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國經濟回顧與2005年展望……邱曉華 鄭京平 馮春平

2004年中國經濟有驚無險,整體上繼續保持平穩較好的運作態勢。特別是宏觀調控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2003年下半年以來出現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結構不合理、信貸投放過快、糧食生産連年滑坡、部分商品價格上漲過快等矛盾得到了明顯緩解。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進一步增強,經濟運作更加健康。展望2005年,只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大力推進各項改革,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經濟可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通貨膨脹將繼續處於可控範圍。

一 2004年中國經濟回顧

回顧2004年的中國經濟,雖有令人擔驚之處,但宏觀調控避免了險情出現。2003年中國經濟在步入較快增長軌道的同時,也出現了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投資結構不合理,信貸增長較快,以及主要原材料、能源等基礎産品價格上漲加快和糧食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等問題。對此,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中央及時採取了提高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加強房地産信貸資金管理,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提高鋼鐵、水泥、電解鋁等投資項目自有資金比例,降低出口退稅率,改革農村稅費體制,逐步取消農業稅,加大對農民直接補貼,清理整頓違反規定的固定資産投資項目,暫停審批土地使用計劃半年等一系列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現實證明,這些調控措施已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經濟生活中一些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經濟社會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得到加強,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不僅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現的大起大落,也為今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好的基礎。

1.經濟增長雖有些起落,但仍保持了較快的速度

2004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7%,第三季度仍在9%以上的軌道運作,預計全年增長9%左右,與上年增速基本相當。

2.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出現了一定幅度上漲,但總體上維持在溫和可控的範圍內

2004年1~8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0%,其中,“翹尾”因素影響了2.7個百分點。從構成看,食品價格上漲10.6%,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8.0%,是居民消費價格上漲較快的主要原因。如果扣除食品價格上漲因素,1~8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4%。從動態看,由於糧食價格趨穩和“翹尾”因素影響減弱,居民消費價格的漲幅在第四季度會有所回落。全年預計上漲4%左右。

3.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利用外資繼續增加

對外貿易連續第三個年頭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長。2004年1~8月,進出口總額7221億美元,同比增長38.2%。其中,出口3606億美元,增長35.8%;進口3615億美元,增長40.8%。動態看,5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實現順差,累計順差104億美元。全年出口仍將維持在25%左右的增長,並略有順差。外資繼續看好中國,1~8月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合同金額同比增長38.9%,實際使用金額436億美元,增長18.8%。

4.農業生産特別是糧食生産出現重要轉機

由於政策更加有力,氣候比較適宜,以及糧價上漲等因素的綜合作用,糧食生産出現重要轉機,全年産量有望超額完成年初預定的4550億公斤的目標。糧食的增産,既增加了農民收入,也保障了糧食的供給,有利於經濟社會的穩定。

5.投資增速逐步回落,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2004年前8個月,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長30.3%,增速比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17.5個和0.7個百分點。鋼鐵、水泥等過熱行業投資增速回落尤為明顯,1~8月的增速分別是47.1%和50.5%,比第一季度回落60.1個和50.9個百分點;電解鋁投資同比是下降了6.8%;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28.8%,比第一季度回落12.3個百分點。

6.信貸得到了有效控制

2004年8月末,廣義貨幣(M2)和狹義貨幣(M1)的增速分別從3月末的19.1%和20.1%回落為13.6%和15.1%,已回到2002年6、7月間貨幣信貸開始放鬆之前的水準。1~8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5437億元,同比少增6242億元。按正常進度,預期全年新增貸款總額可以落在2.6萬億元的目標之內。

7.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較好,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力仍比較強

2004年,企業利潤在上年大幅增長的基礎上仍維持較快增長。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達7045億元,同比增長38.5%。良好的盈利預期使企業保持了較好的活力。工業生産中,非國有經濟繼續比國有經濟更快增長,1~8月,規模以上工業中,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20.6%,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高6.7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産投資中,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分別增長60.4%和58.3%,高出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30.1和28個百分點。

此外,經濟運作中非常突出的結構失衡問題雖沒有根本改變,卻也出現了一些趨於改善的跡象。主要是第一、三産業增長加快,第二産業增長有所放緩,三次産業結構出現了改善的趨勢;投資增長放慢,消費增長較快,投資與消費的關係向好的方向發展;農民收入增長明顯加快,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有所改善。

二 2005年中國經濟展望

展望2005年,從國際環境到國內環境,從政策取向到經濟內在的動力,中國經濟都存在著許多有利的發展機遇,但也存在著一些運作層面和體制上的制約。

1.從國際經濟環境看,預計2005年整個世界經濟溫和復蘇的大趨勢不會因油價上漲發生改變,但經濟增長速度會比2004年有所放慢

最近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屢創新高,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輕質原油期貨歷史性地突破每桶53美元的價位。一些國際預測機構紛紛調低對全球2005年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4年9月發佈的報告預測,2005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將為4.3%,比2004年略低0.7個百分點,但仍高於2000~2003年3.5%的平均增長速度。根據英國著名的經濟預測公司(Consensus Economics)匯總多家預測機構2004年9月做出的預測結果,2005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也約下降為2004年增速的4/5。這顯示世界經濟仍處在溫和增長階段。其中,幾個主要經濟體將保持適度增長。美國經濟增速會略有回落,但仍將實現3.5%左右的增長,低於2004年預計增長4.3%的速度。歐元區經濟仍在穩步復蘇之中,增速將維持在2%左右的水準,與2004年大體相當。日本經濟已連續9個季度保持增長,顯示出較強的復蘇勢頭,2004年預計增長4%以上,但2005年增速會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和基數抬高影響。

在經濟溫和增長的同時,國際貿易仍將較快增長。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5年世界貿易量的增長速度為7.2%,比2004年低1.6個百分點。但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對中國出口有一定的影響。

另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全球外國直接投資2003年前連續3年下滑,2004年出現好轉,2005年這一勢頭有望延續。總體上看,世界經濟貿易環境是溫和而穩定的,對中國出口和利用外資仍將有利。

2.國內環境方面,多種因素支撐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首先,經濟處於上升階段的內在增長動力還較強。2003年開始,中國經濟明顯進入一個新的增長階段,2004年並沒有改變這一基本特徵。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一度回落之後開始趨於穩定,8月份為90.8點;企業家信心指數第三季度達132.5點,比第二季度提高1.1點,顯示微觀經濟主體對未來經濟走向預期良好。

其次,這次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一系列措施為2005年的經濟發展創造了一些有利條件。主要是投資過快增長得到遏制,糧食生産等薄弱環節得到加強,物價上漲趨於平穩,宏觀經濟大幅波動的風險已有所降低,經濟發展的後勁可以説更強了。

特別是隨著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宏觀調控取向將更加注重協調發展,更加注重改革深化,更加注重增長方式轉變,預期2005年的政策環境仍將有利於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3.具體從需求角度分析,2005年中國經濟仍可能實現平穩較快增長

一是出口需求速度會有所回落,但仍將保持適度增長。出口經過連續三年的快速增長後,基數抬高了;按照新的出口退稅機制,2005年由地方負擔的超基數部分會明顯加大,一些財政困難的地方有可能出現新的欠退問題;加上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趨緩、美元貶值因素減弱、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2005年中國出口增長將會低於2004年。由於中國對外貿易中加工貿易和外資企業比重均已超過50%,進口會與出口同向變動,但目前國內對一些資源性産品的需求增加較多,因此,儘管2005年仍會保持貿易平衡,但會比較艱難,幅度也會比2004年小。

二是消費需求將大體保持穩定。由於2004年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加之消費環境在進一步改善,2005年居民消費仍將會保持穩定較快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産、汽車等已持續熱銷幾年,繼續快速增長的難度在加大。汽車的生産、銷售和庫存等指標已顯出一些疲態,其中有消費信貸偏緊的原因,也有實際需求變化的原因。房地産價格受供需等因素的作用持續上漲,土地管理更加嚴格後還會進一步提高房地産的生産成本,加上商品房銷售面積已連續第四個年頭增長在20%以上,住房及相關消費增長也會受到一定的抑制。

三是固定資産投資將回落到適度較快增長區間。2004年加強宏觀調控的舉措,抑制了一部分盲目投資和低水準重復建設,客觀上,也使一些正常項目的投資有一定的後延。而且,固定資産投資的衝動仍較強,1~8月,固定資産投資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額的同比增長速度仍為26.9%。隨著投資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開,民間投資較快增長的勢頭可以延續。外資方面,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30%~40%的高增長也預示2005年中國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還將使外商直接投資保持較大規模。

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目前我國經濟運作中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利於平穩快速增長的體制性因素。最突出的是土地、資金、勞動力等最主要的生産要素的配置機制還很不合理,影響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潛在風險仍然存在。一是土地調控成效基礎還比較脆弱,稍有不慎即存在問題反彈的可能,亟須完善新的調控機制。二是資金(信貸)調控仍沒有完全擺脫一控即死、一放即亂的“怪圈”,影響經濟運作的穩定。三是勞動力的必要保障尚欠缺,特別是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健全,不利於社會的安全與穩定。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只要抓住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積極深化改革,努力消除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很好地解決前進中面臨的各種不利因素的挑戰,2005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仍有可能基本保持在2004年的水準或稍低一點,價格水準的上漲幅度也將低於2004年。

當然,國際原油價格大幅NB021升後的走勢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一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2004年進口原油將超過1億噸;二是中國的外貿依存度超過60%,原油價格高升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會間接傳導到中國。

新的一年,為了使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首先要繼續高度重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宏觀調控。新的一年,要繼續把已出臺的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在重點防止反彈的基礎上,保持應有的靈活性,留出必要的調控空間。從財政政策看,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是為了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實踐證明,是正確有效的。目前,中國經濟已經走出了通貨緊縮的陰影,總體形勢比較好,積極財政政策逐步淡出的條件已經成熟。財政政策向中性靠攏,不僅有利於緩解經濟運作繃得過緊的問題,也可以在今後經濟形勢一旦發生變化時,增加宏觀調控操作的迴旋餘地。建議進一步較大幅度地減少發行長期建設國債,一些重大項目必需的資金,除可以利用結轉國債資金外,應納入正常性財政預算。關於貨幣政策,則應在注意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靈活採用各種政策工具,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保證經濟適度增長的資金需求。由於市場預期已經形成,目前調整利率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比較有限,但對於防止扭曲市場行為,維護金融穩定有積極作用。所以,可以考慮擇機進行結構性存貸款利率調整。同時,要加強金融監管,努力消除金融體外迴圈,防範金融風險。

其次,應抓緊時機積極推進改革,努力消除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性弊端。一是先從土地徵用和轉讓制度的建立入手,儘快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中國國情,能兼顧各方面利益,能兼顧即期和長期發展關係的可操作性強的土地徵用和轉讓管理制度。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保護,依法強制性地建立起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適當保護好就業者的自身利益,也要有利於經濟的較快穩定發展。三是要繼續加快和推進國有金融體制的改革,不僅僅從形式上,更要從治理結構和經營方式上,實質性地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金融企業和金融體系,使儲戶存入銀行系統的資金能夠安全高效地得到運用,經濟運作有必要的金融支援。此外,還要在進一步推進投資體制改革的同時,抓緊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創造條件逐步統一內外資企業稅率,整頓規範優惠稅率,為各經濟主體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各級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特別是管理職能的轉變和改革也應跟上,逐步弱化各級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能力。 (作者單位:國家統計局)

中國網 2005年2月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