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人口轉移與人力資本提升
胡鞍鋼 熊義志

    (節選)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滯後與追趕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國家戰略目標的確立以及當前各項政策措施的調整,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將經歷一個迅速的追趕過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發展戰略的調整與改革的深入,城鎮化水準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啟動戶籍制度改革對加快城鎮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城鎮化水準正呈現逐年上升趨勢。1980—1989年,城鎮化水準從19.4%上升到26.2%,提高6.8個百分點。1990—1999年,城鎮化水準從26.4%上升到30.9%,提高4.5個百分點。

     2000年中國的城市化水準為36.2%,比1978年提高18.3個百分點,明顯快於改革前的城市化步伐。根據國際比較,中國工業化雖然處於發展的中期階段,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在全球最高,而城市化水準並沒有快速跟進,明顯地低於世界上同等收入和工業化水準的其他國家的城市化水準。按照錢納裏等早期預測結果推算,2001年中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為911美元,那麼,對應常態經濟發展的城市化水準應在60%—63%之間,而2001年中國城市化水準為38%,與常態經濟發展的城市化水準相差22個百分點以上。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01年中國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為4329美元,則對應常態經濟發展的城市化預測水準應在70%-80%之間,中國應該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因此,中國城市化發展進程屬於滯後型。

    未來20年,隨著制約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制度性障礙的消除,以及中國最終完成工業化,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會産生一個迅速追趕的過程。根據陸學藝的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水準會推進到55%左右。相應地,到2020年將有約2.2億—2.3億人口要從農村轉移到城鎮,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轉移過程。

    提升農村人口人力資本,轉移農村人口:在人力資源上再造一個中國

    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過程,同時也是大幅度提升農村人口人力資本的過程。目前,農村人口人力資本存量同城鎮存在巨大的差距。1982—2000年,農村15歲及以上人口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從4.70年上升到6.85年,城鎮15歲及以上人口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從7.57年上升到9.80年,農村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長較快主要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如果考慮不同受教育程度在品質上的差別,那麼,城鄉之間的人力資本存量差別更大。2000年,每10萬人口中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數量,大學程度人口數量,城鎮是農村的18倍,高中程度人口數量,城鎮是農村的4倍,初中程度人口數量,城鄉基本接近,只有小學程度人口數量,農村大於城鎮。比較城鄉之間文盲率也可以看出,城鄉之間在人力資本積累水準和積累階段上也存在著明顯差別。城鎮人力資本積累目前基本上處於中等和高等教育階段,而農村人力資本積累尚處於普及初等教育階段。

    如果到2020年,近3億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達到城鎮人口的同等受教育水準並實現就業的話,這將使中國有效利用的人力資源的數量增長一倍。也就是説,有效開發農村人力資源,使之轉移到城鎮並實現就業,就等於在人力資源上再造一個中國。相反,如果不能有效開發農村人力資源,中國的城鎮化就會落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泡影。

    中國網2003年2月23日

    (本專題內容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