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九條”:保險資金入市的解凍信號

2月1日《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意見》明確表示,將支援保險資金以多種方式直接投資資本市場,逐步提高商業保險資金投入資本市場的比例。對保險業而言,該《意見》的出臺究竟意味著什麼?對此,記者採訪了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

“保險資金入市的堅冰將從這時開始融化。”郝演蘇教授這樣評價道。

回顧媒體對2003年的保險業的報道,“償付能力不足”是出鏡率最高的詞彙之一。而遏止保險資金運用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過窄。2002年修改後的《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于在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在這樣的背景下,600億的保險資金成為了籠中困獸。

因此,該《意見》的出臺無疑成為保險資金解凍的信號。“首先它明確了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在資本市場中的地位——主導力量;其次國務院首次表明態度支援保險資金多渠道投資。”這意味著,今後保險資金投資所面臨的限制將有所降低,並有可能投資于股票市場、國外債券市場等資本市場。

渠道的放寬使保險資金擁有更大發展舞臺,這對於提高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有積極的幫助。在正確方向的指引下,保險資金運用效率將提高,困擾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將有所緩解。

“但保險業不能過於樂觀。首先,隨著渠道的放寬,市場對保險業駕馭資本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其次,渠道放開後,資金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最後,多渠道並不意味著高回報,保險公司必須加強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能力,加強對代理人的管理,避免用高回報率誤導客戶的現象出現。”綠燈雖然亮了,能否獲得良好的收益還要看今後的操作情況。

採訪的最後,郝演蘇教授指出:目前保險公司應著重保險資金入市方面的思想、技術、觀念上的前期準備工作。國務院雖已經明確放開保險資金入市渠道,但保險資金究竟如何入市,進入債市券市的比例等相關方案還沒有出臺,這有待於保監會、證監會和銀監會三駕馬車的共同合作。郝演蘇教授估計,到三月份兩會之後,一切將有定論。(趙燕) 

《北京娛樂信報》 2004年02月0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