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條例解讀

    五大措施應對突發事件

    按照這一條例,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新發現的突發傳染病,根據危害程度、流行強度,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及時宣佈為法定傳染病;宣佈為甲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決定。

    其次,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指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技術調查、確證、處置、控制和評價工作。

    第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醫療救護設備、救治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的生産、供應;鐵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保證及時運送。

    第四,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有權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的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必要時,對人員進行疏散或者隔離,並可以依法對傳染病疫區實行封鎖。

    第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可以對食物和水源採取控制措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等採取控制措施,宣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及時對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損害的人群採取應急接種、預防性投藥、群體防護等措施。

    瀆職者等將給予行政處分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查、控制、醫療救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對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的行政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依法給予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醫務人員可獲補助和津貼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參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醫療衛生人員,給予適當補助和保健津貼;對參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作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因參與應急處理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

    生活困難患者就醫有保障

    為保障生活困難患者的及時、有效治療,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必要資金,保障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致病、致殘的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國家對邊遠貧困地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給予財政支援。對於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的防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科學研究,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流行病學調查、傳染源隔離、醫療救護、現場處置、監督檢查、監測檢驗、衛生防護等有關物資、設備、設施、技術與人才資源儲備,條例規定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

    散佈謠言哄抬物價等將受罰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期間,散佈謠言、哄抬物價、欺騙消費者,擾亂社會秩序、市場秩序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交通工具上發現病人怎麼辦

    交通工具上發現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需要採取應急控制措施的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其負責人應當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點,並向交通工具的營運單位報告。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點和營運單位應當立即向交通工具營運單位行政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採取相應的醫學處置措施。對於交通工具上的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由交通工具停靠點的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鐵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採取控制措施。

    事件報告有時限1至2小時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時限為1—2小時。

    對於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以及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向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立即向國務院報告。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發現應當報告的事項,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並同時向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後2小時內,向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後2小時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告。

    《人民日報》 (2003年05月14日第十二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