣工作。他喜歡和善於與外國人交朋友,談話務實,懂得如何有效地和他們對話。

在長期的對外新聞交往實踐中,啟正主任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外交風格和模式,也為新聞工作者和外事工作者提供了許多鮮活的新聞外交經驗。

親和的藝術 

 "要是能讓13億中國人中的十分之一一邊喝巴西咖啡,一邊欣賞巴西足球和桑巴舞,會是什麼樣的美妙情景!當然,我們也希望有朝一日,巴西人民能一邊喝中國茶,一邊欣賞中國武術和京劇。"

每一次對外交流活動,啟正主任都極盡所能,蒐集與對方密切關聯的最新資訊。他的演講和談話中,經常將這些新鮮資訊生動地加以運用。

1999年9月,正值在巴黎舉行“中國文化周”。啟正主任應邀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他出人意料地引用了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戈蒂耶的一首叫作《中國熱》的詩詞,詩的大意説,“我心愛的姑娘在中國,住在細瓷塔中,在那魚鷹出沒的黃河畔。……”當時,他使用多媒體展示20世紀初中國小腳女人的照片和20世紀末中國女足獲得世界盃亞軍的場面,同時介紹有關中國發展的新鮮數據,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2000年8月至9月,中國在美國紐約、華盛頓等多個城市舉辦“中國文化美國行”活動期間,啟正主任在全美新聞俱樂部演講時,以對漢字“美國”和“美利堅”的平實、巧妙解釋為開篇,“中文‘美國’兩個字的意思從字面理解是‘美麗的國家’。……但最終定為‘美國’——一個最好的中國式名字,這會使一個不了解美國的中國人對她自然産生好感。”當時,我從新聞報道中了解到啟正主任的這個開頭,覺得十分耳目一新。即使到了今天,演講的內容被美國人遺忘,但是關於他們“美麗的國家”的美譽一定恒久地同中國人聯繫在一起了。在當時“妖魔化中國”的背景下,啟正主任的講話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4年11月,由於偶然原因,啟正主任原定赴巴西、阿根廷的訪問計劃擱淺,他將準備好的講稿發在中國線上葡萄牙語網頁上,他在文章結束時,深情地説,“一位巴西咖啡商曾説過,只要中國人每人每天喝一小杯巴西咖啡,巴西就要發大財。這種期望是有道理的。要是能讓13億中國人中的十分之一一邊喝巴西咖啡,一邊欣賞巴西足球和桑巴舞,會是什麼樣的美妙情景!當然,我們也希望有朝一日,巴西人民能一邊喝中國茶,一邊欣賞中國武術和京劇。”

又如,2003年8月,啟正主任參加在聖彼得堡舉行的“中國周”活動,在斯莫爾尼宮演講時,他提到18世紀中國戲劇《趙氏孤兒》在俄國宮廷和貴族社會中流傳的情況,同時對夏宮的中國式客廳表示讚賞,還稱讚列夫·托爾斯泰等令聖彼得堡人自豪的幾段歷史,流露以演講人為代表的中國人對俄羅斯人和俄羅斯文化的真摯情感和深入了解,拉近了和對方的距離。

除了“中國文化美國行”,在各國舉行的“中國文化周”之外,啟正主任還與其他部門一道,積極推動具有親和力的對外交流活動。2002年,國務院新聞辦組織題為《歷史的記憶的展覽》,包括駝峰航線、陳納德飛虎隊的故事,在美參議院辦公大樓展出,展覽內容豐富、感人,受到廣泛好評。2003年10月,該展覽又在美國空軍博物館舉辦,受到美國空軍的熱烈歡迎。

批評的藝術 

 "上帝並沒有要求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必須一樣!中國的制度是中國本身的國情決定的。"

在1998年10月,在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中國聯合國協會聯合主辦的“面向21世紀的世界人權”國際研討會上,啟正主任巧妙地引用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洞穴假相”學説,指出西方一些人“總是把共産黨領導的中國想像為一個反人權的國家”,思維方式“受固有的‘洞穴’所蒙蔽,他們無法正確認識中國人權的真實情況,看不到中國的積極變化和發展,甚至把中國促進人權的努力都誤認為是侵犯人權的表現”。引用西方人熟悉的名人名言,佐證一些西方人的歪曲做法,維護了國家尊嚴。

2004年5月10日,在會見位美和加勒比海國家高級外産官訪華團時,啟正主任針對美國發表《國別人權報告》提出批評,“4天前,布希説美國士兵虐待伊拉克戰俘不代表美國的價值觀。按這個邏輯,凡是不好的行為都不代表本國,這樣,任何國家都是完美的。我認為,美國士兵殘酷虐待伊拉克戰俘至少代表美國價值觀的一個側面。”啟正主任敢於説自己的話,而不講官話、套話,自然能夠打動聽者。

2002年12月在北京會見世界報業協會訪華團時,啟正主任一開口就捅破窗戶紙,針對“中國限制新聞自由”的説法,他説,“西方媒體認為中國新聞不自由,主要是指中國媒體不攻擊政府的現行政策。”一針見血地指出批評者的根本落腳點,闡釋中國政府鼓勵媒體對公務員的行為進行批評,鼓勵媒體對政府的政策進行輿論監督和討論。在分析了“中國不像某些國家那樣實行兩黨制,沒有兩黨之爭。所以中國的媒體不存在由黨派利益驅動的媒體對政府的攻擊”之後,他又回到了實質判斷上,“西方媒體對‘中國限制新聞自由’的攻擊,從根本上講,不是針對中國的新聞制度,而是針對中國的政治制度的,因為中國的政治制度與西方國家不同。” 

 他更進一步用西方人熟悉的語言提醒人們,“上帝並沒有要求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必須一樣!中國的制度是中國本身的國情決定的。”啟正主任回憶説,這次直截了當的談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客人表示“理解起來沒有一點困難”。

澄清的藝術 

 一位德國記者提出"聽説中國年輕人對'9·11'事件表現出幸災樂禍情緒"的問題。啟正主任説,紐約世貿中心的倒塌使上海浦東金茂大廈"失去了一個好姐妹" 

 啟正主任説,在準備發言前,首先要在心裏構造與聽講者之間的確切關係。為此,一般要請工作人員與對方一起確定“合適的聽眾”,防止講話過“淺”或過“深”,要充分估計聽者的心理感受。

 2001年9月14日,美國剛剛發生了“9·11”事件,在柏林亞太周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德國記者向啟正主任提出“聽説中國年輕人對‘9·11’事件表現出幸災樂禍情緒”的問題。答問人既要對美國人民表示同情,又要對我國一些年輕人的不成熟表現作出合理的解釋,化解外國人的誤會,對這兩點,啟正主任都拿出了具體事例,以理服人。他説紐約世貿中心的倒塌使上海浦東金茂大廈“失去了一個好姐妹”,令人印象極為深刻。他談到中國駐南大使館被炸和中美撞機,合理地解釋了中國一些年輕人的反應。他説,“這只是他們一時的表達,而不是哲學的思考。”他的這番回答贏得了熱烈掌聲和輕鬆的笑聲,獲得了理解。 

 2002年5月在中日媒體研討會上,有記者就5個朝鮮人闖日本駐瀋陽領事館之事提問。啟正主任毫不含糊地指出,“事實很清楚,就是有人闖進了領事館,中國警察阻攔了,但沒有成功,又進去把他們拉出來。”在表達完這個基本事實後,他闡明,“中國武警的任務就是保衛大使館的安全,這是最重要的,其他都要服從這個任務”,“假如闖入者身上帶著炸彈怎麼辦?那樣日本是否要感謝中國警察?”“為什麼要把它歪曲成了敵意?為什麼電視臺要反覆播放這樣的鏡頭?”他提出,媒體要在中日關係間起穩壓器的作用。隨後的事態發展表明,在啟正主任的答問在日本廣泛報道後,過了幾天,日本媒體對此事的炒作大幅下降了。

2002年3月,啟正主任在京會見瑞士新聞代表團時,對方提出中國統計數字中是否含有水分的問題。啟正主任在表示“中國政府在對外公佈數字時,絕對沒有有意地公佈虛假數字來欺騙公眾和媒體”之後,談到中國的全民教育水準還比較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佔總人口的3.5%,各地統計工作者的素質存在差異,有些地方做不到準確地統計數字。隨後,他坦誠地列舉另外兩個引起數字失真的原因:一是個別地方官員弄虛作假,二是中國在統計方法上有和國際慣例不一致的地方。啟正同志還提出非常具體的平衡數據真實的辦法,“觀察中國經濟運作情況可以參考如能源消費指數等其他數據指數來印證。” 

 維護文化主權毫不含糊

"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不公道,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大的媒體集團,讓中國自己的聲音向世界表達真實的情況。" 

 2002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針對“媒體的全球化”討論話題,啟正主任首先肯定資訊傳播全球化日趨發展這個基本事實,隨後,他沒有對“全球性新聞”下任何褒貶的結論,只是陳述事實,讓聽者去下結論。但他對於本國文化主權,作出表態,“在這當中各國都從中受益,但也要防止外來文化逐步淹沒本國的傳統文化。”

 他還順便批評了一些西方媒體的不公正報道,“回憶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有些西方媒體將一切過錯歸罪于亞洲各國的價值觀和發展本國經濟的獨特方法。今天已經得出結論,當時他們的很多觀點是錯誤的,其原因在於那些建議並不符合受援國的國情。”

 對於外界一直關心的中國媒體市場對外開放問題,啟正主任以一位新聞主管官員的身份,毫不含糊地闡明中國的立場和政策。2003年8月在聖彼得堡斯莫爾尼宮答問時,他説,“中國圖書、報紙、期刊的進口是出口的4倍多,而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進口額為出口額的14倍。我們必須改變這種不平衡”,“所以,在WTO談判中,我們在文化方面沒有太多的讓步。”他再次表達了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要清醒地保護好本國的優秀文化傳統,防止對本土文化淹沒的問題。

 事實上,中國在WTO談判中從來沒有涉及過報紙、雜誌、電臺和電視臺這些傳統媒體的領域,也就是説中國沒有對境外資本進入這些領域作出任何承諾。當然,我們在網際網路,報刊、音像製品的批發零售市場是有承諾的,啟正主任也通過一些場合闡釋這一政策。

 2003年6月,啟正主任在京會見南韓國政弘報處代表團時説,“亞洲整體GDP佔世界27%,但在新聞傳媒上的影響力遠沒有GDP的比例高,顯然這當中有語言和實力的原因。”他還在另外場合強調,“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不公道,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大的媒體集團,讓中國自己的聲音向世界表達真實的情況。”

2002年5月在東京中日媒體研討會上,針對有關中國政府控制網際網路的提問,啟正同志回答,“我們也問過日本、美國、法國等一些國家,似乎他們就是把傳統媒體的一些規則視為對網際網路也有效,所以不能説他們對網際網路就不管理。”對於發佈有害資訊、假消息的網站,當然要禁止。 

 介紹新一代中國領導人 

 很多外國記者都認為,啟正主任總是善於把每一個公開演講、談話機會變成抓住記者注意力、為媒體設置議程、引導輿論導向的好時機

 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新聞報道提出了“三貼近”原則,更是具體要求媒體簡化領導人活動,特別是簡化領導人講話的報道。其實也包括了改進在會議場合講話風格的要求。

啟正主任身體力行,為了準備演講稿和談話要點,他往往事先請人到書店買來一摞相關書籍,請文化部、商務部等方面提供相關資料,把其中的生動案例、説法、數據以至有關段落,或摘或印,消化為寫作材料。每一次重大會見或者演講,都會增加他的藏書。

作為“中國內閣發言人”,在十六大之後,他還承擔著向世界介紹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的工作。他在2004年4月會見香港《南華早報》客人時介紹,“新政府領導人都曾長期在中央或地方工作過,這有利於保持重大政策的繼承性,在中國的各項政策不會有大變化,但會有小調整,主要是更加側重以人為本,這使得政府與人民更加親密。在經濟上進一步強調可持續發展,而不單純強調GDP增長,更注重教育、環境等領域的投資。另外,中國的貧富差距從某種意義上看是較大的,但消滅貧富差距很難在短期內做到。事實上,貧富差距加大也是經濟大發展初期的産物,我們將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努力縮小貧富差距。”

他的介紹樸實、直率,體現了政治智慧和清新文風,談話本身也是很好的新聞表達。很多外國記者都認為,啟正主任總是善於把每一個公開演講、談話的機會變成抓住記者注意力、為媒體設置議程、引導輿論導向的好時機。心中總是裝著記者的需求,這是啟正主任獲得記者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

推動文化“走出去”的藝術

向世界介紹中國,營造有利於我的國際公共關係,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需要新聞外交,需要文化外交,在請進來的同時,中國文化要堅定積極地"走出去"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作為新聞主管官員,啟正主任身體力行,抓住一切機會予以推動。

小布希總統上臺後,宣稱中美兩國不是戰略夥伴關係,他的班子成員也公開將中國定位於美國的潛在對手。啟正主任2002年2月在京會見美國線上時代華納首席執行官李文時,對客人説,“中國與世界航母型大公司的合作是戰略性夥伴的合作。”作為一名部長級新聞官員,啟正主任對推動與美國巨型傳媒集團的合作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是將中國文化産品推向發達國家有效途徑。在這次談話中,啟正主任稱讚上海財富論壇取得的成功,“財富論壇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標準了。”他還向李文推薦中國的博鰲論壇,希望時代華納參加。

李文帶來了美方已經提前使CCTV—9落地紐約,2002年2月22日起,該節目也開始在休斯敦落地的好消息。同時,李文還協助將中國電影推向世界影院。如今,CCTV—9法語、西班牙語頻道也已開播。

2003年11月,啟正主任在京會見紐西蘭自然歷史公司董事、總經理史達民,同他討論拍攝中國人文紀錄片的事宜。在強調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舞臺上一個重要的角色,“世界上很多人需要關於中國的資訊,包括你們的記錄片提供的資訊”後,他告訴對方,歡迎就政治、經濟、自然、文化各個方面的許多題目一起探討。

2003年8月,啟正主任在聖彼得堡接受媒體採訪,在評價中俄文化交流時説,“不過從近幾年交流的情況看,俄羅斯到中國的藝術團組多,中國來的少。這種不平衡應該逐步改變。”2003年3月會見美國星光映佳集團董事長謝誠剛時指出,“在電視節目交流方面,中國的出口不像其他商品那樣多。中國購買了大量的外國節目,卻沒有相應地出口。”2004年9月,他在京會見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總裁李爾庭時,提出與對方一起開設漢語培訓中心,實施漢語推廣計劃。 

2005年3月在京會見國際艾美獎主席布魯斯·派斯納時,他就艾美獎加強與中國的聯繫,接受中國的節目提出倡議,指出這樣艾美獎才“更具有世界意義”。他還就“中國到處都是古跡和文化遺産,它們都可以提供作為舉辦艾美獎活動的場所”提出具體意見,指出“在中國舉辦艾美日和艾美獎頒獎儀式,是個好主意,這也是艾美獎將來和奧斯卡競爭和比較的特殊之處”。 

向世界介紹中國,營造有利於我的國際公共關係,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需要新聞外交,需要文化外交,在請進來的同時,中國文化要堅定積極地“走出去”。今天的中國已經具備了“走出去”的能力。

作為一名外宣高層領導人,啟正主任的工作風範、工作經驗,為我們提供很好的借鑒,他的經驗也是我國新聞外交實踐中的寶貴財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繼續深入,我們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將更多,挑戰與機會將同時並存。“新聞外交”將是一個持續的工程,相信隨著時代的前進,我們今天的耕耘和鋪墊,會不斷結出豐碩的成果。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