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國新辦主任詳解發言人制度 突發事件發佈今年將完善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2 月01 日 | 文章來源:京華時報

趙啟正帶來的提板上詳細列出發言人準備工作流程圖。

2004年1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首次公開了62個部委75名新聞發言人的聯繫方式,這標誌著我國的政府新聞發佈制度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但是,之後眾多媒體反映新聞發言人的“服務”並不到位。面對這種聲音,國務院新聞辦該如何應對?對於反映的問題,他們又採取什麼措施呢?今天,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走進《新聞會客廳》,對眾所關心的一些問題給出答案。

調查員調查四部委電話

白岩松:趙啟正主任。我們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在2004年一年的過程當中,國務院新聞辦主辦各個級別的國務院的各個部委的新聞發佈會非常多。但是到12月28日這一天變得很特殊,國務院新聞辦自己舉辦了一個新聞發佈會。那天,很轟動的一個新聞,第二天幾乎走進了所有報紙的重要版面,您把國務院62個部委的75名新聞發言人的電話給公佈了,事先徵得了他們的同意嗎?為什麼要公佈這樣的電話?

趙啟正:新聞發言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府工作崗位,他們需要和新聞界保持密切的聯繫,如果聯繫不密切就會影響效率,所以這也是根據記者們的要求公佈了他們的電話。我們新聞局和記者的聯絡員也做了調查,讓她把調查的情況説一説。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處工作人員:您好,我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處的工作人員,在注意到媒體的報道之後,我們立刻向媒體提到的4家部門進行了核實,其中有一個部門的電話確實是傳真,第二天就進行了更正,另外3家部門的電話當時沒有人接聽,原因是新聞辦的工作人員當時在開會或者是出差在外。

突發事件發佈將有改善

白岩松:我們在2004年的時候,60場新聞發佈這是創紀錄的,但是大家都在期待那種不是固定的或者是預料得到的,而是在突發事件突然到來的時候,我們能夠迅速針對各種突發事件舉辦新聞發佈會。這個時候,2005年會不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趙啟正:關於突發事件的報道,可以説我們中央政府、中央的領導人在很多講話中都提到了要加強,這大家也知道,問題是如何加強?以及目前為什麼做得不夠理想?我們也做了很多的案例分析。有人説是不是“家醜不可外揚”造成的?醜事和突發事件是兩個概念,有些突發事件不一定是醜事,但卻是痛苦的,比如説海嘯,有的是讓人很悲傷的事,比如説礦難。當然這裡頭是夾雜著某些“不好”的方面,比如説官僚主義,礦場管得不好,一氧化碳碳分壞了也不修理。這裡是包括著這樣的醜事,可是因為這樣就不告訴大家嗎?就不告訴家屬嗎?還是要告訴的。但這裡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的確有複雜性,一個的確有新聞訓練和突發事件如何報道的訓練。比如遍野的礦山,連我們得到準確的消息都很難。所以要想報道突發事件,必須把責任系統網路效率提高,這就是2005年要做研究改善的方面。

與記者的關係是雙贏

白岩松:還有一個問題,新聞發言人跟記者到底該是一個什麼關係?

趙啟正:新聞發言人和記者他們的目的都是傳播一個新的資訊。在他們工作的關係上,一個是新聞的來源,一個是新聞的傳播。這個傳播要有選擇,它要選擇語言,一場戰爭、一個人、一個戰士作戰犧牲了,有人説這人完了,有人説打死了。不同的記者用不同的詞彙,這是記者的問題,但是我們發佈的時候應該是公道的。另外我們和記者不是上下級的關係,我不能説你們應該怎麼樣,你們該做什麼,我們不説這話了,不是對下級,也不是學生,不能像我在清華大學講課那樣,講得那麼細,這樣新聞記者不知道哪句話是重要的。另外記者有一定的訓練,因此不能給他們講定義。另外他也不是一個挑釁者,跟你作對,不是。記者為了報道得好,他要尖銳,因此有的時候話就厲害了,但是他是職業的需要。我覺得最好的描述是挑戰者,他問一個問題你要回答,最後雙贏,問題問得好,我回答得好,叫雙贏。不是打網球,你打敗我,我打敗你。大家都贏,這就是最好的。

策劃會為了滿足記者

白岩松:有一個細節蠻有意思。國務院新聞辦每一次新聞發佈會舉辦之前,你們都要跟舉辦新聞發佈會的部門來開策劃會,那麼策劃會是不是幫著他來分析哪個記者好對付?哪個記者不好對付?他們可能會問什麼樣的問題?

趙啟正:我們沒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做的是國際輿論的收集和分析。比如假設是鐵道部開發佈會之前,我們就會想可能有哪些問題:也許是關於購買高速列車的,也許是關於京滬高速鐵路要哪家來投資的等等,我們特別注意收集各大媒體有關方面的社論、言論、評論,從中找出記者們可能提的問題。這不是為了對付記者,而是尊敬記者,讓他們滿載而歸。所以事先的策劃會我們要把所收集的二三十個重點題目給他們。其實各部門的發言人們自己都可以回答問題,但有的回答過於技術性,都是專業術語,所以我們還會在策劃會上建議用普通話表達,因為越用普通的話表達深刻的問題,記者越明白,越容易把它傳播出去。另一方面,一些發言人不是工程師、金融家,雖然知識面很廣,但並不是某一行專業的專家,所以也需要我們的策劃會。

參照提板解釋三個“不是”

在演播室,趙啟正特意拿出了一個提板,提板上列出了發言人的準備工作流程圖。隨後,趙啟正對提板上一些有可能引起誤解的環節做出解釋。

新聞加工不是編造

白岩松:這塊(新聞加工)大家容易誤解,新聞加工是不是挑對自己有利的,不一定是事實,但是説出來對自己有利,加工一下,像一個製造的過程?

趙啟正:它是由很多頭緒中整理出有新聞價值的,用新聞的語言來表達,這叫加工,不是編造的意思。另外它也根據國外內的輿情,哪些是重要的?怎麼選擇?要了解人家對這個有沒有興趣?然後把這個輿情做分析,這個新聞不是自己的新聞,是已經發生的新聞,這兩個合起來能在發佈會上有的放矢。書面材料也好,回答問題也好,就比較準確、比較簡潔。發佈會之後它要收集對這個發佈會有什麼反應,現在的網路很快,1個小時內,就能收集到反應。

相關口徑不是不許説

白岩松:這裡還有大家很關心的——相關口徑,您剛才説了,比如説我作為外交部的,可能之前我要了解方面情況,我也要諮詢一下海洋局或者地震局等等。但有的時候人們會理解為另一種口徑,也就是上級領導給的口徑?而且認為它是中國的特色,其他地方沒有。比如一個上級會告訴我,你只許説到這兒,剩下的不能説。

趙啟正:他們已經很高了,是部的發言人,我是國務院發言人,再上級到哪?我們每層各負其責。口徑不是説哪些許説,哪些不許説。是説要準確,因為有的超過了你領域的範圍,你必須得向相關部門去請教,是請教的意思。口徑是一個口語,應該是一個回答的綱要或者是回答要點。這句話是一個工業名詞,直徑多少?

收集輿論不是穿小鞋

白岩松:接下來是這個,分析與收集輿論。很多記者很害怕,會不會開完一個新聞發佈會之後,我按照樂觀報道,但是報道可能對這個部門不利,以後它就給我穿小鞋了?

趙啟正:我們本辦和我的發言人都不會做小鞋,因為我們也不出售小鞋。我們對於記者的要求是事實要準確,不要事實不準確。評論當然是你的立場,同一件事情,歐洲人和美國人評論不一樣,都是北美,加拿大和美國人也不一樣。但事實是一個,評論是多樣的,這個符合新聞規律。

白岩松:但是趙主任您剛才講得非常清晰,這樣一個準備的過程,不要説全國的,就説我們這次公佈的62個部委的75名新聞發言人,有多少能比較嚴格地按這套程式來準備它的新聞發佈會?

趙啟正:如果這個部自己獨立舉行新聞發佈會的話,這個程式一個不可少,只是説做得到家不到家的問題。儘量不要發生“無可奉告”的問題,“無可奉告”就是説你沒有準備,但是你又不能隨便回答人家,所以你“無可奉告”。去年我們的新聞發佈會,60多個,基本上沒有發生無可奉告的現象。

觀眾提問

找託兒説明概括能力低

提問:趙主任您好,我是清華大學的學生。我沒有參加過新聞發佈會,但是我想知道那些國內的記者是安排好的嗎?是託兒嗎?

趙啟正:在多數情況下沒有,少數情況有。因為我安排新聞發言人不得超過8分鐘,他講不完,並且他覺得這個問題太重要了,我還是想回答,這個託兒不多,一個兩個而已,第三個絕對不是。這個託兒不是設計陰謀,是來不及回答,並且這個現象今後是越來越少了。因為你8分鐘高度的概括也是很了不起的,如果找托説明你概括能力低,是不是?

黨務公開將能夠實現

提問:趙主任您好,在過去一年,國務院新聞辦在任務公開方面做出了令人稱讚的工作,那麼今年是否準備黨務公開?

白岩松:因為您12月28日的新聞發佈會也談到了這一點,談到2005年工作的時候,談到了黨務公開。那麼也就是説是否我們在2005年或者2006年也可以看到黨的一些部門也會開新聞發佈會?

趙啟正:我覺得大家對此完全抱有希望,因為這個事情並不是你提了一件,我接受你一件,而是黨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定中有這樣的決定。上次新聞發佈會之後就有人問我,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建設的決定,強調要發展黨內民主,逐步推進黨務公開、增強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重視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導,積極開展輿論監督,完善新聞發佈制度和重大突發事件報道和反應機制。這是多麼重要的會議,多麼重要的決定,我們大家當然都擁護,擁護的表現就是去實踐。所以你的期望我覺得能夠實現。

關於美女記者

提問:請問趙主任,在新聞發佈會當中,漂亮的女記者會不會有時候有更多的機會搶得話筒,有這種提問的機會呢?

趙啟正:至少有意識的不會,下意識的因人而異,就有可能了。

京華時報》2005年2月1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