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三農問題”新視角: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産力

    全國人大代表、農業部軟科學委員會主任萬寶瑞日前説:實現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産力。我國各地農村的實踐證明,農業生産力和承包的土地仍受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充分體現其真正的使用價值。

    曾擔任過農業部副部長的萬寶瑞説:“十六大報告提出本世紀前20年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的宏偉目標。我認為實現這個目標的重點、難點在農業、農村和農民,關鍵在於提高農民的收入。”目前,全國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2400多元,要達到全面小康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真正讓農民富起來,僅靠農民從事第一産業難以實現,最根本的途徑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産力。鄧小平同志説過,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農業更是如此。作為農業生産力要素,農業勞動力和承包的土地是農民最基本的收入來源,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目前仍受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充分體現其真正的使用價值。

    不久前,萬寶瑞在大連金州向應村調研了解到,這個村是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組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蔬菜和花卉。對一家農戶調查表明,入股前,兩個勞動力種三畝玉米,每畝玉米産量500公斤,每畝凈收入200元,三畝地合計收入600元;入股後,去年每畝地股金200元,加上每畝地分紅100元,三畝地凈收入900元,同時,這家女勞力打工年收入5000元,男勞力打工收入7000元,該戶合計年收入12,900元,是入股前收入的20倍。

    “同樣三畝地,兩個勞力,由於經營體制不同,其收入差異很大,説明由於國家允許土地轉讓,農民可以自主經營,承包土地得到解放,農民勞動有了選擇權,從而使農業生産力的兩個要素實現了真正的使用價值。”

    他認為,當前,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産力要靠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國家要深化農業結構的調整,要由農民分散地找市場調整為靠企業化運作調整;由農業內部結構調整轉向一、二、三産業之間的協調調整;由數量、品質調整向標準化、規模化調整,以進一步提高産品競爭力。

    另外,要有序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68%,富餘勞動力達到1.2億,而且每年增加1000萬。如何解決農村富餘勞力就業,實現真正使用價值,是農民增收的關鍵。實踐證明,哪個地方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真正的使用價值,哪個地方農民就能富起來。因此,國家應通過指定農業就業法律,保證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序就業。

    他指出,目前,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建立各級農村勞力就業服務組織;建立城鄉統籌的勞動市場,打破城鄉就業二元結構;各級政府應有針對性組織農民崗前、崗後技能培訓;國家對龍頭企業應把效益和吸納勞動力多少,作為對龍頭企業扶持的標準;進一步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使農民生産的初級産品不是自己找市場,而是與農産品加工企業有機結合,實現增值,使農村勞動力與二三産業緊密結合,實現真正使用價值。

    他説,目前,要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這是農民就業的重要途徑。最近他對河南雙匯集團、蓮花味精,科迪集團等8家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做了調查。這8家企業年銷售收入累計220億元,其中利稅22億元,就業總人數9萬人,其中吸收農村勞動力46800人。另外,這8家企業帶動上下游農村勞動力就業100萬人,是企業職工的10倍。

    “當前要建立和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要在産權上下工夫,使農民既是生産者又是企業主人,實行股份制;要發展行業協會,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等,逐步發展家庭農場式的規模經營組織,如專業化家庭農場,農業股份合作企業,農業服務型企業、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公司加基地等。”

    萬寶瑞説,我國地區廣大,自然、經濟條件差異很大。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不能一刀切,要根據不同地區條件和産業優勢分類指導:東部地區以發展創匯農業為主,不斷提高農産品的科技含量;中部地區發展農産品及以農産品為原料的食品加工業,使農産品不斷增值;西部地區要發展特色農業和優勢農業,提高農産品市場佔有率。

     新華網2003年3月1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