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

一、奇觀之國

在印度無奇不有。城市中五花八門的車擠在馬路上,熱鬧喧騰得像廟會,各家喇叭聲此起彼落,彼此爭先不讓,互相比快比狠,甚至在高速道路上逆向行駛也是見怪不怪。更為奇觀的是,馬路上除了車子之外,牛、豬、駱駝、羊、大象等動物也自然地與人群、車輛共用馬路……

二、印度美食

印度的街頭五光十色,空氣中瀰漫著烤肉,奶茶和新鮮的巴沙拉麵包的味道。印度的蔬菜水果顏色如美女穿著的紗麗般異常鮮艷。任何人見了都會胃口大開。談到印度的“吃”,就好象中國的菜肴一樣,南口北味,各異其趣,各領風騷。印度的南部,氣候炎熱,許多來自非洲的移民,口味重,嗜好有刺激性的食物,且是越刺激越好,這是印度的主要食經。因而南印度的食物經過一番料理之後,顏色看來格外的鮮紅。比較之下,北印度人的口味就清淡多了,他們無論添加咖喱或洋蔥等作料,都不像南方人來得多而猛烈。

三、印度女人

印度的女人絢麗、多姿。就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印度電影裏的女性形象,整天唱著歌,扭著臀。有人説:“印度倒三角型的輪廓,好似穿著紗麗的女人。”這句話貼切地把這個國家的特色鮮明表達出來。在印度,不分貧富貴賤,隨處可見傳統打扮的印度女人:鮮艷的紗麗,額頭點硃砂,全身金銀飾品。她們大多體態豐腴,紗麗鬥遮半露,顯得綽約美麗。

四、恒河

恒河是印度的聖河,最神聖的一段在瓦拉納西古城旁的河岸。無數印度教徒,千里迢迢來到瓦拉納西,就為了浸身於河裏沐浴,尤其一年一度的沐浴祭祀,更是人潮洶湧。他們深信恒河聖水能洗脫一生犯下的罪孽與病痛,靈魂因此而純潔升天。有些信徒自知來日無多便來這裡等待死亡。也有人死後家人將遺體運來此處火化,骨灰撒入河裏,讓靈魂從此超生。

五、攝影

就算你是個攝影白癡,拿著最笨的傻瓜相機,在印度,你時時刻刻都可能成為攝影大師。印度的顏色很精彩,完全是鏡頭的聖宴,反映在服飾,民居和自然風光上,北部山區的冬天是白色的;阿拉伯海上的日落是金黃;初生的稻田是碧綠;晴朗的天空是無邊無盡的藍;溫柔的沙灘是奶黃色的浪;印度人則是一身誇張的七彩繽紛。如果你喜歡拍人,印度人面對鏡頭毫不羞澀,還很會擺姿勢。

六、幾個你必須知道的人

説起印度,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她的歌舞,她的臟,她和巴基斯坦的恩怨?其實世界級的名人聖雄甘地、詩人泰戈爾都出生在印度,如果你自以為有文化,那麼這些名人的故地你一定要去。

七、印度總有一天等到你

如果你叫自己旅人,印度或許不是你的第一個目的地,但是它總有一天等到你,是的,印度是旅人的朝聖地。如果你已經是身經百戰,卻未涉足印度,下一個目的地就應該是印度了。

印度絕對不是容易旅遊的國家,但是只要你肯踏上去,它就像一個美麗的壞女人一樣,無論你愛她是恨她,你一定忘不了她,印度,就是印在你心中的國度。

德里:舊貌與新顏

德里分老德里和新德里兩部分。新老德里相隔雖僅有一箭之遙,但新城與舊城的風格迥然不同,貧富懸殊,反差極大。

老德里是一座古城,三千多年前,般度人就曾選中在此作為首府。因此老德里是印度歷史的縮影。老德里街道狹窄,二三層高的殘舊建築,牛車,人力車,自行車,摩托車充斥于橫街窄巷,馬路兩旁有各式各樣的小吃攤,大大小小的書店和五光十色的影院。

新德里位於德里南部,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始建於1911年2月。英國殖民當局對這座新城精心設計和施工,設計師們綜合印度、伊朗和希臘,古羅馬建築的特點,建造出一座座既有現代風格,又有外國古代色彩的新城。

紅堡

紅堡是德里最吸引人的地方,以紅砂岩築成。紅堡是西元1639年蒙兀兒帝國第五代帝王沙迦罕建造的,完成于1648年。沙迦罕王當年即位後,嫌原來建於阿格拉的宮殿不夠氣派,於是選了靠近朱木拿河一塊廣闊的土地,動用萬人,歷時十載,修建了今日仍覺光芒四射的紅堡。 紅堡面積廣達四十七萬多平方米,因內外大部分建築都是用紅色的沙石建成,所以取名紅堡。紅堡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全殿不論墻壁及地板,都分別用紅玉、藍寶石和綠翡翠等鑲嵌成各種花卉圖案,而天花則貼金舖銀,極為華麗。

迦瑪寺

建於1658年,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能同時容納20000多人禮拜祈禱。清真寺前的廣場上,還建有一座大水池,供前來祈禱的穆斯林凈手凈腳。清真寺頂部為三座洋蔥頭形狀的圓頂,外觀很壯觀。

凱旋塔

德里地區最高的建築為高約73米的凱旋塔,有世界“摩天塔”之稱。始建於1193年,底座直徑為15米。前三層用紅砂岩築成,上部為白色大理石結構,下部刻有古蘭經。高塔旁邊,是庫特魯清真寺的遺址。有一鑄鐵鐵柱,根據考證已有近1500多年的歷史。在南亞的酷暑與冷冬中,歷經千年的風吹雨打,至今外表仍光滑不銹,可見古代印度的造鐵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如果你背靠鐵柱環抱它,雙手能對接的話,你許下的任何願望都能實現。

印度門

位於德里中心拉傑路上的印度門被稱為"東方的凱旋門",是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70000名印度士兵而建,他們的名字被刻在這座著名的建築上,永遠載入了史冊。

泰姬陵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泰姬陵,等於沒到過印度。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拉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宏偉壯觀,以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陵墓四週墻壁的花草圖案並非是畫上去或雕刻上去的,而是用彩色的石頭,貝殼磨成薄片鑲嵌進去的,也就是説是此時才能明白泰姬陵歷時22年,幾乎耗盡國力始成的真正原因。這座世界七大建築奇跡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此陵寢是蒙突兒帝國皇君沙加罕為永久紀念其愛妃而建的白色大理石建築,敘述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阿格拉堡

是一座雄偉的紅色砂岩建築建成的宮殿。在夕陽中,兩個宮殿彼此呼應,相得益彰。千百年來他們就這樣互相守望著,仿佛有了默契一般。

阿格拉堡是莫臥爾王朝的四代君王修建的城堡,進入阿格拉堡,滿眼皆是冰涼的紅色砂岩,堡內暗道橫縱,密室散佈,如果沒有導遊的帶領,很快就會迷路,而且很容易産生時空錯位的幻覺,迷失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裏。

瓦拉那西

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瓦拉納西,位於印度北方邦東南部,座落在恒河中游新月形曲流段左岸,人口約80萬。自古就是盛産甘蔗和穀物的富饒之都。其絲織品,金銀絲鑲嵌和銅制器皿也享有盛譽。對於虔誠的印度教徒來説,瓦拉那西更是一座神聖的城市。每年由超過一百萬的信徒從全世界各地來到這裡朝聖。他們相信,浸浴在恒河水中可以洗去身上的罪孽,而有幸在恒河岸邊往生則意味著超度。恒河岸邊的階梯型平地市專門用來堆放火葬用的柴堆。市內小巷迂迴,曲徑通幽,廟宇宮殿眾多,每年接待朝拜者或到恒河洗聖水澡的人二三百萬。

瓦拉納西以前稱為“貝拿勒斯”,歷史上還有“加西”(意為神光照耀的地方)之稱,因城市地處瓦拉納河和阿西河之間,1957年改為現名稱,是取兩條河的名稱合成的。瓦拉納西享有“印度之光”的稱號,是印度恒河沿岸最大的歷史名城,相傳6000年前由作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濕婆神所建。早在西元前4至6世紀,這裡已成為印度的學術中心。西元7世紀,中國唐代高僧玄奘曾到這裡朝聖,他在《大唐西域記》裏對這座城市的古老建築、居民生活、市井繁榮、宗教狀況以及風土人情均作了詳細描繪。西元12世紀,印度的古王朝曾在這裡建都。今天,瓦拉納西在印度雖然屬於一座中等城市,但它卻以印度教聖地而聲名遠揚。

恒河

在印度,大多數印度教信徒終生懷有4大樂趣:敬仰濕婆神(印度3大神之一)、到恒河洗聖水澡並飲用恒河聖水、結交聖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納西聖城。印度人視恒河為聖河,將恒河看作是女神的化身,虔誠地敬仰恒河,據説是起源於一個傳説故事。古時候,恒河水流湍急,波濤洶湧,經常氾濫成災,毀滅良田,殘害生靈,有個國王為了洗刷先輩的罪孽,請求天上的女神幫助馴服恒河,為人類造福。濕婆神來到喜馬拉雅山下,散開頭髮,讓洶湧的河水從自己頭上緩緩流過,澆溉兩岸的田野,兩岸的居民從此安居樂業。從此,印度教便將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濕婆神和洗聖水澡成為印度教徒的兩大宗教活動。

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地

在鹿野苑豎立的石柱,柱頂是四隻相背而踞的雄獅。石獅昂首蹲踞在鐘形的倒置蓮花上。蓮花四週分別雕有牛、馬、象、獅四種動物,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每種動物又以法輪隔開。以雄獅為喻,象徵著孔雀王朝大一統帝國的威嚴氣勢。蓮花和法輪則是佛教的象徵,表明阿育王以佛法治理天下,教化四方。印度政府1950年決定將其作為國徽圖案,以其體現印度悠久文化的自豪感和國家獨立的民族感。

克久拉霍古跡

印度的性愛雕塑中最能引起人們興趣的地方在於:它與宗教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所以它是完全公開的。任何一個走近克久拉霍神廟的人都會立即注意到對神和人的性活動的頌揚是其建造者的信仰體系的核心。巨大塔樓的外表裝飾著石制的神祗雕像,雕刻的手法精湛,栩栩如生,極其生動的反映了印度教對人類本性的寬容與豁達。

傑普爾

位於德里西南二百多公里處,是拉賈斯坦邦的首府。傑普爾最大的特色就是粉紅色,置身於傑普爾的街頭,環顧四週,一座座建築整齊排列,粉紅色的墻,粉紅色的窗,粉紅色的穹頂,就連街邊小店、小攤,甚至廁所也都涂成了粉紅色。尤其是在傍晚時分,殘陽如血,彩霞滿天,在既不剌眼又讓人能看清輪廓的日照之下,整個傑普爾就是一個粉紅色的夢。

琥珀堡

琥珀堡又稱傑普城堡,佔據了整個山頭。內有一座鏡宮,殿內又用玻璃嵌壁,在陽光的反射下,處處熠熠生輝。然而當大門緊閉之後,宮內頓時會漆黑一團,此時若慢慢地燃起一支蠟燭,宮殿內就會閃爍出點點繁星,慢慢地舞動蠟燭,四週圍的星星出會活躍地跳動起來,此時此刻,人們都會感到好像置身於星際仙境一般。

習俗與禁忌

●水 印度的衛生狀況不好,水質很差,一定要喝瓶裝水(最好刷牙也用瓶裝水),帶些黃連素之類的藥以防萬一。

●廟 印度是個宗教王國,有數不清的神,看不完的廟。參觀清真寺要遵守脫鞋的習俗。 在寺廟,尤其是焚燒屍體的場所不得拍照.

●吃 印度菜最大的特色是咖喱。除此以外還會放很多種類的香料,如胡椒、花椒、桂皮等,很遠就可聞到香味。

●手 印度人吃飯喜歡用手把米飯和菜、湯拌著抓著吃,叫手抓飯。如果你入鄉隨俗,一定記住以右手進餐,因為左手被視為不潔。

●頭 印度人搖頭是表示贊同,而點頭則是不同意,NO的意思。

●乞丐 遇到馬路上討錢的人,不要隨意當著許多乞丐的面給錢,一旦給了一個,立即圍過來幾十個人。

●手紙帶夠手紙,因為印度人不常用手紙,故那裏的衛生用品奇貴  

印度攻略

1.衣著:

在印度,你若要進入印度教的寺廟,身上絕不可穿以牛皮製造的東西,穿上牛皮製造的東西,會被視為犯了禁戒,皮鞋、皮錶帶、皮帶、手提包等牛皮製品,都不得入其寺門。印度人走進寺廟或廚房之前,先要脫鞋。他們認為,若穿鞋進去,既不禮貌,也不聖潔。不論男女老幼,統統把鞋放在門口,赤腳進去。即使在攝氏40度的酷暑裏,印度人都要把自己蒙的嚴嚴實實的,以避免紫外線灼傷皮膚,對女士而言,更不能穿裸露肩背的服裝。在涼季旅遊印度,你要帶上毛衣、毛褲,因為印度沒有取暖設施,夜裏很冷。

2.餐飲:

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千萬注意,吃飯時,只準用右手遞接食物,別用左手。與印度人接觸時,切忌用左手遞東西給他。如需熱水或茶可喚服務生送來(但需付小費)。印度以素食為主,口味偏鹹和辣,但當地也有不少中餐館。值得一嘗的印度美食有“郭杜裏雞”、“羊肉汁拌飯”、印度烤餅等。

3.習俗:

遵守當地的風俗習慣及佛寺規則,如切莫撫摸小孩的頭;與印度人接觸時,切忌用左手遞東西給他;牛對印度教來説是神聖的動物,因此若有牛漫步在街上,也不可冒犯它,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義者。

4.時差:

印度全國僅一個時區,較中國慢2小時30分鐘。

5.貨幣:

印度的貨幣是盧比。1美元=50盧比(由於匯率經常變動,請以最新公佈價格為準,以上僅供參考。)

6.特産:

印度絲綢、羊毛、藝術品、金器飾物、孔雀羽毛製成品等是當地特有物産,值得一買。但在印度旅遊途中所購金器、寶石及孔雀羽毛製品有所限制。

7.氣候:

印度有三個季節:冬季、夏季和雨季。11月至3月屬冬季;4月至6月是夏季,普遍炎熱;6月至9月為雨季。4月-6月去印度正是夏天,可著棉質輕鬆衣物。

8.小費:

印度是個流行小費的國家。通常請人搬運作李、打的士、上廁所、酒店房間整理甚至在景點拍照都要支付一定的小費。一般在10至50盧比之間。

9、其他

電壓:230伏。注意,這裡的電源插座為圓形的三腳插座。

電話:在印度打國際長途以秒計算,國際電話區號:91。

郵政:國際平信的郵資相當於3元人民幣。營業時間為早9點30至下午4點。有的郵局中午還午休。(由於匯率經常變動,請以最新公佈價格為準,以上僅供參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