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瀕危遺産完全檔案

18處瀕危文化遺産

巴米揚山谷文化景觀和考古遺跡向世人展示了從西元1~13世紀以古代巴克蒂阿裏族的文化為特徵的藝術和宗教的發展。在這片保護區內,匯集了大量佛教寺院、廟宇、聖地,以及防禦建築。雕刻在一片絕壁之上的兩座巨大的巴米揚大佛已在2001年3月被阿富汗塔利班武裝摧毀。2003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同時也在2003年7月5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7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阿富汗賈姆尖塔及考古遺存賈姆尖塔外砌燒制精巧的磚石,頂部飾有藍色釉面的琉璃瓦銘刻,建築工藝高超,裝飾精美,代表了該地區建築和藝術的最高水準。2002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賈姆尖塔已成為非法挖掘和掠奪的目標,賈姆尖塔還面臨著河水滲入沒頂的危險,現已輕微傾斜,阿富汗政府計劃中的一條公路將從遺址中間穿過。為此,在2002年6月27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6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阿爾巴尼亞布特林特布特林特是科孚海峽和布特林特湖之間的小半島。自史前時代就有人類聚居,它先後成為希臘殖民地、羅馬人的城市和主教管轄區,隨後進入拜佔庭統治的繁榮時期,接著又被威尼斯人佔領。城市在中世紀晚期被遺棄成為荒澤,現存的考古遺跡展現了城市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風貌。1992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該遺産由於缺乏適當的圍墻而易受攻擊,1997年初在阿爾巴尼亞的國內騷亂中遺産博物館被搶劫。1997年12月6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1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阿爾及利亞提帕薩提帕薩位於首都阿爾及爾西郊70千米處的地中海沿岸,是沿著紀念碑及毛里塔尼亞最大的王室陵墓修建的惟一的遺址群。提帕薩的博物館面積很小,但仍保存著大量從長方形的教堂中運來的價值連城的鑲嵌畫。從羅馬遺址中挖掘出來的雕像、日用器皿、工藝品等文物也多藏於此,還有刻在木片上的賣身契和其他文件。1982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由於在這個遺産上建造大壩的計劃,2002年6月28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6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亞塞拜然巴庫圍城及城內的希爾凡王宮和少女塔 少女塔,位於裏海之濱,高27米。這座少女塔建在西元前7世紀~西元前6世紀的一座古代建築遺址之上。建於15世紀的希爾凡宮,是一座典型的亞塞拜然式宮殿,是巴庫城的標誌性建築。其他古跡還有瑟內克卡拉清真寺的高塔和巴伊洛夫石堡等。2000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00年11月的地震、城市發展及遺産保護政策的缺乏等威脅持續不斷地破壞著該遺址。2003年7月5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7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貝南阿波美皇宮 1625~1900年間,權傾一時的阿波美王朝的12位皇帝除了阿卡巴皇帝建了一處單獨的宮殿之外,其餘的各位皇帝都把皇宮建在同一城墻之內,考慮到與原來宮殿的搭配,各個皇帝因地選材,形成完美的建築群。1984年3月15日的颶風襲擊阿波美皇宮,皇宮圍墻和博物館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1985年12月6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9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遺産名錄》和《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柬埔寨吳哥窟 吳哥窟是東南亞主要的考古學遺址之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千米,包括林地、吳哥窟遺址公園。這個公園有從9~15世紀高棉王國各個首都的輝煌遺跡,包括著名的吳哥Wat寺廟。1992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吳哥遺址面臨長期的國內騷亂威脅:頻仍的搶劫、遺址內雕刻被猖獗走私。國際社會對吳哥窟保護之盡心,使吳哥窟保護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保護工程。1992年12月14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16次會議上被同時納入《世界遺産名錄》和《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埃及阿布米納遺址 它的建築包括教堂、洗禮池、古羅馬長方形教堂、修道院、公共建築、街道、民房和工場。1979年作為文化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目前遍佈整個城市的地面沉降,使大量建築物倒塌。2001年12月16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5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印度亨比古跡群 它是印度維查耶那加爾帝國最後的首都遺址。14~16世紀,極其富有的王子們建造了宏偉的勝利城,建起了令人讚嘆的德拉威廟宇和富麗堂皇的宮殿。亨比古跡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1986年作為文化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由於亨比兩座吊橋的建設破壞了自然環境,也威脅了該世界遺産的完整性。1999年11月30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3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伊拉克亞述古城 西元前14世紀至西元前9世紀,它是亞述帝國的首都,同時也是進行國際進口貿易的場所。這個城市曾遭到巴比倫人的摧毀,但在西元1世紀和2世紀的帕提亞人時期,它又得以重建。2003年作為文化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當這個遺産在美伊戰爭前被提名的時候,薩達姆的大壩計劃就威脅著這個遺産,部分遺産將被水庫淹沒。雖然這個大壩計劃中斷了,但世界遺産委員會覺得將來還有可能建造大壩;加上現在缺乏必要的保護,因此2003年7月5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7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墻 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3種宗教的聖地,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在它的220座歷史建築物中,有著名的岩石圓頂寺,建於7世紀,外墻裝飾有許多美麗的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哭墻分隔出代表三種不同宗教的部分,聖墓大教堂庇護著耶穌的墓地。1981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但無序的城市發展、觀光旅遊又缺乏必要的維護,導致城市建築物老化。1982年12月17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6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頻危遺産名錄》。

馬利廷巴克圖 是聲名顯赫的科蘭尼克·桑科雷大學的所在地。在15~16世紀廷巴克圖成為精神文化中心。1988年作為文化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這個城市因為嚴重的沙塵威脅,1990年12月12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14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尼泊爾加德滿都河谷 加德滿都谷地坐落在印度與中國西藏之間,巴格馬蒂河穿過谷地,在其周圍已經發展了許多遺址,包括帕德岡、帕坦和加德滿都接見廳,斯瓦亞姆布與博德納特佛教聖廟,伯舒伯蒂與錢古·納拉揚印度神廟。1979年作為文化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但城鎮建設的無序正使遺址逐漸消失,2003年7月5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7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阿曼巴赫拉堡 巴赫拉堡壘遺跡位於距離阿曼首都不遠的巴赫拉綠洲,堡壘四週有圍墻、土磚和石頭的地基。1987年作為文化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由於巴赫位堡的土壤和巴赫拉洲的退化,1988年12月9日世界遺産大會第12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巴基斯坦拉合爾古堡和夏拉瑪花園 它們是沙迦汗統治時期的傑作。拉合爾古堡擁有大理石宮殿、裝飾有鑲嵌圖案的鍍金清真寺。夏拉瑪花園是精緻的巨大花園,建在拉合爾城附近的梯田之上,擁有旅社、瀑布和巨大的裝飾性池塘。1981年作為文化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1999年6月,由於一條南部與花園接壤的道路拓寬,毀壞了為花園噴泉提供水的儲水池,同時,花園的圍墻也在坍塌。2000年12月2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4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秘魯昌昌考古區 秘魯沿海地區以土磚作為造房材料。所謂土磚即把泥土在太陽下烤幹後製成的磚,而昌昌考古區便是用這種土磚建築造起來的,是一個巨大古城的遺跡所在。1986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暴雨和洪水是其主要威脅,1986年11月28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10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菲律賓水稻梯田 2000年來,菲律賓水稻梯田一直都是山的輪廓線。這種智慧的成果、神聖的傳統一代接一代地傳遞下去,成就了壯觀的美景,表現了人類和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1995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目前,由於人們離開了遺址區域,大約25%~30%的梯田荒蕪了,部分灌溉系統也被損毀。2001年12月16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5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葉門歷史古城宰比德 宰比德的民用和軍用建築以及它的城市規劃讓它成為傑出的建築和歷史遺址,在13~15世紀,它曾是葉門的首都。1993年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因40%的古城房屋被混凝土建築代替,其他的古房屋和露天劇場也被嚴重毀壞,2000年12月2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4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17處瀕危自然遺産

中非馬諾沃·貢達·聖弗羅裏斯國家公園 這個公園的價值是擁有大量的植物和動物群。黑犀牛、大象、印度豹、美洲豹、野狗、紅面瞪羚和水牛,還在北部漫灘發現了不同品種的水鳥。1988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非法放牧、偷獵等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偷獵者大約破壞了公園內80%的野生動植物。1997年12月6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1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象牙海岸科莫埃國家公園該國家公園 是西非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物保護圈計劃》。1983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偷獵野生動物行為猖獗,偷獵者又引起了火災,大型家畜過度放牧,有效管理缺失……2003年7月5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7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象牙海岸/幾內亞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擁有特別豐富的動植物,包括一些當地特殊的動物種類,如胎生蟾蜍和以石頭當工具的黑猩猩。1981年和1982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國際聯合協會于1992年提議了對鐵礦進行開採,並得到了批准;大批難民涌進幾內亞,闖入保護區內或保護區周邊地區,保護區環境遭到破壞。1992年12月14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16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剛果民主共和國維龍加國家公園 該公園地貌多種多樣,包括從沼澤地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魯文佐裏山,從融岩平原到火山山坡處的大草原。約有20000頭河馬生活在這一河畔地帶,又是山地大猩猩的樂園,自西伯利亞飛來的鳥兒在這裡過冬。1979年作為自然遺産被納入《世界遺産名錄》。由於戰爭,大量的盧安達難民涌入保護區,導致森林被大量開伐,大量偷獵者涌入。1994年12月17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18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剛果民主共和國戈朗巴國家公園 公園擁有廣闊的熱帶草原、大草場以及森林區域,高聳入雲的林木點綴在河岸邊和沼澤低地裏。這裡養育了4種大型哺乳動物:大象、長頸鹿、河馬以及僅剩約30頭的珍稀白犀牛。1980年作為自然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該公園在1984年~1992年由於白犀牛的數量急劇減少而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在世界遺産委員會等國際組織及專家們的努力下,白犀牛的數量得以恢復,1992年,戈朗巴的名字從瀕危名單中消除。不過,隨後的國內動亂使公園的基礎設施被掠奪,於是在1996年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0次會議上,又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剛果民主共和國卡胡茲·畢加國家公園 這裡有兩座壯觀的死活山和大片原始熱帶森林,公園以種類繁多、數量豐富的動物資源而著稱。最後一群山地大猩猩生活在海拔2100~2400米的地區。1980年作為自然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這個遺址因為難民的大量流入而受到很大影響:公園設備被掠奪、破壞;公園成了民兵和非法移民的隱匿所,導致了火災,增加了偷獵行為。1997年12月6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1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剛果民主共和國歐卡皮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在歐卡皮地區倖存的約3萬個物種裏,保護區大約有5000種,還有包括伊圖裏瀑布和埃普盧河在內的獨特景致,也居住著傳統的矮人遊牧民族穆布提和埃費族的獵手們。1996年作為自然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武裝衝突導致了公園設備遭遇掠奪,大象被屠殺。1997年12月6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1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剛果民主共和國沙倫加國家公園 當地許多瀕危物種如矮黑猩猩,扎伊爾孔雀、雨林象、一種吻部細長的或被稱為“假”鱷魚的動物的棲息地。它近乎與世隔絕,與外界只有水路相通。1984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偷獵和住宅建造威脅了它的完整性。1999年11月30日世界遺産大會第23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厄瓜多桑蓋國家公園公園 以它獨特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兩座活火山的壯觀景象展現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從熱帶雨林至冰川,覆蓋著冰雪的山峰和蔥綠的平原森林形成鮮明的對照。這種獨特孤立的環境對當地的動物物種,如山貘和安第斯禿鷲提供了保護。1983年作為自然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主要威脅是建造道路以及大量的偷獵野生動物行為、非法家畜放牧。1992年12月14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16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衣索比亞塞米恩國家公園 這裡以其峰巒疊起的山峰、幽深的峽谷和1500米高的陡峭懸崖為特徵,構成了世界上最傑出的自然景觀。該公園也是傑拉達狒狒、塞米恩狐狸和瓦利亞野生山羊等稀世珍奇動物的隱身之處。1978年作為自然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由於瓦利亞野生山羊數量銳減,及道路建設和遺址內的人口增加,1978年該遺址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是第一批瀕危遺址之一。

宏都拉斯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 是中美洲少數幾個濕熱帶雨林保護區之一。有數量豐富、種類繁多的植物和野生動物。1982年作為自然遺産被納入《世界遺産名錄》。由於南部和西部地區珍貴的木材如桃花心木被大量盜竊,對野生動物的商業狩獵活動也無限制地展開,外來物種的侵入也威脅並破壞著保留地內的綜合生態系統。1996年12月7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0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印度馬納斯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它是多種野生動物的家園。其中包括許多瀕危物種,如老虎、小靈豬、印度犀牛和大象。1985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阿薩姆邦侵略這一保護區,基礎設施遭到了相當大的破壞,偷獵行為猖獗,獨角犀牛數量大幅度減少。1992年12月14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16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尼日阿伊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 它是非洲最大的保護區,內有火山岩林、薩赫爾濕地、奇異花卉和稀有動物等,但目前被納入政府保護範圍的僅佔保護區的1/6。1991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軍事衝突和國內騷亂是其主要威脅。1992年12月14日世界遺産大會第16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塞內加爾朱賈國家鳥類保護區 它是150萬鳥類的棲息之地,鳥類中有珍稀的白塘鵝、紫蒼鷺、非洲蓖鷺、白鷺和鸕鶿。1981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因保護區內的各種珍稀鳥類都面臨著威脅,2000年12月2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4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突尼西亞伊其克烏爾國家公園 它是遷徙水禽的主要冬季棲息地之一,也是鴨子、鵝、鸛、火烈鳥等遷徙移居的轉机站,它們在這裡覓食築巢。1980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上游的兩座水壩使流入湖中的淡水嚴重減少,導致湖水和沼澤地含鹽量上升,湖邊的蘆葦完全消失,遷徙鳥類減少。同時,商業化捕魚、伐木和農業開發形成了另一威脅。1996年12月7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20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烏干達魯文佐裏國家公園 由魯文佐裏山脈的主幹構成,冰川、瀑布和湖泊使它成為非洲最美麗的山區之一。公園內有許多自然棲息地、瀕危物種和珍稀植物,包括巨型石南花。1994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為了取得能源和種植經濟作物,如金雞納霜、咖啡、茶和除蟲菊等進行的採伐森林是主要威脅。1999年11月30日世界遺産大會第23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美國大沼澤國家公園這個遺址 曾經被比作從腹地流到海洋的青草之河。是眾多鳥類和爬蟲類的避難所,還包括很多瀕危的物種,比如説海牛。1979年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l992年8月24日,安德魯颶風極大地改變了佛羅裏達海灣及其生態系統,破壞了公園中供參觀的中心地帶。而由於附近的城市建設、化肥污染、魚和野生動物的汞中毒,防洪措施帶來的水準面下降等原因,都使其生態環境逐步惡化。1993年12月11日的世界遺産大會第17次會議上被納入《世界瀕危遺産名錄》。( 施秀芬編譯)

 來源: 《科學生活》2004年3月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