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喜春來·曲訊 韆鞦歲·史話  滿庭芳·文苑 迎仙客·人物  集賢賓·劇團 鳳簫吟·劇目  醉花陰·劇照
保護崑曲從大學生抓起

由白先勇先生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將在北京大學舉行公演,演出時間定於4月8、9、10三日,分為上中下三場全本演出。在昨日北大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美國加州大學教授白先勇和北京大學藝術學系葉朗教授都認為,崑曲進入校園,培養一批青年觀眾,是這一寶貴而又瀕危的中國傳統古老藝術得以繼承發展的重要途徑。

白先勇:崑曲進校園是崑曲發展的重中之重

青春版《牡丹亭》總製作人白先勇説,從《牡丹亭》前期的演出反饋情況看,該劇在兩岸四地都很受歡迎。在崑曲發源地蘇州進行內地首演時,在蘇州大學的兩天演出就有2600多觀眾擠進去看,其中有60%多的大學生是第一次看崑曲。而在香港連續三天爆滿、在上海也是如此,在北京演出後,北京晨報有一篇報道説:‘《牡丹亭》使崑曲的觀眾群體年齡下降了30歲’。

白先勇認為,該劇在青年觀眾中引起了很好的反響,通過演出,打破了“青年人很難接受傳統戲劇”的慣例,這些給了他繼續當好崑曲義工的信心。而下一步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培養青年觀眾。沒有青年觀眾,崑曲就沒有發展前途。而青年中最重要的大學生群體,文化修養和藝術欣賞能力相對較高,應該成為崑曲這種雅樂的支柱群體。因此,崑曲進校園是崑曲發展的重中之重,而當今兩岸四地的學生,也需要接受崑曲這種人文積蘊深厚的藝術教育。那北大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學術殿堂,理所當然成為青春版《牡丹亭》進入大學校園的首選地。

葉朗:保護和發展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名校的責任

這次活動的主辦方負責人、北京大學藝術學系的葉朗教授説,一個民族要在世界上立足,要有自身獨特的文化。而從國際上看,保護和發展民族的優秀文化已經成為各國名校的歷史責任;從我國提倡的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來説,素質教育包括科學與人文的教育,人文教育能突圍學生提供價值導向和精神指南,提高學生的品位和格調。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傳統文化的教育,把《牡丹亭》和崑曲引進北大,就是為了這一目的。另外,這也是繼承和發展北大的藝術教育傳統,因為北大歷來的傳統就是立足於中國文化,“中西相容,雅俗並包”,相信把《牡丹亭》和崑曲引進北大,對於北京大學創建21世紀的一流大學有重要意義。

青春版《牡丹亭》將在十所高校巡迴公演

記者在隨後的採訪中,從白先勇先生口裏得悉,青春版《牡丹亭》今年計劃進入全國十所重點高校,北大公演結束後,隨後還要到北師大、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進行巡迴公演。

白先勇:要向中國學生全面推廣崑曲是莫大挑戰

三月五日下午,澳門文化中心小劇場座無虛席。主席臺上擺著一對倣古太師椅,茶几上一盆盛開的粉紅蝴蝶蘭鮮艷奪目。澳門中學生著校服整齊就座,聆聽當代著名華人作家白先勇“昆劇與湯顯祖的《牡丹亭》”講座。白先生稱,這又是一次與澳門中學生的心靈對話。

白先生對澳門情有獨鍾。他説,上世紀七十年代來過澳門,去年是第二次,今天是第三回。澳門小而美,在這裡心裏覺的很舒坦,沒有在其他城市的緊張感,我是來一次更喜歡一次,以後還要來不斷增加喜歡感。

白先勇風趣地説,此次“昆劇與湯顯祖的《牡丹亭》”講座,若是與澳門學生心靈上的對話,這應是第二次了。港澳將我早年寫的<<暮然回首>>選入了中學生課本,還是會考的內容,因為這篇文章增加了你們不小的負擔。引起了在場同學們會心的笑聲。

自去年起,白先勇和蘇州昆劇院、江蘇昆劇院合作的青春版昆劇《牡丹亭》,令兩岸三地觀眾均受崑曲魅力、青春版的巧妙製作所感染。第十六屆澳門藝術節將於三月七日揭開序幕,由青春版昆劇《牡丹亭》打頭陣,引起了廣大學生的高度關注。

白先勇説,崑曲具有五百多年曆史,二○○一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在當時入選的十九個項目中名列榜首,足顯魅力,展現中華民族最驕傲、最高雅的表演藝術樣式。該劇符合現代觀眾口味,情節浪漫,深受年輕觀眾喜愛。選用俞玖林及沈豐英分別飾演柳夢梅及杜麗娘,符合劇中人物形象,形貌唱腔俱佳,更顯年輕人魅力。

崑曲畢竟屬於高雅的精緻文化,要向大學生甚至中學生全面推廣,是莫大挑戰。他認為,大、中學生要接受崑曲,先要打破對傳統戲曲的成見,有必要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掌握,深化對中國多個劇種的認識。多了解崑曲,加深了解傳統古典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成為深化藝術教育的重要一環。

“我們的民族是詩的民族,崑曲美得像詩一樣,具有詩的靈魂。”白先勇説,崑曲無歌不舞,是用歌舞把抒情詩的意象具體表現在舞臺上的藝術形式,青春版昆劇成功便在此處。他希望澳門的學生能進場欣賞,不要錯失如此良機。

有教師表示,白先勇以當代著名華人作家的身份,全面將崑曲推廣至世界各地,極具宣傳效果,亦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廣大使。學生若能加深了解崑曲,並非朝夕之事,必先激發青年學子多了解中國文學的發展,提升文化層次,才有利解讀崑曲的文化內涵。

人民網 2005年4月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