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資源吃飯 東北城市經濟需重構

 

儘管東北城市化水準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但東北城市群的總體競爭力卻不是很強。不強的原因在於東北城市經濟沒有形成協調發展的格局,城市群中多為老工業基地或資源性衰竭型城市。

城市經濟需重構

媒體稱,中國著名煤城遼寧阜新,在創造了50年的輝煌之後,最終為煤所困:煤炭資源耗盡,15.6萬職工下崗,30萬家屬生活困難,經濟增長逐年放緩。遼寧省的鞍山、本溪、撫順、北票等城市面臨著和阜新相同的遭遇;吉林省的遼源等18個城市也面臨著資源的挑戰。

東北部分重點地區的礦産資源(如煤礦、森林),已經完全枯竭或瀕臨枯竭,面臨著必須全面轉産的局面。部分地區礦産資源的開採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失去了原有的經濟優勢。

以黑龍江省為例,省內幾大自然資源優勢正在迅速弱化乃至消失。如:大慶油田的可採儲量只剩下30%,到2020年産量只能維持到2000萬噸左右,開採成本將在目前已經很高的基礎上大大提高;省內四大煤炭生産基地:鶴崗、雞西、雙鴨山、七台河已經面臨煤炭資源枯竭或大量“關井”的局面;我國最大的森林工業基地伊春,16個林業局中已經有12個無木可採,可採木材不足500萬立方米。

專家認為,東北中心工業城市應加大“退二進三”的力度。如大連、瀋陽、哈爾濱、長春等中心城市逐步退出二産轉向三産;同時,大力開拓研發、金融、貿易中心與交通樞紐的功能;像撫順、阜新、雞西、吉林市等單一資源性城市應多樣化發展,改變“靠資源吃飯”的局面。對於鞍山、本溪、齊齊哈爾等城市,宜發展商貿、金融、資訊網路、文教娛樂、房地産開發等服務業。

國有經濟需戰略性調整

中國人民大學李悅教授指出,東北應培植自身的優勢産業。從東北原有的支柱産業看,機械、冶金、化工、汽車、化纖等産業具有傳統優勢,東北應結合加快裝備製造業和原材料工業發展的規劃,在相關行業中加快高新技術改造,支援龍頭企業的産業升級,引導行業、企業間資源整合。

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則強調,“搞好東北地區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是東北振興的優勢所在。”

專家認為,“充分發揮東北省際間的比較優勢,整合三省資源,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是東北振興的必要選擇。整合應從四個主要方面著手:

首先,集中力量建設油氣、鋼鐵、汽車和造船生産基地培育核心企業競爭力使其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如,增強鞍鋼、一汽、大慶油田等大企業在國民經濟、區域經濟和行業中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

其次,加快石油石化、重大技術裝備、微型汽車、民用飛機和直升機、汽車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等建設改造步伐優化産品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進一步確立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

再次,進一步加大軍工企業的技術改造力度提高軍工企業的技術、裝備現代化水準加快結構調整培育發展一批主導民用産品提高市場適應能力。

最後,其他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圍繞主導産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産品品質減少能源、原材料消耗降低生産成本促進産品升級換代;發揮人才、技術優勢圍繞大企業配套開展專業化協作發展成為“專、精、特、新”,有規模經濟優勢的專業化企業;在具備發展條件的技術、人才密集區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優化産業結構。

資源性城市需經濟轉型

如何改造東北資源衰竭型城市,使其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經迫在眉睫。專家建議,實施制度資源分享政策,培育扶持替代産業。首先要實行國家支援下的轉移就業政策。在統支統收的舊財政體制下,沒有給地方預留資源枯竭時發展替代産業和安置失業人員的資金,因此靠地方自身難以解決這些問題,中央應考慮給予資金補助。

對於資源條件惡劣、替代産業難以形成的地方,應考慮城市人口外遷。然後實行國家與地區的資源分享政策,如允許東北的石油大部分留在地方使用,同時,加大國家財政對資源的轉移支付力度。對資源枯竭或衰退性産業轉産項目、替代産業的培育給予稅收、信貸、引資方面的政策支援。

“從實際出發,發展接續替代産業,使阜新實現轉型。”阜新市委副書記于言良説,阜新的最大優勢是土地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發展種養殖業,工業性污染小,發展綠色農産品潛力巨大。阜新要把綠色農産品精深加工業打造成為新的接續替代産業,逐步實現城市由“黑色”向“綠色”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

黑龍江省雞西市是個70%以上企業生産以煤炭採掘和簡單加工製造為主的典型資源型城市,由於受煤炭産業衰退的影響,該市在老工業調整改造過程中,把發展資源型城市的替代産業作為重點,由過去的“一煤支撐”轉成了“多産業支撐”。

北京大學楊開忠教授認為東北陷入“資源豐富陷阱”中,東北最大的問題是鎖定和路徑依賴。因此,需要從打破鎖定效應方面入手,需要在考慮東北的歷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基礎上發展接續産業。

吉林大學宋冬林教授指出,應該借鑒英國的曼徹斯特,美國的匹斯堡,德國的魯爾區等經驗,結合東北資源型城市具體特點,支援資源枯竭城市沉陷區的治理,成立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債專項資金,著力解決安全生産問題。(張迎新)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4月1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