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力委員:應當高度重視和切實解決企業拖欠職工工資的問題

    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職工工資水準明顯提高。2001年底,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10870元,是1990年的5倍,扣除物價因素,年平均增長8.1%。這是我國城鎮職工收入水準增長較快的時期之一。廣大職工共用經濟發展的成果,整體生活水準得到很大提高。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當前我國工資分配中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其中,對職工生活影響最為直接、最為嚴重的是企業拖欠職工工資。目前,一些地方的企業拖欠職工工資的金額和涉及職工人數居高不下,在機關和學校中也存在著拖欠工資的現象。據全國總工會不完全統計,1997年職工工資拖欠額累計為217.3億元,涉及職工人數為1144.6萬人,2002年拖欠工資額為404.3億元,涉及職工983.2萬人,拖欠工資超過10億元的有十幾個省。一些拖欠工資嚴重的企業,拖欠累計達數十個月。一些地方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也十分嚴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2年底開展的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中,僅在23個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省、市(區),就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案件13000余件,涉及62.6萬人,追討拖欠農民工工資達3.5億元。

    長期拖欠工資,直接影響職工的基本生活,是當前職工致貧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還影響到社會保障基金的徵繳和積累,增加了政府的社會救濟支出。拖欠工資問題引起了職工群眾的強烈不滿,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原因。據有關方面統計,2002年一季度發生的職工群體性事件中,因拖欠工資而引發的佔30%左右。我國南方某省2002年上半年發生的職工群體性事件中,因拖欠工資引起的佔68.8%。此外,農民工為追討工資而採取極端手段的案件也屢展出現。拖欠職工工資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充分認識解決拖欠職工工資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加強對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解決拖欠職工工資問題,對於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障職工基本生活、規範和整頓市場秩序、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加強和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的重要體現。因此,解決工資拖欠問題,不僅是當前亟需解決的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

    第二,必須加強政府對拖欠職工工資問題的管理與監察。解決拖欠工資問題首先要明確政府職責,加強管理和監察。拖欠工資嚴重的地方,要層層建立領導責任制,並納入對地方政府的考核體系。要重點遏制新的拖欠發生,逐步解決陳欠問題。對於資不抵債、停産、半停産等無力支付職工工資的國有企業,要優先安排破産、關閉、重組,為解決拖欠工資問題創造條件。企業資産變現必須首先用於償還拖欠職工工資。企業存在困難的,上級主管部門應負起責任,採取措施,籌措資金協助企業完成清欠。勞動保障部門要把企業工資支付情況作為勞動監察的主要內容,加大監察力度。企業在收到經營收入之後,應首先用於支付工資。要建立工資支付監控制度,根據企業能否按時足額支付工資的情況,確定監控重點。應當要求企業定期報告工資支付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拖欠、剋扣工資問題。要把工資支付情況作為企業信用制度的重要內容,向社會公佈,讓勞動者知曉。要建立企業欠薪保障制度或實行工資備付金制度,以解決企業發生拖欠時墊付職工工資的資金來源。要加強全社會對企業工資支付情況的監督。各級人大、政協在對《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執法檢查和視察中,應加強對工資支付情況的檢查。新聞媒體等社會輿論應加大監督力度,對於拖欠工資問題及時予以曝光。勞動保障部門應設立投訴信箱、投訴電話、接待值班和建立案件處理制度,暢通社會監督渠道。

    第三,完善法律法規。建議儘快修改、完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1994年制定的《工資支付暫行辦法》及1995年的“補充規定”,爭取年內出臺。要明確除不可抗力之外,凡是拖欠職工工資都屬違法行為。對於不能按時支付工資的單位,要規定延期支付工資的程式、期限、責任,以及對職工的法律、行政救濟措施。要加大對拖欠工資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拖欠工資企業除繳納工資補償金外,還應處以罰金。勞動仲裁和司法部門對拖欠職工工資案件應依法及時立案處理。建議在《刑法》中,對欠薪逃匿和拒不支付工資行為等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鋻於工資支付問題的重要性,建議國務院儘快將工資支付法規的制定列入立法計劃,出臺《工資支付條例》。

    第四,發揮工會組織和職工依法參與和監督企業工資支付的作用。我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企業涉及到職工工資支付等問題,應當與工會協商。降低工資支付標準應當經過工資集體協商。各級政府要支援工會在新建企業加快工會組建步伐,大力推行工資集體協商,保障工會充分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對於工會在勞動法律監督中發現的企業工資支付中的問題,勞動保障部門應及時處理,並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工會。各級工會應積極發揮職工代表大會以及工會勞動保障法律監督組織的作用,依法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督促、協助政府和企業解決好拖欠職工工資問題,切實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保護和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中國網 2003年3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