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批75位新聞發言人背後的故事

他們活躍在報紙、電視上,他們出現在您最需要了解真實的時候,他們代表著一個開放透明的政府。2003年,站在政務公開的最前沿,北京市首批75名局級新聞發言人走馬上任,一年後,他們幹得怎麼樣?這一特殊群體的出現,又在怎樣影響著普通人的生活,用隨時隨地的資訊發佈營造著市民生存的另一種環境——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劉維林

人大及其常委會是由人民選舉産生,向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的國家權力機關,自然應該把大門向人民群眾打開,不斷擴大人民群眾的有序參與,努力實現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北京市政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建華

作為一名剛剛走馬上任的新聞官,今年面臨的第一個重頭戲,就是做好北京市十屆二次政協全會的新聞發佈工作。我一定認真履行好新聞發言人的職責,及時準確地發佈北京市政協的重要新聞,希望與各新聞媒體共同做好市政協的新聞宣傳工作。

一個團隊

劉蔚:爆炸發生一個半小時現場發佈

“馬路那邊兒還有一撥記者呢”,一聽這話,劉蔚轉身就衝了過去。

2003年3月12日上午10時30分,一外地男子持可疑爆炸物闖進盛福大廈路透社北京分社。12時50分,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現場進行第一次發佈,稱所有人員已安全撤離。

“我先到亮馬河北邊,對那裏的記者進行發佈,剛完,交警告訴我,馬路西邊還有一撥記者,我就立馬衝了過去”,公安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劉蔚今天回憶説。

過去一年裏,市公安局大小新聞發佈會的數字,最保守的估計也超過了100次,而在這背後,則是一個11人組成的新聞發言團隊,在全國也屬鳳毛麟角。而這個特殊團隊的形成過程,本身就是警務公開的進程。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張策説,雖然1993年公安局就有了新聞發言人,但意識到這一制度對於保障百姓知情權的重要性,卻是在一次次的突發事件中。“2000年2月15日,天安門廣場發生一起爆炸事件,案發一小時後我們在現場進行了新聞發佈”,張策説,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舉措。

而在劉蔚的記事本上,記著這樣一組時間:2003年2月25日上午11時50分,清華校園發生爆炸;13時20分北大校園發生爆炸;15時05分現場發佈案情——距第二聲爆炸只有一個半小時。

一種責任

于秀琴最怕父親聽不懂我的發佈

1月16日上午11時,密密的雲層和煙霧籠罩著京城,一場小雪即將到來。北京國際飯店國際廳,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今年第二場新聞發佈會,由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介紹去年的經濟統計數據。

突然,有人提問:“很多人拆遷以後必須在城市很遠的地方買房子,你們將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這一困難?”

這突兀的提問已經超出本次統計局發佈會的內容了,但于秀琴沒有使用“無可奉告”四個字。“我不僅是在與記者,更是在和咱們北京市民溝通,必須實話實説”,事後她説,用“無可奉告”,就像在家裏和自己先生使用外交辭令一樣“彆扭”。

她當時的回答確實像是和家裏人説心裏話:北京市的城市功能現在就是疊加在一起,大大超過了這個城市所能承載的能力,問題的解決,得伴隨著城市功能的調整。

這是一個典型的鏡頭。隨著2003年北京市政府局級以上單位相繼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新聞發言人作為溝通百姓政府的橋梁,正成為高曝光率的特殊人群。

“我們的工作像氣象預報”,今天,接受晚報採訪時,這位已經在7場新聞發佈會上擔任主講的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把自己一年多來幹的活兒形容為“找位置”:我既是統計局的發言人,更是大眾的一分子,“要客觀真實、中立地把資訊發佈給公眾”。

不過,于秀琴也有點兒心事:如何讓普通人更好地了解政府數據。“我父親就説,你説的那些指標,大部分我聽不懂”,她正琢磨怎麼把這些數據、指標説得更好懂。今年,統計局將向公眾披露數據産生的過程,“通過透明化來接受大家監督,我們有義務向百姓公佈從大眾那裏取得的數據、資訊”。

70多位新聞發言人走上公眾生活舞臺,同樣是一任陽光政府對於市民所履行的一份責任:政務公開、資訊共用。

一種制度

鄧小虹:一年之內三次接受外國專家培訓

“節前這麼冷,還得麻煩大家來參加發佈會,不過,相信這次發佈的資訊,會是衛生局給大家的一份禮物”,鄧小虹的開場白引來一陣鼓掌。

2003年12月26日,廣東再次出現非典疑似病例消息傳來,鄧小虹就動手準備對本市情況進行發佈。第二天,市民得到令人放心的資訊:北京防非典措施到位。

作為北京市衛生局的新聞發言人,鄧小虹一年之內三次接受外國專家培訓。第一回是五一期間,由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進行培訓,級別挺高,代市長王岐山同期接受培訓。“印象最深刻的是模擬採訪”,錄影機把你接受採訪的全過程記錄下來重放,看哪些表情不合適。第二回,是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的新聞發言人培訓班,法國公關專家杜孟現場點評。第三回是10月份衛生部的全國培訓,“案例教學,學員分成小組互相採訪挑毛病”。

同一時間,上海、青島等地新聞發言人紛紛亮相,去年因此被稱為中國地方政府新聞發言人年。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北京政府新氣象,遍設新聞發言人”。

當新聞發言人成為制度後,“公眾健康資訊發佈比以往及時快速了許多”,鄧小虹説。張策則透露,今年開始,每週發佈的“全市警情提示”將進樓入戶,張貼到社區、公交車站,“比如上面寫著某一地區近期治安不好,管這片兒的民警就會有壓力,因為老百姓都看著呢。”

專家們則從這一制度中探討著社會的走向。“強調知情權的開放,是我們的政府從全能政府向有限責任政府轉移過程中的新事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説,這種開放的態度,使SARS危機中政府信任度反而提高了。

新聞發言人群體的出現,也在悄然改變著許多傳統的東西。國家衛生部最近發文,正式授權各省市可以對本地區重大衛生突發事件進行及時發佈,過去,甲類傳染病必須由衛生部統一發佈,時間往往滯後。

無論是新聞發言人,還是專家市民,在接受採訪時都提到了同一個詞:公開。

陽光政府的前提

新聞發言人制度意味著什麼?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王國慶的回答是:最大限度滿足公眾的知情權,讓老百姓來監督政府,實現政務公開、資訊透明。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的話更直接:把從百姓那裏得到的資訊還給百姓。同樣,各項政策出臺前的網上公示、建議諮詢,也是動員每一位市民參與到我們這座城市的建設中。一句話,它們都是北京政務公開的窗戶。

當政府的一言一行都“曝光”在千萬市民眼皮底下時,當網上公示、資訊發佈、意見反饋成為制度時,人們有理由相信,千萬雙眼睛管著的,將是一個“陽光政府”。(記者 王學鋒)

《北京晚報》2004年2月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