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測算方法

    (一)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測算方法

    根據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評價的特點和要求,同時考慮數據的可獲性及計算的簡便性,本項研究在總體框架上選用了層次分析法作為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基本測算方法。同時在計算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採用了專家調查、回歸分析、神經網路模型等方法。

    層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即AHP)是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教授薩迪(T. L. Saaty)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種系統分析方法。它是一種能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將人的主觀判斷用數量形式表達和處理的系統分析方法。它從決策分析發展而來,是分析多目標、多準則的複雜大系統的有力工具。

    (二)指標體系賦權系數的確定

    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綜合國力之處在於它強調可持續性,這就決定了所要計算的因素和計算結果都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綜合國力的計算因素和計算結果。本項研究賦權主要依據以下原則:

    (1) 在和平時期,一國的內外經濟活動能力是構成其綜合國力的核心,是主導成分;創新能力,即企業創新能力、國家創新能力代替的一系列指標是“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內核;經濟結構(産業結構)是“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生産力構架;對外經濟活動能力,資源的進出口結構、高技術産品的進出口結構、服務貿易的發展程度等都是通過國際貿易維持本國生態環境的平衡的手段,以支援本國的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

    (2)科技能力對綜合國力起積極的倍增效應,而且在國際競爭中將日益顯示活力,科技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軍事能力是最初研究綜合國力,衡量國際競爭,分析力量對比形勢的基本內容,即使在和平時期,也是鞏固國防,維護和平的重要因素。

    (4)社會發展程度既是綜合國力盛衰的反映,關係人民福祉,政治穩定和社會效益,也是“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制度保證。

    (5)生態力是生態系統服務的能力,它是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基礎和物質保障,也是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區別於傳統綜合國力的核心所在。

    (6)政府調控力,不僅僅考慮政府的短期行為,而且對政府的長期行為做評估,如環境政策、科技政策、産業政策等。

    (7)外交力是一個國家在對外活動和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在任何時期對綜合國力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有關外交力的一些數據主要是通過調查問卷的途徑而獲得的。

    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綜合國力專題數據庫,針對所建立的指標體系中的指標,系統地收集了從1990~2000年的數據,將統計數據劃分為經濟力、科教力、軍事力、社會發展程度、生態力、政府調控力和外交力等7個領域,同時考慮生態系統服務因素,再按各個領域分別邀請專家對評價系統各領域進行打分,之後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計算,最後得出賦權系數。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撰寫)

    

    中國網2003年3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