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委員提案:在黑龍江省建立保稅區促對俄經貿升級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4 日 | 文章來源:黑龍江日報

建立保稅區的三點意義

一是從事對俄輕工業消費品生産是一個上佳的選擇。

二是進行俄羅斯資源深加工,彌補我國自然資源的不足。

三是吸引更多的國際知名企業在保稅區內從事資源的再加工出口。

在黑龍江省設立保稅區,作為中俄經貿合作的主要通道和戰略升級的啟動點。帶著這份提案參會,全國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梁榮欣除了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多的是期待這份提案能夠早日實現。

這份提案,在全國政協開幕的第一天,引起了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的認同,大家的共同心聲,就是希望這個提案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呼喚更加理想的合作方式

在採訪中,我省的全國政協委員一致認為,中國和俄羅斯互為最大鄰國,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當前,俄羅斯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由以往單純依靠能源與原材料出口拉動,發展至目前進出口、投資、消費的貢獻率各佔三分之一。伴隨俄羅斯經濟增長方式和産業結構的轉變,俄羅斯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的位置正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毗鄰俄羅斯的黑龍江省在我國對外開放的宏觀格局中的戰略意義也越來越重大。

染榮欣曾深入我省沿邊口岸,反覆研究對俄經貿戰略,他認為,充分發揮和提升黑龍江省在我國對俄經貿關係中的作用,探索更加理想的合作方式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梁榮欣舉例,自1990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第一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至今,我國十五個保稅區的發展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的保稅區不僅是母域經濟的重要增長點,而且是中國腹地經濟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通道和驅動器。“保稅區”作為具有較強中國特色的國際貿易方式,開創了我國海關對加工貿易集中區域化管理的一個先例。保稅倉庫遠遠滿足不了需要

中俄經貿關係在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穩步發展以及長期睦鄰友好與互利合作的形勢下,經過十幾年的磨合發展,開始進入快速提升和政治關係平衡發展的新時期。

據中國海關統計,2004年中俄貿易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同比增長34.7%%,俄羅斯成為中國第八大貿易夥伴。

增長的貿易,需要增長物流體系

談起這個問題,梁榮欣舉例,1995年,海關總署在黑河市邊境經濟合作區批准成立了保稅倉庫,佔地10萬平方米,專門存放保稅加工、轉口貿易等貨物,隨著貿易額的增長,該倉儲能力已經不能滿足與日俱增的貿易流量。與貿易量增加同步,近年來對俄貿易的質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進口後加工復出口業務明顯增加。以木材加工行業為例,俄羅斯是我國原木第一大進口來源國,隨著我國以木地板為代表的木材加工行業的發展,我國已不再是單純的木材進口國,而成為將原木加工後增值再出口的國家,木材産品大量出口日本和歐美等國,木材精深加工成為了木業市場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受我國現行出口政策的限制,自俄羅斯進口的粗加工木材再出口需要許可證,出口嚴重受限。通過這個案例可以看出隨著對俄貿易量的增長和質的轉變,設立以保稅倉儲、出口加工和轉口貿易為中心業務的保稅區十分必要。

“保稅區”促進對俄經貿戰略升級

梁榮欣認為,近兩年,俄羅斯經濟出現恢復性增長,在目前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的背景下,仍實現了國內生産總值和工業總産值穩步上升,人民購買力逐步增強的良好局面,因而,俄羅斯輕工業産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眾所週知,輕工業一直是俄羅斯經濟發展中的一個薄弱環節;而目前俄羅斯經營環境欠佳、社會治安問題嚴重等因素制約了外資在俄羅斯國內直接投資的發展。

如何在俄羅斯輕工業品市場佔有並擴大份額已成為擺在我國和國際企業面前的一個緊迫而現實的問題。

為此,梁榮欣呼籲,在這種情況下,在黑龍江省設立保稅區,從事對俄輕工業消費品生産是一個上佳的選擇。同時,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木材和礦産等資源豐富,並大量出口。充分利用俄羅斯的自然資源,不但關係到我國經濟效益增長,而且關係到我國能源安全。在黑龍江設立保稅區進行俄羅斯資源深加工,不但可以彌補我國自然資源的不足,而且能夠保護我國能源的戰略儲備。在當前能源危機的大背景及俄羅斯目前的經營和治安狀況下,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國際知名企業在保稅區內從事資源的再加工出口。可見,在黑龍江省設立保稅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對振興東北乃至全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無疑都將發揮更積極的杠桿作用,也必將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目標和對俄經貿合作戰略升級目標的實現。(本報記者 王雪梅 郭銘華)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