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孤兒為何難以走出河南

“奶奶,你家有饃吃麼?”

“有。”

“啥饃?”

“白饃。”

“我跟你走吧?”

這是一個4歲女孩和高耀潔的對話。從事防艾工作8年的高耀潔教授每每想起這段對話,都會止不住地傷心。

在河南,高耀潔教授先後統計出164個艾滋孤兒的名單,這些孩子的父母均因賣血感染艾滋病病毒而相繼離世。現在,經過高教授的努力,他們中的6個先後進入山東曹縣,分散在5個村莊的6個善良的農民家庭。

這些孩子最大的14歲,最小的4歲。在這些孩子中,萍萍(化名)最大,被送到新家時已14歲了。2002年,新父母在河南新蔡見到她時,第一個印像是“太可憐了”,很快決定把她帶回來。

在農村,領養孩子有兩難:一是女孩困難,二是年齡大的困難。她的新媽媽説:“這些事情我們都沒考慮,就是想把孩子帶回來,讓她上學。”

萍萍是個幸運的孩子,她得到養父母的關愛,能夠讀書,而這164個孩子中的更多人至今依然孤苦伶仃。

大多數孤兒自生自滅

高耀潔所説的“艾滋孤兒”,是那種父母因艾滋病去世,而自身未感染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在生病期間被醫騙子洗劫一空。

父母死後,家中一無所有,由於沾染了“艾滋”二字,很少人敢接近他們,他們遭受著歧視、羞辱與貧困。

一個11歲的男孩跟著叔叔嬸嬸生活,但他們也是患者。不久,嬸嬸去世,叔叔臥病在床;他餓了,到姑姑家要饃吃,姑姑隔著門給了他一個饃説:“你快走吧,你妨人(剋星)……”

在艾滋村,高耀潔聽到過無數個這樣的故事。“稍微大一點的男孩不得不出去做苦力,在工地上、河灘上裝卸石子或挖沙,甚至下煤窯做苦工,稍有怠慢還要挨打。女孩子更慘,十四五歲被那些無賴們、三四十歲的老光棍們盯上,用盡手段弄去做小媳婦。”

已經發現有孩子流落到社會上偷盜,被判勞動教養。

艾滋孤兒一般面臨3個問題:生存的問題、受教育問題、心理健康問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艾滋孤兒的心理健康問題。高耀潔見到的不少孩子都幾乎喪失了笑的能力。

心理變形的一個可怕徵兆是仇恨。高耀潔一次在艾滋村中碰到8個學齡兒童,其中一個小男孩握著小拳頭説:“我長大要殺了他哩……”

高耀潔很震驚:“你要殺誰?”

“抽我爸爸血的那個人……”

旁邊一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解釋道:“俺這裡很多小孩都叫嚷著要殺‘血頭’,他們知道俺這裡艾滋病是賣血傳染的。”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高耀潔很心寒,“這些孩子從小就種下了仇恨,長大以後呢?如果沒有人引導,他們將會走向何處?”

據中國政府公佈的數據,目前中國有艾滋病毒感染者84萬,其中病人8萬例。已有20萬人去世。中國到底有多少艾滋孤兒?目前沒有確切的統計。

“陽光家園”的陰影

2003年12月1日,央視《新聞調查》播出了節目:《朱進中和他的艾滋孤兒院》。隨後,朱進中和他領養的52個艾滋孤兒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

節目播出後,中央電視臺5000多位員工,一共捐贈了100多萬元人民幣給朱進中創辦的“關愛之家”。

2003年12月末,由商丘市柘城縣政府主辦的取名為“陽光家園”的孤兒院落成,“關愛之家”關閉,原“關愛之家”的孤兒都轉移到“陽光家園”,捐款也一起轉走。

對艾滋孤兒來説,100萬元捐款雖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身心得到關愛的多少。記者了解到,被接到“陽光家園”的孩子,有一些待了不到兩周就陸續跑掉,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在朱進中“關愛之家”所得到的關愛,這些孩子的去向至今仍然不知道。

“陽光家園”究竟是否是艾滋孤兒心中的陽光?高耀潔教授認為,孤兒院的封閉環境容易被社會歧視,在孤兒院裏,孤兒們避免不了艾滋的陰影,他們的心理變態仍會繼續。他們結拜兄弟姐妹,相互影響。

在那裏,艾滋孤兒心理創傷在相互感染,相互放大。

領養能否走出河南

“讓孩子們都有父母。”這是高耀潔希望的救助艾滋孤兒的方式,而如果能讓艾滋孤兒走出河南,遠離讓他們難以釋懷的陰影,則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2003年12月18日晚,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高耀潔面談了3小時,高耀潔向吳儀提出:政府應安排家庭收養艾滋孤兒,並且提出借鑒1960年周恩來安置3000上海孤兒到內蒙古的經驗。

2004年2月24日,河南省委書記李克強主動來找高耀潔,説吳儀副總理很關心艾滋孤兒的撫養。同時,李克強表示支援孤兒分散撫養。

2004年3月2日,高耀潔找到了河南省民政廳副廳長劉保倉,表達了希望政府組織、分散領養艾滋孤兒的想法。劉保倉沒有表示反對,只是列舉了許多領養不能夠進行的因素。

高耀潔説:“地方政府強調領養不能進行,無非是不願意給自己丟臉,老是説沒人願意領養,其實很多人向我表達過領養的意願。”

劉保倉則堅持自己的看法,他對《瞭望東方週刊》説:“我們歡迎省外的家庭領養孤兒,但是目前來看願意領養的人還是不多,所以還是希望更多依靠孤兒自己的親屬,祖父母、叔叔嬸嬸之類的。”

高耀潔的設想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家庭參與艾滋孤兒的收養工作,這些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和廣東。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撥通了上海市民政局新聞中心的電話,表示要收養一個孤兒,工作人員熱情介紹了一系列領養手續,可當記者表示,想領養一個河南的艾滋孤兒時,電話那頭的聲音就顯得有些冷淡,他説:“你要收養河南孤兒,去河南就是了,我們這裡不管。”

想收養艾滋孤兒的上海人不是沒有。78歲的張理智教授退休多年,兒女都在國外,張教授表示,他願意收養艾滋孤兒,讓他們受教育。可張教授又表示,收養手續太麻煩。

他翻出上海市的戶口審批條例給記者看,其中的第9條規定,“公民在外省市收養的棄嬰、孤兒,不能在本市辦理收養手續,應到撿到棄嬰、孤兒所在地的外省市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辦理收養手續,並領取收養證。”

搞了一輩子社會學研究的張教授説:“收養艾滋孤兒,由民政部門牽頭,先把收養的法律問題解決就好了,只要解決了後顧之憂,尋找收養人家應該沒有問題。”

作為收養艾滋孤兒的成功案例,那6個到了山東曹縣的孩子,雖然戶口問題還沒有得到落實,但是他們仍在養父母的呵護下,健康地成長著。

提起被收養的幾個孤兒,高耀潔挺欣慰。孩子們吃得胖胖的,也都長高了。其中最大的女孩立志要讀大學;最大的男孩(13歲)把現在的家庭生活看得“像天堂一樣”,騎車都唱著歌;一個女孩把高耀潔給她的200元錢從兜裏掏出來交給了媽媽……

今年,建議制定“艾滋孤兒養育法”的議案已經提交兩會。(實習記者王吉陸、記者黃泓報道)

《瞭望東方週刊》   2004年7月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