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金融運作分析與展望……王毅

(節選)

2004年初以來,一系列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陸續得以實施,到第3季度,宏觀調控已經初見成效,國內生産總值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第1~3季度經濟增長9.5%,為1996年以來同期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農業和農民收入出現多年未有的好形勢,工業生産增長幅度回落,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速度明顯回落,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都有較快增長,財政收入增幅較大,貨幣信貸增速逐步得到控制,整個國民經濟正在向著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發展。

在經濟運作向宏觀調控預期目標發展的同時,對企業流動資金供求狀況、固定資産投資趨勢、物價水準的波動以及經濟運作中的“瓶頸”制約等問題的判斷成為厘清經濟運作態勢、把握宏觀調控力度和節奏的關鍵。

一 貨幣信貸運作的基本情況

在貨幣金融方面,宏觀調控政策效應逐漸顯現,貨幣供應量和銀行貨幣信貸投放增速下降並逐步向年初的調控目標靠攏,儲蓄存款增長速度也出現了持續的少增。中央銀行“量”、“價”手段並用,加大了對基礎貨幣的調控,商業銀行流動性平穩。銀行間市場活躍,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

(一)貨幣供應量M2增長速度從年初高位平穩回落

2004年1~4月份貨幣供應量M2增長速度較快,5月份以後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減緩。截止到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為24.38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6.8個百分點,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為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3.7%,比上月末低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6.3個百分點。

由於“十一”黃金周前現金投放較多,9月份現金凈投放1006億元,同比多投放307億元,當月末流通中現金M0的餘額為2.05萬億元。近些年9月份都是現金季節性大投放的月份。

9月末,基礎貨幣餘額為5.32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增幅比上月末下降1.5個百分點。9月份當月基礎貨幣投放2019億元,外匯佔款投放佔59%,由於財政存款下降投放的基礎貨幣佔26%;基礎貨幣回籠452億元,回籠的主要渠道是發行中央銀行債券。到9月末,廣義貨幣M2乘數4.59,比上月下降0.06,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存款增速放慢,儲蓄存款增速持續下降

9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並表的各項存款餘額為24.79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增幅同比下降5.9個百分點。其中,本外幣並表的居民儲蓄餘額為1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幅同比下降5.1個百分點;本外幣並表的企業存款月末餘額為8.52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增幅比上年同期低7.1個百分點。

9月末,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23.5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其中,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11.5萬億元,同比增長14.4%,比上年同期低5.5個百分點,增長幅度已經連續8個月回落。目前,人民幣儲蓄存款的增長幅度是2002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當月人民幣各項存款新增2557億元,同比少增2587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增加969億元,同比少增664億元;企業存款增加1572億元,同比少增1300億元,企業存款同比少增較多的主要原因是2004年國慶節長假前夕,企業工資、獎金髮放較多,9月份工資性現金支出3012億元,比去年同期多發放361億元,導致企業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同比少增較多;財政和機關團體存款減少406億元,同比多減少396億元。

(三)貸款增速逐步回落到調控目標之內

9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本外幣並表餘額為18.46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增幅比去年同期低10個百分點,比上月末低0.8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增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9.9個百分點。

前9個月累計人民幣貸款增加17939億元,同比少增6697億元。其中9月份貸款增長出現回升勢頭。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502億元,同比少增455億元。從投向看,9月份新增短期貸款1148億元,同比多增305億元,是2004年4月份以來短期貸款同比增加最多的月份;新增中長期貸款1259億元,同比少增499億元。

9月末,外幣貸款餘額為1346億美元,同比增長15.8%,比上月回落4.5個百分點。前9個月外幣貸款累計新增158億美元,同比少增80億美元。9月份當月新增外幣貸款2億美元,同比少增46億美元。

(四)銀行間市場人民幣交易活躍,市場利率基本穩定

1~9月累計,全國銀行間市場人民幣交易累計成交101541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量537.3億元。其中9月份,我國銀行間市場人民幣交易累計成交1.2萬億元,比上月增加186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215億元;9月份日均成交562億元,日均成交比上月增長17.8%,比去年同期下降23.3%。

2004年以來,拆借市場利率基本平穩。9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2.3%,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2.2%,比上月低0.1個百分點,利率小幅回落。

(五)外匯儲備繼續較快增加,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近年來我國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資本回流繼續推動外匯儲備的增長。截止到2004年9月末,我國的外匯儲備達到5145億美元,比上年末累計增加1113億美元,同比多增136億美元。9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8.2766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繼續保持穩定。

二 金融運作中幾個熱點問題的分析

在看到宏觀調控效應逐步顯現的同時,對宏觀調控措施實施以來經濟運作中出現的一些新的變化應予以高度重視,以厘清經濟運作態勢、把握宏觀調控力度和節奏。

(一)部分企業流動資金緊張是宏觀調控政策見效的必然反映

伴隨著宏觀調控措施的落實,部分企業反映流動資金緊張的聲音逐漸增強。從金融統計數據看,1~9月份,企業人民幣存款累計新增75230億元,同比增長14.9%,高於貸款增長幅度1.3個百分點。從目前企業存款和狹義貨幣M1增長情況看,企業資金水準總體正常。

對企業反映流動資金緊張要客觀看待除了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很好解決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宏觀調控政策見效的必然反映。企業流動資金緊張,主要是因為:(1)宏觀調控措施實施以來,銀行新增流動資金貸款增量擴張放緩,票據融資減少。這與商業銀行貸款管理許可權隨著宏觀調控的需要進行上收,對部分行業的企業只收不貸有關。(2)與企業流動資金被挪作他用的現象普遍密切相關。在固定資産投資貸款困難的情況下,由於企業投資項目不可能半途而廢,因此,當前在一些投資重點控制行業(如水泥、鋼鐵)的主要龍頭企業,投資上新項目、保原有項目從而擠佔流動資金維持投資的做法相當普遍,自然造成對銀行短期貸款需求上升。(3)是企業存貨和應收賬款增加,佔壓了部分資金。9月末,規模以上工業産成品資金99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5%。企業應收賬款凈額21213億元,同比增長16.7%。

(二)物價持續上漲對貨幣資金價格的衝擊不容忽視

目前,物價上漲幅度令人關注。8月份物價上漲的翹尾因素為3.6個百分點,比上月減少0.8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為1.7個百分點,比上月增加0.8個百分點。9月份CPI同比增長5.2%;1~9月份累計增長4.1%,其中翹尾因素為66%,新增漲價因素達到了34%。人民銀行監測的CGPI在9月份同比增長9.62%。可以説,在翹尾因素減小的情況下,新漲價因素是推動近期價格水準上揚的主要動力。近期漲價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肉禽蛋及其製品價格快速“補漲”、居住類商品價格漲幅較大、受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及鋼材等主要生産資料産品價格“反彈”的影響,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幅度較高。另外,對不納入CPI統計範圍的商品房銷售價格的快速上漲應高度重視。1~9月份,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2777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漲13%,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為256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0.9%。

物價的持續上漲,已經對資金價格産生了較長時間的影響,雖然人民銀行已經在2004年10月29日起對存、貸款利率進行了調整(一年期存款、貸款利率分別上調0.27個百分點),但9月份1年期儲蓄存款實際利率(1年期儲蓄存款名義利率扣除利息所得稅率和當月CPI同比指數)和1年期貸款實際利率(1年期貸款名義利率扣除當月CGPI同比指數)依然為-3.35%和-4.04%,分別已經連續一年和11個月為負。

持續的實際負利率已經影響到經濟運作的一些方面。一是對居民的資産結構産生明顯影響。二是對全社會的投資行為産生影響,不利於控制依然高位的投資增長。三是有可能積聚房地産泡沫。下半年以來,股票市場行情持續下跌,居民投資股票、基金的熱情減弱,如果實際負利率的情況持續並加劇,分流的儲蓄存款繼續大量流入房地産市場,房地産價格將繼續上漲。

(三)中長期貸款增長仍然過快,與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增長間的反差較大

9月末,人民幣中長期貸款餘額6.62萬億元,同比增長25.3%;人民幣短期貸款加票據融資餘額為9.79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幅與上月相同。中長期貸款增長速度高於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17個百分點,與上月基本相同,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增長與中長期貸款增長間的反差雖然在8、9月份有所控制,但二者之間的反差依然較大。

中長期貸款與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增長間的矛盾,一是進一步加劇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期限錯配問題,加大潛在的流動性風險;二是造成經濟中實際所需的短期資金不足,影響實際經濟的發展,使經濟因流動資金不足可能出現大起大落;三是由於中長期貸款的期限一般較長(很多是8年或10年以上貸款),其不良貸款很難在1年內顯現,不利於長遠上控制不良貸款率;四是由於票據融資資金主要投向的是中小企業,票據融資的大幅下降會加大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四)居民儲蓄存款持續分流

2004年以來,儲蓄存款增幅連續7個月下降。儲蓄存款增長幅度由年初的20.5%降至9月末的14.44%,增長幅度比上年同期低5.5個百分點。前9個月,儲蓄存款同比少增加2070億元。目前,人民幣儲蓄存款的增長幅度是2002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居民儲蓄存款增速持續下降,主要是在實際存款負利率的背景下,2004年以來儲蓄存款的替代性金融産品的分流所致。前三季度投資基金規模凈增加1506億元,居民在憑證式國債方面的投資比上年同期增加815億元。儲蓄存款的持續分流已經對商業銀行的貸款産生影響。

(五)財政存款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可能對2005年的宏觀調控産生影響

2004年前8個月,累計實現財政收入20359億元,財政支出17145億元,收支相抵後,財政盈餘為3214億元,同比增長271%,是近些年來增收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財政盈餘的大幅度增長,是2004年以來金融機構財政性存款增加的主要原因。到2004年9月末,金融機構財政存款達到9551億元,比年初增加3879億元,餘額同比增長51.8%。

由於財政在中央銀行存款的上升會導致基礎貨幣的回籠,是收縮貨幣的效果,而該存款的下降會導致基礎貨幣的投放,是擴張貨幣的效果。2004年以來財政存款增加較多,加之財政存款的波動較大,對基礎貨幣投放影響顯著。統計數據表明,每年8~10月財政存款都是增加趨勢,12月則大幅下降。大量財政資金集中每年最後一二個月支出,這個擴張效果會明顯影響下一年,會形成投資“反彈”的巨大壓力。中央銀行應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內財政存款變動對中央銀行基礎貨幣投放的影響。

三 未來貨幣信貸運作展望

2004年以來,世界經濟繼續呈現良好的增長勢頭。根據IMF的初步預測,預計2004年全球GDP的平均增長率將達4.9%,比2004年4月份的預測高0.3個百分點,為近3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節節上升,非石油類世界初級産品價格升高以及主要國家官方利率的上升將損害世界經濟的增長。從國內政策環境考慮,中性財政政策提出,使2005年財政赤字的規模將大體維持在2004年3198億元的水準。在考慮到這些外生變數的條件下,預測2004年GDP預計增長在9%左右,全年消費物價上漲4.2%左右;第四季度M2增長速度將有所回升,年末貨幣供應量M2餘額同比增長約16%左右。第四季度新增貸款增幅將明顯提高,逐步接近調控目標,全年新增貸款為2.5萬億元左右。

根據目前我國國民經濟運作的基本情況,利用金融規劃方法預測,如果2005年沒有大的政策變動和顯著的外部衝擊,在2005年我國GDP增長目標為8%左右,全年物價上漲幅度為2%~4%的調控目標下,貨幣流通速度維持近些年5.5%的平均下降速度,那麼2005年合理的廣義貨幣M2的增長速度在15%~17%之間。

針對上述情況,今後一段時間,宏觀調控要繼續保持一定的力度,中央銀行應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有保有壓、區別對待”調控策略落到實處,既要嚴格控制盲目重復建設,又要讓那些“瓶頸”行業、有市場需求支援,防止貨幣信貸增幅繼續下滑,能夠解決就業的行業長足發展,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導下,促使市場經濟的完善和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1)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尤其是公開市場操作,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調控貨幣供應量,向社會提供合理的貨幣供給。

(2)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窗口指導,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防止信貸“一刀切”,保證貨幣政策傳導效果。2004年5月份以來商業銀行普遍調整信貸政策,上收貸款許可權,進入第三季度,商業銀行貸款控制效果逐步顯現。但商業銀行貸款的過分緊縮使金融體系貨幣創造能力下降,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較低。目前,中央銀行增加投放基礎貨幣,但金融機構貸款的增加並不明顯,貨幣供應量增速下降。中央銀行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窗口指導,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防止信貸“一刀切”,保證貨幣政策傳導效果。

(3)密切關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關注財政存款變化對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影響。在目前財政節余大幅增長的態勢下,可以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的力度,彌補政府在社會保障方面的積欠,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的範圍;增加財政對農業、教育的補貼;進行稅制調整,落實取消農業稅以及增值稅由生産型向消費型轉變的各項措施。

(4)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逐步發揮資金價格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使投資、消費主體行為和市場預期相互協調,提高貨幣政策靈活性。2004年以來,儲蓄存款持續分流、中長期貸款增長長時間居高不下,經濟主體投資衝動始終難以平息等表明,中央銀行應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央行應對理順資金價格、調整投資利益驅動取向以及發揮利率工具在資源配置和協調投資、消費主體行為及其市場預期等問題進行研究,充分發揮利率工具的杠桿作用,提高貨幣政策的靈活性。

(5)嚴格控制各地服務價格上調節奏,避免物價上漲過快。要採取有力手段制止房價大幅攀升。一方面,要通過適當提高貸款利率、加大炒房政策成本、減少拆遷規模等手段減少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經濟適用住房和普通居民住宅的土地供應和貸款支援,增加合理的住宅供給。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服務、壟斷行業價格上漲,減少物價上漲對低收入居民的影響。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

中國網 2005年2月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