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國力近代研究的進程

    世界各國的國家領導人、大企業家、銀行家等正在探索國際競爭條件下的社會經濟活動新體系的內涵,通過全方位的國際競爭,形成新的社會價值觀念及其社會經濟運作體系,從而建立卓有成效的社會分工和資源利用機制,加速技術進步,促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謀求可持續發展。為了推動這項工作,許多國家相應成立綜合國力競爭委員會,以便推動有關綜合國力及其國家競爭力的科學研究。各種跡向表明,綜合國力評價和分析將加速資訊化、知識化和全球化。

    人類要研究綜合國力的出發點首先就是國家。沒有國家,也就談不上國力或綜合國力。而國家作為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産物,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始終把維護和發展國家利益作為其最基本和最根本的職能。國家利益將伴隨國家的歷史,始終成為每個國家追求的唯一目標。

    一、近代綜合國力研究的四大學術流派

    1 . “國勢學”國力論首次將國情國力闡述上升至系統化和理論化的高度,其有關國勢研究的要素體系已經與現代綜合國力的構成框架極為近似。

    2 . “政治算術學派”國力論是西方近代以較系統的數量分析手段對國情國力進行比較研究的先驅。

    3.“重商財政學派”國力論則從財政金融實力的角度提出了一種所謂的強國致富論。

    4. 十九世紀末 ,地緣政治學派從戰略的角度系統地提出了一種強國稱霸的學説。

    註釋專欄1.2

    國勢學國勢學的創始人是德國著名學者康令 (1606-1681 )。他在比較分析了當時歐洲各國的人口、土地、財政、兵力、社會秩序、立憲、行政、國家組織與結構等方面的國情國力狀況的基礎上 ,還從亞裏士多德關於國家“四因論”的觀點出發 ,進一步論述闡發了決定國家重要事項的四個因素 ,即國家的土地與人口 (質料因素 )、國體與政體 (形式因素 )、國家的財政和軍事力量 (動力因素 )、建設國家的目的 (目的因素 ),並且解釋了這些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這不僅是首次將國情國力闡述上升至系統化和理論化的高度 ,而且其有關國勢研究的要素體系已經與現代綜合國力的構成框架極為近似。不過 ,康令的這些研究大都以文字敘述為主 ,這在表述上至少是籠統的或是模糊的。另一國勢學派的傑出代表人物是德國的阿亨瓦爾 (1719- 1772 ),他繼承和發展了康令的觀點 ,認為在考察一個國家的強弱時 ,凡是能影響國家繁榮富強的事項 ,均可稱之為“國家顯著事項”,而研究一國或幾個國家的顯著事項的學問則是治理國家者所必須懂得並掌握的技術。阿亨瓦爾在其 1749年出版的《歐洲最主要各國新國勢學概要》一書中 ,分別記述了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荷蘭、俄國、丹麥、瑞典 8個國家的領土、人口、物産、國境、殖民地、工業、貿易、貨幣、度量衡、社會階層、軍事力量、政治經濟制度、氣候等的情況 ,並盡可能地與德國的國情國力進行比較。在阿亨瓦爾的國勢研究中 ,儘管第一次提出了一些數字對比的實例 ,但其比較研究的方法卻仍然是文字記述式的和靜態的。阿亨瓦爾的學生斯勒茲(1735~ 1809),不但將國勢學的比較研究方法從靜態拓展至動態 ,而且還建立起一個類似具有現代動力系統學思想的嶄新的研究體系 ,他主張從“基本力”、“結合”、“行動”三方面來進行國情國力的考察。基本力是指土地、人口、生産物和通貨四方面的情況; 結合是指國家政權如何結合這些基本力的情況; 行動是指國家政權在一定目的下實際運用這些基本力的情況。斯勒茲研究體系已具備了現代綜合國力論的基本雛形。

    資料來源:施祖輝. 國外綜合國力研究.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0, 22(1): 13-19.

    

    註釋專欄1.3

    政治算術學派政治算術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創始人威廉配第(W. Petty)(1623-1687)。當時的英國在對外擴張過程中面臨荷蘭和法國兩大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的挑戰。為了知己知彼 ,實現其大英帝國爭奪殖民地、擴大世界市場和掠取更多原料的戰略目標 ,客觀上迫切需要有專人來蒐集和分析研究荷蘭和法國國情國力方面的統計資料並予以理論上的指導。配第的《政治算術》(1690)與《愛爾蘭的政治解剖》(1691)即在這種背景下相繼問世。在這兩部著作裏 ,配第以統計數據為基礎 ,運用一系列分析手段和計算方法 ,通過對荷蘭、法國和英國三國的現實力量和潛在力量的分析比較 ,指出了英國的富強之路 ,並最終得出英國能夠超過荷蘭和法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結論。配第是西方近代以較系統的數量分析手段對國情國力進行比較研究的先驅。

    資料來源:施祖輝. 國外綜合國力研究.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0, 22(1): 13-19.

    

    註釋專欄1.4

    重商財政學派重商財政學派的領銜者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先驅亞當斯密(Adam Smith) (1 723-1790)。與“國勢學派”和“政治算術學派”的全面比較分析體系所不同的是 ,“重商財政學派”主要是從財政金融實力的角度提出了一種所謂的強國致富論。1640年英國資産階級革命後 ,歐洲國家間爆發了多次耗資巨大的戰爭。當時的一些西歐國家為支付戰爭費用 ,發展了一套複雜的銀行和信貸系統 ,建立起一套支撐近代早期世界經濟的國家和國際的信貸體制。後來的事實證明 ,戰爭的大贏家總是屬於那些更有能力保持信譽並能持續獲得給養的國家。正因為財政金融實力和強權政治間存在著這種至關重要的聯繫 ,才有人將這種財政信貸實力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相對的耐久能力的尺度 ,並認為決定一個國家國力強弱的主要因素是財政金融能力。斯密于1776年發表的《國富論》一般被視為重商財政學派國力論的代表作之一。

    資料來源:施祖輝. 國外綜合國力研究.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0, 22(1): 13-19.

    

    註釋專欄1.5

    地緣政治學派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隨著各資本主義列強競爭的日趨激烈,西方對綜合國力的研究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國情國力的對比分析,而是從戰略的角度系統地提出了一種強國稱霸的學説。地緣政治學派便是此階段的必然産物。19世紀末,美國歷史學家、地緣政治學者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Alfred T. Mahan)(1840~1914)在其發表的著名的《海軍戰略》一文中,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將一國憑藉其實力奪得制海權作為衡量世界強國的標準,並提出了奪取制海權所必須具備的 6項條件 (地理環境、自然環境、領土、人口、民族素質及政府機制)。阿馬漢認為,英國之所以能成為當時全球最強大的“太陽帝國”,其原因就是它建立了海上霸權。阿馬漢的這一理論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得到了驗證,他本人也因此而成為西方近代重海權國力論的開創者。另一地緣政治學者英國的麥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1861~1947)則提出了重陸權的國力論 ,他在1904年發表的題為《歷史的地理樞紐》的文章中認為,被稱之為世界“心臟地區”的大片內陸區域,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具有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 ,政治、經濟、科學技術較發達,加上鐵路、公路網等陸上交通工具的迅速發展,從而使大陸國家重新佔據優勢,具有較強的國力。麥金德還將歷史開工其頓人戰勝雅典人、羅馬人打敗迦太基人,以及20世紀大英帝國的衰落,作為海權國家沒落、陸權國家崛起的例證。麥金德將地緣政治因素作為決定國力的一個重要變數來考慮,用歷史唯心主義和庸俗進化論的觀點來觀察社會經濟與政治生活,顯然與國力的本質不相符合。劃分國力類型是研究國力問題的核心課題。人文地理學家拉採爾(F. Ratzel)1897年在《政治地理學》專著中首創國力分類的理論,他根據面積大小,人口多少將國家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1972年科爾(J.P. Coll)在《世界國情地理》中提出以面積、人口、鋼産量、能源産量、生産總值、軍事力量等6個變數劃分國力。

    資料來源:施祖輝. 國外綜合國力研究.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0, 22(1): 13-19. 陳秀英, 涂勤. 綜合國力: 評價與比較(上). 開放時代, 2000, 6:125-128.

    

    二、現代和當代綜合國力研究的全盛時期

    20世紀2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關綜合國力研究的理論與應用大致經歷了以下4個發展階段。

    1.一戰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條件下的“大戰略”理論

    英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利得爾哈特 (1895-1970)在其《戰略論》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大戰略”概念,便是其中較具代表性的闡述綜合國力問題的理論之一。所謂大戰略,就是指通過調節和指導一國或數國的所有資源來實現原來只有訴諸武力才能達到的政治目的的那種國家戰略。其要點是綜:合運用國家的各種力量來實現國家政策所規定的政治目標。也就是説,大戰略理論要在注重軍事力量的同時,還要更加重視綜合運用整個國家的其他各種力量,諸如國家政治和政策、軍事、經濟、外交、民族素質、思想、道義以及各種精神因素等。哈特強調在有效地動員這些資源用以保障武裝力量的作戰行動的同時,還要充分估計到國家的精神力量;並認為具有高度的精神素質的國民,其重要性並不亞於作為鬥爭工具的物質。哈特的關於大戰略概念的理論比傳統的只強調軍事實力的早期綜合國力理論更具有廣泛而現實的意義。

    2.二戰後“雅爾塔”體系框架下的“重控製作用”理論

    美國德裔學者漢斯摩爾根教授(HansJ.Morgenthar)(1904-1980)是“重控製作用”國力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摩爾根在1948年發表的《國際政治、權利與和平》一書中,對以往的各種綜合國力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概括了近代綜合國力的性質和各種構成要素。摩爾根指出,國際政治實際上就是各國間的權力鬥爭,而權力鬥爭又可歸結為保持權力、顯示權力和擴大權力3種形式。各國為實現各自的國家利益,就必須提高國家實力即綜合國力,綜合國力是實現國家利益的手段。他還進一步提出一個國家的實力應由3大部分9個要素構成:一是物質因素構成(地理和自然資源);二是人力因素構成 (人口、國民性、民心、外交品質和政府品質);三是人物結合因素構成 (工業實力和軍備)。摩爾根十分注重非軍事要素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認為其他要素是對軍事要素的必要補充,並且還強調應將綜合國力作為一個國家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基礎。摩爾根是西方近代和現代綜合國力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觀點對以後的綜合國力理論研究産生了重大影響。

    法國歷史學家阿隆(Raymond Aoan)把國力歸結為三大基本要素:某一政治單位所佔據的空間;資源(包括物力和人力);集體行動能力,涉及軍事組織、社會結構和品質等。

    3.與“冷戰”時期威懾戰略相適應的定量分析研究

    在從20世紀60年代起東、西方兩大對抗集團對峙日益加劇的形勢下 ,美蘇雙方都需要通過增強各自的綜合實力來取得競爭優勢 ,從而在實際力量的對比方面達到其顯示威懾的戰略目的。因此 ,西方和某些發達國家對綜合國力的理論研究遂開始由定性闡述向定量探索的方向轉化。這一進展標誌著當代綜合國力理論研究的一次重大飛躍。

    4.與“多元化”時期綜合競爭戰略相適應的定量、定性相結合的分析研究。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隨著東歐集團和前蘇聯的解體 ,“雅爾塔”體系所確立的戰後均勢實際上已不復存在。整個世界的發展格局已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在全球和地區性的多邊關係中 ,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競爭和影響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突出和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多元化”時期以綜合競爭戰略為主導的國力論研究背景下,卻出現了一種以“新干涉”主義為依據的“新綜合競爭戰略”的思潮,可稱之為“四元一體”國力論。所謂四元一體是指:經濟、科技、軍事和文化價值觀的有機統一。該國力研究觀點認為:一國或一集團若欲在全球和地區性的合作、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在綜合運用其各種力量的同時,還要重點突出其經濟力、科技力、軍事力和文化力等四方面力量的巨大功能作用,即以經濟實力為核心,以科技實力為後盾,以軍事實力相威懾,以“民主”文化作滲透或突擊的先導,進而形成一種“對抗與合作”相融、“協調與干涉”並用的綜合國力競爭戰略的評估體系。

    

    註釋專欄1.6

    “定量分析”理論(1)- 強國公式首次對綜合國力進行系統的定量測定是德國理論物理學教授威廉富克斯(Withelem Fucks)。他在 1965年發表的《國力方程》一書中,根據自然過程和生物過程的演化原理,認為一個國家的國力發展過程也近似于生物種類邏輯增長的變動趨勢,並由此提出了一個用以測定國家實力動態變化的所謂的強國公式。後來,富克斯在1978年版的《明天的強國》一書中,根據中國從1950到1975年間25年的人口增長、鋼鐵生産和能源消費等方面數據,重新修正了他原來的某些預測,並預言下一個世紀將是中國世紀。富克斯的主要計算結果為:1.美國 2.前蘇聯 3.中國 4.印度 5.日本 6.英國7.西德 8.法國 9.加拿大 10.巴西 11.澳大利亞12.義大利 13.波蘭 14.巴基斯坦 15.墨西哥。

    資料來源:施祖輝. 國外綜合國力研究. 外國經濟與管理,2000,22(1):13-19.

    

    註釋專欄1.7

    “定量分析”理論(2)- 國力方程20世紀 70年代以後,國際問題和戰略研究學者,美國喬治敦大學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克萊因(Ray S.Cline)在綜合國力的定量研究領域進行了更為廣泛、深入的探索。他分別在1975年、1977年和1980年出版的《世界權力的評價》、《1977年世界權力的評價》和《80年代世界權力趨勢與美國對外政策》三部著作中,以近代地緣政治國力學説的內核為理論基礎,提出了一個用以測度和評估一國國力的數學模式-國力方程,為後來的綜合國力定量研究提供了一個系統評估的分析框架。其關於綜合國力研究的主要排序結果為(1978年):1.美國 2.前蘇聯 3.中國 4.巴西 5.加拿大6.法國 7.日本 8.原聯邦德國 9.澳大利亞 10.英國。

    資料來源:黃碩風,綜合國力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註釋專欄1.8

    洛桑“國際競爭力”研究模式由世界經濟論壇和瑞士國際管理與發展學院每年發表的《國際競爭力研究報告》,從國際競爭力和政府作用的層面將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劃分為經濟實力、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環境、基礎設施、管理程度、科學技術和人口結構素質等8大模組。其中政府作用由如下 5大類一級綜合性指標組成:政府對經濟的影響、法律與法律制度環境、貨幣與財政政策、社會政治的穩定性、政治制度的適應性。洛桑國力學派認為 ,由於一國政府在對其本國發展的諸多方面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 ,特別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國企業競爭的宏觀環境。因此,政府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國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的大小。歷年《國際競爭力研究報告》的評估結果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洛桑“國際競爭力”模式是目前綜合國力研究中一種較為客觀、實用並兼有很大普適性的分析理論。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大學競爭力與評價研究中心研究組, 國家體改委. 中國國際競爭力發展報告(1999:科技競爭力主題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三、中國學者對綜合國力的研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致力於綜合國力的研究,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結果。

    張文奎選擇了面積、人口、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費量、糧食産量、軍事能力七個指標,對世界上14個主要國家的國力進行了對比分析。計算出各個國家的基礎國力、每人平均國力、地均國力,在此基礎上再把三者得分相加得出各國綜合國力排序。

    黃碩風在其關於綜合國力的研究中,建立了由經濟力、科技力、國防力、資源力、政治力、外交力、文教力等7類29個指標構成的綜合國力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建立了綜合國力動態方程和綜合國力盛衰方程及綜合評價法,對13個主要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測算和排序,並對其中的6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對比分析。

    王誦芬、陳沙、石小玉等在其關於綜合國力的研究中,建立了由資源、經濟活動能力、對外經濟活動能力、科技能力、社會發展程度、軍事能力、政府調控能力、外交能力等8類85個指標構成的綜合國力評價指標體系,採用結構分析等方法,對17個主要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測算和排序。

    王在邦、張興國等也分別對一些主要國家進行了綜合國力對比研究。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撰寫)

    

    中國網2003年3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