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專家羅奇:平衡發展才能共贏

近一年多來,有個華爾街經濟學家的名字頻繁出現在中國報端,他就是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見圖,丁剛攝)。從去年年初把羅奇當成“中國輸出緊縮論”製造者的誤解,到稱羅奇為“持續為中國辯護的權威經濟學家”,羅奇與中國的距離在不斷拉近。2003年,他發表的分析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報告多達15篇。

4月20日,在一個月之內第二次來到北京的羅奇對本報記者表示:亞洲區域合作需要在“兩條戰線”同時推進,一是更平衡的增長;二是為達到這種平衡提供政策支援。羅奇認為,目前亞洲地區經濟對外部依賴過重,現在特別需要建立起靠內需支援的經濟發展基礎,特別是私人消費。另一方面,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過於關注如何保持較低的匯率水準。這樣做的結果是,亞洲地區的經濟會更加依賴於外部需求,從而束縛了內需的發展。它同時也造成了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多,使國內金融系統的調控複雜化。羅奇認為,如果亞洲經濟持續失衡,就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挫折。亞洲只有取得平衡發展,才能共贏。

羅奇此次訪華,將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有關亞洲金融合作的演講。近年來,羅奇就像一個清醒的觀察者,站在大洋彼岸,從不同的視角注視著中國。他關心更多的是中國崛起對全球經濟、亞洲經濟帶來的影響。上個月,他在北京表示,中國在加快經濟發展方面走出了一條極其成功的道路,在重新平衡全球經濟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羅奇在談到本次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時説,中國崛起並成為世界級製造業的平臺,亞洲各國當然要為此做出更積極的調整,這對世界來説也一樣。一些工作機會轉移到了中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中國的貿易夥伴成為中國供應鏈上的一部分,就會産生另外一些新的工作機會。

羅奇在談到“中國製造”問題時表示,其實,中國既是一個工廠也是一條裝配線,中國不僅生産成品,而且也裝配貿易夥伴生産的零配件。正因為中國扮演的這種角色,中國才是全球供應鏈上最重要的中間環節。他説,這對那些已將自己的生産能力與中國同行結合在一起的貿易夥伴來説,當然是好事。這也是羅奇斷言世界經濟將因中國崛起而獲益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不久前發表的題為《我們為什麼要感謝中國》的研究報告中,羅奇就強調,最應該就中國的快速崛起表示感謝的絕不僅僅是美國。羅奇進一步解釋説,假如中國要在世界製造業佔據領導地位,中國還需要大量進口資本設備。隨著中國進口的增長,中國已成為鄰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也為日本、南韓、德國和美國等貿易夥伴國家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羅奇最後強調,中國已成為刺激世界就業機會增加的純粹的積極因素。(記者 丁剛)

人民日報 2004年4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