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止環境惡化對遺産造成破壞

自然環境惡劣使世界文化遺産敦煌莫高窟的保護任務非常繁重。多年來,敦煌研究院不斷採取措施,防止環境惡化對文物造成破壞。

地處敦煌市東南大泉河畔的莫高窟,四週被沙漠、戈壁所包圍,受蒙古高壓影響,這裡長年乾旱,降水稀少,風沙頻繁,具有典型的沙漠氣候特徵。莫高窟建窟1600餘年來,風沙始終與之相伴,積沙、風蝕和粉塵成了引起莫高窟壁畫脫落、塑像受損、岩體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治理風沙,1944年莫高窟成立保護機構後不久,就把風沙防治納入了保護計劃,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在莫高窟窟頂一帶,採取了工程治沙、生物固沙、化學固沙等多種風沙防治試驗,並不斷引入新技術和新成果,與國內外多個機構展開闔作。

“可以肯定地説,我們的風沙防治試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與上世紀80年代甚至更早的時間相比,風沙對莫高窟的危害大大降低了,最明顯的一個變化是:窟區的積沙比原來至少減少了約90%,每年從窟區清掃的積沙,已經由上世紀的3000至4000多立方米,降至現在的近100立方米左右。”多年從事莫高窟風沙防治研究的敦煌研究院保護所副所長汪萬福説。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風沙對莫高窟造成的危害,2003年11月,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甘肅省治沙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敦煌研究院等單位的30余名治沙專家匯集敦煌,就莫高窟風沙危害防治進行了專題研討,專家們提出了以固為主,固、阻、輸、導相結合的防護原則,為莫高窟風沙危害防治建立一個長遠的科學保護規劃提供了理論依據。

除了風沙等自然因素之外,近年來人類活動的增多嚴重地影響著莫高窟的“生存”環境。專家們認為,要使敦煌壁畫、彩塑等延年益壽,還得減少人類活動對文物環境造成的破壞。

莫高窟正式對外開放始於1979年,20多年來,先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萬人次遊客參觀了莫高窟。近年來,莫高窟旅遊人數明顯呈上升趨勢,而且主要集中在5至10月,每年遊客接待量已超過30萬人次,預計未來5至10年內,到莫高窟旅遊的人數還會迅速增加,每年將達到50萬人次。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李最雄説,遊人過多地進入洞窟參觀,極易引起洞窟內溫度、相對濕度、墻體表面溫濕度及窟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由於莫高窟大多數開放洞窟空間狹小,內外自然空氣交換能力差,當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汽達到一定濃度時,不但會使壁畫産生酥鹼,也可能會引起壁畫顏料變色。

為了合理利用莫高窟文物資源,減少人為因素對文物造成的潛在破壞,從上世紀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就與國內外機構合作,對莫高窟的地質環境、氣象環境,特別是洞窟小環境進行了監測,在莫高窟窟頂設置了窟區環境監測站,併為開放洞窟安裝了溫濕度自動監測探頭。與此同時,敦煌研究院對日益增多的遊客開始實施干預。2000年,對遊客實行了窟內分流,將開放的50個洞窟劃分為8條參觀路線。2003年4月,又啟動了遊客參觀預約制,並開展了“窟遊客承載量”綜合研究和“虛擬敦煌”建設。

李最雄説,這些措施和研究項目的開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洞窟保護壓力,使莫高窟的洞窟內外環境得到了改善,併為根本解決敦煌遺産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記者王艷明)

新華網 2004年6月2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