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大慶29億元換來碧水藍天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16 日 | 文章來源:黑龍江日報

近年來,大慶市全力推進以凈氣、治沙、復草、植樹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市建設,使得轄區內的自然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僅去年,大慶市就投入29.12億元鉅資用於生態環境建設,建設城市綠地530公頃,主城區退耕還林3500畝,新建生態園34個,醫療垃圾全部實現集中處理,城市空氣優良達356天,城市環保投資指數達到2.08%;全市工業污水處理率達85%以上,油田含油污水處理率達98%,兩項環保指標達到了世界水準。

環境的歷史欠賬一度讓大慶人心急如焚,市委書記蓋如垠説,資源型城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單一的資源消耗型發展方式,建立起迴圈經濟體系

去年,大慶市用於生態環境建設上的總投資高達29.12億元,為歷年之最,投資額全省第一。

如此的大手筆,讓在春節前到這裡的全省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檢查團的專家們感嘆不已:大慶生態工作走了在全省、全國前列,如果打分,大慶就是最高分。

對此,大慶市環保局副局長、清華大學環保專業張信芳博士的解釋是,大慶市委、市政府已經把生態建設放在了一個戰略的高度,這些錢是花給子孫的。

在老大慶人的記憶裏,油田最初開採時環境似乎是被忽略的一個元素。他們對今天的兒孫説,那時屋檐上落著的麻雀通身都是黑的。

市委書記蓋如垠説,資源型城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單一的資源消耗型發展方式,建立起迴圈經濟體系。

今天的大慶,“綠色採油、文明生産”,“生態立市”等觀念已深入人心。

高耗水曾是油田開採中的一大難題,為解地下水之困,大慶油田革新工藝,實現了水資源的封閉迴圈使用。這一項最初投入不菲的改革,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産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不論在大慶油田的哪口油井旁,那裏的石油工人都會告訴你,如今,邊生産、邊保護、邊建設正成為新的工作模式。工人們利用當地的原生樹草和回收的舊鋼材、舊管線,將昔日油井旁的不毛之地,建設成一片片園林式綠地。

嫩江,全國目前僅有的兩條無污染的河流之一,大慶人現在的飲用水主要取自嫩江,在長途運輸和貯存過程中,價值數百萬元的自動監測系統,時時刻刻對居民的飲用水進行著監控。

在污水處理方面,目前,大慶市建成和正在使用的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有3座,這在全省是最多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55.28%。不僅如此,去年,大慶市的另一大污水處理廠———西城區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後,大慶百姓生活的污水集中處理率將達到70%以上。2005年,大慶市工業污水處理率達85%以上,油田含油污水處理率更高達98%。對於一座工業城市,這兩項環保指標達到了世界水準。

果午泡,曾經在大慶市的西城區“臭名”遠揚,但2005年夏,這裡的景觀讓人耳目一新。翠樹綠草已成這裡的主色,新建的大慶油田公司的大樓就矗立在它的身旁。今年,這裡將投入上億元資金用於植樹種草。

同時,主城區內的三永湖、新潮湖等的改造也在同步進行,將與黎明湖、明湖、碧綠湖、萬寶湖等已改造完畢的湖一起,成為城市中的顆顆明珠。

大慶市建設局局長遙遠説,這些只是大慶“百湖治理”工程的一部分,為了徹底改善大慶生態環境,政府將繼續投入鉅資對大慶的一百多處泡澤進行治理,大慶將逐步成為湖在城中、城在湖邊,湖以城為依託、城以湖為點綴的“百湖之城”、“北國水鄉”。

防沙治沙,“西北風口”築起6萬畝“綠墻”,1034萬畝草原全面禁牧,使得大慶這個多風的地方的風正在逐步減弱

薩爾圖,是大慶的中心區,它在滿族語裏的意思是多風的地方。

距離薩爾圖區不到100公里的地方有一處被大慶人稱為“西北風口”的風沙帶。“沙田人,命真苦,白天一身沙,晚上一碗土。”這個順口溜,曾經是生活在“西北風口”的杜爾伯特縣白音諾勒鄉巴哈西伯村沙田格勒屯的村民們生態寫照。

去年,這裡的風沙已不再是漫天飛舞,沙丘被固住,沙化土地上的植被也開始恢復,這裡的主要作物小紅綠豆畝産也在50-60公斤基礎上,提高了15-30公斤。

大慶人在這裡築起了一堵6萬畝的“綠墻”。加上之前的20萬畝樹木,這裡的森林覆蓋率提高到了18%。2005年,大慶市防沙治沙工程共種植樹木10萬畝,人工造林17.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上年的9.3%提高到了9.6%。

2005年5月1日,大慶市的1034萬畝草原,全面禁牧。

沒有了牛羊的啃食,沒有了馬蹄的踐踏,草兒們挺直了腰往上躥,許多地方草高過膝,甚至半人高。不少已鹽鹼化的草地也逐漸被嫩草遮蓋,遠遠望去,全然不見了過去難看的“瘡疤”。

大慶市農委主任吳迪告訴記者,僅2005年一年禁牧,就讓全市草原的平均産草量從每畝不足50公斤猛躥到80多公斤,全市草原多産草31萬噸。吳迪説,這些草可以多飼養10萬頭奶牛。

禁牧帶來的生態效益更讓人欣喜,在草原深處,兔子時常一閃而過,狼、狐狸等動物的身影也偶爾可見,野生丹頂鶴也開始時常出現在離人們不遠、水草繁茂的地方。2005年,大慶草原生態治理與恢復工程,改良草原40萬畝,退耕還草50萬畝,新建人工草地30萬畝。

春節前,大慶市環保局接到舉報,在東風新村九區的一個建材市場,有煙囪在冒黑煙。監察大隊的人員立即趕到,卻沒發現任何問題。了解情況後才知道,原來是一家業戶剛點鍋爐時冒了點黑煙,沒想到,馬上被環保意識強的市民舉報了。去年,大慶市環保局加大了對“黑煙囪”的治理力度,一連拆除改造了50多臺不合格的鍋爐,同時,在市民的監督下,大慶市區內已很難發現真正冒煙的煙囪了,即使偶爾冒一下,也是因為剛起爐、鍋爐的污染防治設備出了問題或者是煤的品質有問題,對空氣品質影響最大的“黑煙囪”問題終於得到了根本治理。

不懈的努力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監測結果表明,去年,大慶市全年空氣品質優、良水準天數為356天,在上年的基礎上又提高了3天,這個水準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而對於資源型城市來説更是難能可貴。

生態的逐步恢復讓大慶人更加明確了歷史責任,市長韓學鍵説,引進任何項目,都要首先考慮環保問題,絕不能犧牲子孫後代的碧水藍天

去年初,一位南方投資者想把他投資近億元的工廠搬到大慶,市招商辦的工作人員實地考察後,認為那是一個輕度污染項目,一時拿不定主意。

在市政府常務會上,這個項目被一票否決。市長韓學鍵説,引進任何項目,都要首先考慮環保問題,絕不能犧牲子孫後代的碧水藍天。

去年,大慶市新引進項目1000多個,首要過的都是環保關。

“進入大慶,首先迎接你的不是高樓大廈,而是大片的濕地和上下翻飛的水鳥。”“扎龍初夏皆綠粧,跌宕蘆葦鳥深藏,小舟清漾驚白鷺,菱葉浮水見魚翔,遊客感懷興詩意,船夫笑語話家常,水墨丹青人入畫,最為可愛是家鄉。”不久前,大慶市委書記蓋如垠在央視《對話》節目中的一段詩話,引起了各界對大慶城中濕地的廣泛關注。

每年從初春開始,在大慶龍鳳自然保護區,即北二十里泡,水鳥鋪天蓋地,湖水碧波盪漾,蘆葦豐茂婆娑……

提起這塊全國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大慶的環保人士極為自豪 隨著近幾年對濕地保護工作的落實,這裡的生態環境一步步在改善,特別是2005年,人工補水加上雨水充沛,濕地總共獲得了近億立方米的補水量。可以這麼説,大慶城市的“腎功能”正在加強。

2005年,大慶市共投資1200多萬元,建設了龍鳳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3個管理站。同時在大慶市佔有大部分面積的全國最大的濕地———扎龍自然保護區也處於大慶人的嚴密保護之下。

今年初,省有關部門對大慶市濕地作了這樣的估價:大慶濕地每年生産生態價值840億元。(記者 武從端 賈超時)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