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第九屆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工作的回顧

    剛剛過去的2002年,是本屆政府的屆滿之年。在這一年裏,我區各級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自治區黨委的直接領導和全區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勵精圖治,振奮精神,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自治區九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初步統計,全年完成國內生産總值2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835億元,增長14.2%;外貿進出口總額24億美元,增長 33.6%;實際利用外資6.85億美元,增長18.9%;財政收入30O億元,增長lO%;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6億元,增長9.6%;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300元,增長10%;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2000元,增長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7.0‰。

    2002年的這些成績,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區長期的工作積累,特別是十五大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礎上取得的。五年來,全區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據統計,全區國內生産總值由1997年的1817.3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2437億元,年均增長8.5%;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由1997年的3928元提高到2002年的5062元,並於1999年提前一年實現了翻兩番的目標。財政收入由1997年的163.58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300億元,年均增長12.9%,佔GDP的比重由9.0%提高到12.3%。財政支出由1997年的173.96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402.32億元,年均增長18.3%。綜合經濟實力的增強為社會事業和其他各個方面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條件。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要進展,新的經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産業結構日趨優化,三次産業結構由1997年的31.9:33.8:34.3轉變為2002年的24.2:34.9:40.9。農業的基礎地位得到加強,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種植比例由0.65:1提高到0.83:1,特色農業和優質高效農業發展加快,畜牧水産業比重逐年提高,主要農産品産量穩定增長。農業産業化經營取得新進展,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初見成效,鄉鎮企業持續發展。工業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傳統産業的改造提升取得積極成效。優勢資源開發力度加大,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加快。旅遊、通信、交通、運輸、商貿等傳統服務業快速發展,新興服務業加快成長。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非公有制經濟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各地特色經濟發展加快,優勢經濟帶正在形成,區域佈局進一步優化。

    ——投資規模增勢強勁,西部大開發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我們堅持中央確定的擴大內需的方針,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發行長期建設國債及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固定資産投資力度逐年加大,全面推進基礎設施、産業開發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由1997年的479.8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835億元,五年累計完成投資3418億元,年均增長11.7%,是我區歷史上固定資産投資最多的時期。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生産性投資增加。技術改造年投入首次突破100億元。重點項目增多,五年間共實施自治區重點項目202項,總投資額2672億元。桂林至北海、欽州至防城港、宜州至柳州等高速公路,南昆鐵路、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南寧機場擴建、南寧至廣州千噸級航道、防城港9—10號泊位以及南寧——廣州、南寧——昆明大容量微波骨幹光纜通訊幹線網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勝利竣工。六景至興業、桂林至梧州、百色至羅村口高速公路和南寧至友誼關高等級公路動工興建,縣縣通二級公路工程和鄉鎮通油路工程進展順利。全區公路里程由1997年的45378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570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193公里增加到849公里,一級公路由189公里增加到467公里,二級公路由1670公里增加到5315公里。通鄉鎮油路里程由1997年的8361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14480公里。全區港口貨物吞吐量由1997年的1958.2萬噸增加到2002年的3450萬噸。南寧、柳州、梧州、桂林、貴港等城市新建城市防洪堤150公里,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沿海地區新建高標準海堤50公里,實現了零的突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城市環境明顯改善。1998年至2002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66億元,是建國以來至1997年以前總投入的1.3倍。龍灘水電站、百色水利樞紐以及平果鋁氧化鋁二期等國家重點工程勝利開工。西南出海通道框架基本形成,西電東送基地建設全面啟動。廣西大學“211'’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廣西師範大學圖書館、區人民醫院綜合大樓、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大樓及第二附屬醫院等大型社會事業、公益設施建設項目相繼建成使用或基本完工。一批事關全局、影響走勢、對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關鍵性作用的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紮實推進。以退耕還林工程、珠江流域防護林工程、石漠化治理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全面展開。五年實施退耕還林面積258萬畝,造林面積1760萬畝,建成沼氣池134萬個。自治區安排專項資金支援全區農村基層公共基礎設施、鄉村中小學、縣鄉衛生醫療防疫、村級圖書室試點和鄉鎮文化站等建設,包括村民委員會和鄉鎮機關在內的辦公、住房、道路、供電、供水等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投資額達20余億元,建設內容包括24件實事、大小項目共18472項的邊境建設大會戰項目全面竣工,邊境地區揭開了加快發展的嶄新一頁。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水準繼續提高。國有企業改革整頓取得突破性進展,國有企業三年脫困目標如期實現,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1999年以來一直實現盈利。柳微、柳鋼、華錫、南化、南糖、貴糖、玉柴等一批骨幹企業已基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框架。放開搞活國有中小型企業取得成效。農村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雙層經營體制不斷完善,稅費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農産品流通體制改革步伐加快。自治區及地、市、縣、鄉(鎮)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深化,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企業基本養老、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並逐步完善。財稅、金融、投融資、住房以及糧食流通體制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形成。對外貿易取得新成績,五年累計外貿進出口總額104億美元,其中出口72.8億美元;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改善,機電産品出口比重提高。利用外資保持一定規模,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2.2億美元。國際旅遊業發展迅速,五年來共接待入境遊客509萬人次,創匯11億美元,創各時期最好水準。對外交往領域擴大,各項交流日趨頻繁。橫向經濟技術聯合與協作進一步加強。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總體達到小康水準。提前一年完成了“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貧困地區茅草房改造基本完成,飲水難、行路難、用電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農村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鄉居民居住面積分別由1997年的16平方米和20.5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的20平方米和25平方米;自來水和燃氣普及率、污水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等大幅度提高,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醫療、預防、保健服務能力得到提高。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成績,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多彩。通過發展經濟和不斷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市地縣財政供養人員年每人平均可用財力有了較大的增加,自治區對地市縣的財力補助由1997年的44.5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46億元。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兩個確保”和“低保”得到較好落實。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由1997年的1013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1737億元。居民消費水準不斷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

    ——環境進一步優化,促進發展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增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整個社會的思想道德水準、市場經濟觀念、對外開放意識和加快發展意識明顯增強。科技與經濟相結合邁出新步伐,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有新的提高。基本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基礎教育得到加強,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有較大提高。高中階段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由1997年的4.67萬人擴大到2002年的13.88萬人。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低生育率繼續得到鞏固。文化、衛生、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有新的發展。民政、統計、審計、工商管理、技術監督、藥品監督、海關、檢驗檢疫、地震、測繪、氣象、水文、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檔案、修志、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等各項工作整體推進。“三五”普法順利完成,“四五”普法紮實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加強,村民自治、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廠務公開穩步推進。政府立法工作、行政執法工作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水準有新的提高。五年間政府提請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並頒布實施的地方性法規37件,政府制定並公佈實施的行政規章36件。政府還制定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科技進步獎勵辦法和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一批政策性規定。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力度加大,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開展,打擊嚴重刑事和經濟犯罪、掃除“黃賭毒”和各種黑惡勢力、與“法輪功”邪教組織鬥爭等取得新成效。整頓和規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安全生産形勢有良好轉機,處置地方金融風險取得明顯成效。駐桂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在搶險救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防教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和“雙擁”工作成效顯著。所有這些工作都是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這些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又從總體上增強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支援能力。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是:經濟總量依然偏小,産業、産品競爭力總體上不夠強,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財源基礎不夠牢固;工業規模不大,品質效益和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市場體系尚不完善,市場化程度有待提高;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部分城鎮居民生活困難,社會就業壓力增大;安全生産隱患不少,重大事故時有發生;腐敗現象依然存在,群眾對一些地方的社會治安狀況仍不滿意,等等。這些,都與自治區人民政府許多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夠有關係。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過去的五年,是我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的五年。這五年,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既有許多有利的條件,也碰到了許多困難和問題,成績來之不易。實踐證明,這些年我區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完全正確的。全區各級政府在實際工作的組織、指導上,始終注意把握了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推進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不斷增強綜合經濟實力,是全區人民的共同願望。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千方百計把經濟工作搞上去。堅持在發展速度、品質效益和結構調整相統一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增強全區綜合經濟實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努力走體現現代經濟發展要求和自身特點的經濟發展新路子,不斷增強全區經濟的綜合競爭力。堅持積極穩妥的方針,妥善處理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有條不紊地推進各方面改革和發展。

    ——正確處理當前和長遠的關係,不斷夯實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們十分注意既立足當年增産增收,又著眼于長遠的發展,在確保年度任務完成的同時,努力從各方面不斷夯實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牢固基礎。高度重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長、中、近期規劃和區域佈局以及重大政策措施等基礎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制定了全區“十五”計劃、實施西部大開發規劃、五大經濟區發展規劃、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規劃、旅遊發展規劃、農業産業化發展規劃等一批總體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從宏觀上把握和推進了全區的發展。加強水利、電力、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的硬環境。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優勢經濟、特色經濟,推進産業、企業和産品的升級,推進産業結構和其他方面結構的調整,不斷強化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産業基礎。發揮科技第一生産力的作用,發展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和各項社會事業,認真抓好計劃生育,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資源,全面推進環境保護, 以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確保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的生機活力。改革開放是推進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這幾年,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關於深化改革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注意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生機與活力。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把發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有機地統一起來,穩妥地推進改革,有效地促進發展。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相結合, “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不斷擴大同國內外各地區的經濟技術和其他各方面的交往與合作,積極到競爭、開放的市場中去組織生産要素,努力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堅持依法治桂戰略,提高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水準。依法行政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這幾年,我們堅持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努力增強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加強行政立法工作,加快建立並逐步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法規體系。加強行政執法工作,依法行政,不斷提高執法水準。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認真貫徹執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主動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加強與工、青、婦、民主黨派、工商聯及社會各界的溝通和聯繫,努力擴大基層民主,不斷推進政府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

    ——努力改進作風,在工作的落實上下功夫。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區黨委關於從嚴治政、廉潔從政的要求和部署,在1998年5月召開的本屆政府第一次全會上,我們提出:要按照“堅強團結、開拓務實、廉潔高效、勤政為民”的要求,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五年來,我們一直按照這一要求來開展政府工作。我們始終注意用黨的基本路線統攬全局,努力把握好政府工作的原則和方向。堅定不移地從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的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部署的落實。認真把區黨委的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具體化,確保黨委的重大決策在政府工作中得到有效實施。在實際工作中,注重實效,力戒虛浮,努力做到思想求實、作風務實、工作紮實,多辦實事。堅持群眾路線和民主集中制原則,注意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努力提高決策的品質和水準。堅持廉潔自律,從嚴治政,努力以良好的政風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本屆政府五年任期已滿。在這五年時間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了全區各族人民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和幫助。在此,我代表第九屆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各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桂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指戰員和民兵預備役官兵、政法幹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海內外所有關心幫助我區各項建設事業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二、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對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作出了實現富民興桂新跨越的戰略決策,明確提出:到2005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計劃,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經濟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邁進;到2010年,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綜合經濟實力再上一個新臺階,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到建黨一百年時,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準進一步提高,並加快向富裕生活邁進;到建國一百年時,實現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戰略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根據黨的十六大和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區黨委八屆三次全會對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了具體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政府工作,就是要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和區黨委的總體部署,把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大力發展社會生産力,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産力,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我區優勢很多,潛力很大,具備加快發展的優勢和條件。要緊緊抓住本世紀頭二十年這個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在不斷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的基礎上,力爭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並保持一個較長的快速增長期。為此,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全局、指導工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始終保持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凝聚全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為實現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而努力奮鬥。

    (二)夯實基礎,強化支柱,紮實推進跨越式發展目標的早日實現

    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創性地推進各項工作。堅持在調整中提高,在創新中發展,走出一條速度快、結構優、效益好、後勁足、競爭力強的經濟發展新路子。為此,要緊緊抓住全面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不斷夯實跨越式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産業、産品的優化升級。深入調查研究,認真規劃論證,大力抓好一批事關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的佈局和建設,努力擴大投資規模,增強發展後勁。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大力引進、培育和發展製造業,增創産業競爭優勢,加快工業化進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增強企業競爭能力。依託優勢資源,發揮比較優勢,高起點發展新的優勢産業,培育和壯大優勢産業群。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發展水準。積極推進大交通、大流通與電子商務的融合,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建設一批聯繫東南亞、輻射我國西南及其他地區的現代物流中心。做大做強旅遊業,加快建設一批旅遊精品項目,增強旅遊的支柱産業作用。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壯大縣域經濟。

    (三)完善佈局,優化環境,努力拓寬跨越式發展的空間

    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完善生産力佈局,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促進市場要素的高效配置。為此,要更加密切五大經濟區之間的經濟聯繫,進一步形成優勢互補、互相涵蓋、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通過市場紐帶,依託現代交通網路,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重點加快開發沿海地區、中心城市、沿邊和鄰周邊省地區、交通主幹道沿線地區、優勢資源富集地區及國家大型重點骨幹企業所在地區,形成圍繞中心城市佈局的城市經濟圈,以及沿海、沿邊和沿交通主幹線佈局的産業經濟帶。繼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西南出海通道,加快構建經我區連接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努力把我區構築成為中國走向東南亞的重要的橋梁和基地。加快完善出海、出邊、出省綜合交通運輸網路,促進各種生産要素的集聚和流動。加快西電東送基地建設,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我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構建良好的基礎環境。進一步制定和完善促進開發開放、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建立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美、安全的人居環境,努力改善軟環境,不斷增強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綜合支援力。

    (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優化跨越式發展的體制環境

    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大經濟體制改革的力度,努力推進市場化進程。為此,要改革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積極探索有效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和方式,實現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進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的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結構優化,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通過市場引導和政策引導,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和著名品牌。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市場運作機制。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培育多元投資主體。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推進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堅持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經濟國際化進程。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引進外資和國內資本,引進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擴大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實行市場多元化戰略,推進外貿經營主體多元化。堅持以質取勝,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努力擴大商品和服務貿易。支援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培育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促進企業生産經營國際化。充分發揮我區優勢,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機遇和我區近臨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有利條件,進一步加強與東南亞各國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南北欽防沿海地區要增創優勢,發揮對外開放的龍頭作用。我區兼具東部、西部省區的雙重屬性,要全面加強同各兄弟省區市的聯合與協作。

    (五)實施科教興桂戰略,為跨越式發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撐

    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必須更多地依靠科學技術,充分發揮第一生産力的作用。為此,要大力實施科教興桂和人才戰略,激發生産力發展的巨大潛能,培育支援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撐體系。把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優先發展,大力推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發展高中、高等教育和職業、成人教育,鼓勵、支援和規範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形成九年義務教育牢固、院校學科結構合理、多元辦學體系完善、各類人才輩出的新的教育局面。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形成,為公民素質的全面提高提供教育保障。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積極發展先進生産力。努力在電子資訊、生物工程、精細化工、新材料、環保技術等領域實現自主創新和産業化,掌握核心技術,帶動我區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對推動産業升級的共性、關鍵性及配套技術進行攻關和推廣應用。繼續實施以産品創新為核心的創新計劃。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加快人才的市場化配置進程。加強計劃生育依法管理,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資源的保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以先進文化支援和促進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六)進一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為跨越式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不斷優化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制環境。為此,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法制觀念和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質。各級人民政府要自覺地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加強與人民政協的聯繫,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大力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進程。進一步豐富民主形式,推進和完善村務、廠務、政務公開,擴大公民對公共事務管理的有序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擴大基層民主,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和城市居民自治。加強對行政司法工作的監督,抓好行政司法隊伍的建設,提高依法治桂水準。

    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是歷史性的戰略任務。必須按照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和區黨委八屆三次全會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認真規劃,精心組織,積極、穩妥地推進,有計劃、分階段地實施和實現。

    三、2003年工作的建議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一年,也是實施“十五”計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對今年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一)認真貫徹中央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努力實現全區經濟的進一步穩定增長

    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建議今年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宏觀調控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財政收入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6%,外貿出口增長9%,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95‰以內。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擴大內需方針及其他一系列政策和原則,堅持區黨委關於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決策和思路,堅持實踐證明是正確有效的指導方法和作風。要正確處理好速度、效益和結構的關係,大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強農業基礎,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在抓好發展的同時,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抓好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在抓好當年發展的同時,著力構建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機制和基礎,不斷增強發展後勁。

    要繼續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搞好優勢農産品佈局,引導特色農作物向優勢産區集中,把優勢農産品做大做強。進一步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開發高附加值的特色産品,積極發展優質稻和名特優新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園藝産業以及高産高糖甘蔗。優化養殖結構,發展瘦肉型豬、優良草食動物、奶水牛、名優水産品,進一步提高畜牧水産業的比重。加快林業産業發展,抓好退耕還林工作,在搞好生態林建設的同時,發展有利於農民增收的經濟林。積極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産,抓緊制定、修訂農産品地方標準,制訂生産技術規程,加快農産品品質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和認證體系建設,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督管理,努力發展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農産品品質水準,增強農産品競爭力。年內自治區和各地都要抓一批標準化生産試點。大力培育和扶持産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圍繞優勢農産品,開工建設一批重要農産品加工項目,發展規模加工,延長産業鏈,增強龍頭企業對發展農産品的帶動能力和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力,努力提高農業産業化經營水準。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各種協會的建設,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強化以科技、資訊服務為重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市場經營模式建設好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加快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幫助農民按照市場需求進行生産和經營。著力於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抓好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和重點鎮建設,促進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向小城鎮集中,積極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沼氣為重點的農村生態能源建設,以及農村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的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繼續執行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規定,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推進工業經濟的較快增長和效益的進一步提高。切實加強企業生産經營管理,繼續加強經濟運作的監測、預測和預警工作,強化企業的內部管理,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企業改革整頓成果,抓好企業扭虧增盈工作。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加強企業資訊化建設,推進技術、産品和管理創新。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群體,擴大産品的市場容量。加大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力度,制定産業導向政策和重點技改項目、技術創新項目導向計劃,重點改造提升制糖、有色金屬、機械、水泥、鋼鐵、醫藥、煙草工業等,重點抓好能帶動産業發展的大項目和促進農副産品深加工産業化發展的項目,加快市場急需産品的技術改造力度。加快優勢資源開發,培育和發展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抓好鋁工業、汽車機械、林漿紙一體化以及水電、食品、醫藥、石化工業等新的支柱産業建設。加快南寧、桂林、柳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和北海高科技園區的發展,加快沿海工業園區和柳州新工業園區等工業園區的建設,推進電子資訊、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術産業化項目建設,加快高新技術産業發展。進一步拓展空間,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規劃並逐步推進南寧、柳州、防城港、玉林等地物流業的建設,培育發展一批中小型物流企業。完善全區旅遊開發佈局,加強重點旅遊景區景點建設,抓好特色旅遊項目開發和旅遊促銷,擴大旅遊對外開放。繼續積極引導、規範和促進新興服務業的發展,積極發展房地産業和物業管理,加快發展教育培訓、文化娛樂、衛生保健、體育健身等服務業,進一步發展資訊、會計、監理、諮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仲介服務業,大力發展社區服務。

     (二)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産業開發和社會發展項目建設,努力擴大投資規模

    保持我區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和投資效益不斷提高,是使我區經濟保持一個較長的快速增長期的重要措施。要更新觀念,強化市場意識和效益意識,更多地運用市場的辦法籌措和運作建設資金。圍繞我區的重點發展方向,進一步培育壯大投資主體,加快投資主體多元化,努力拓展投資的承載空間。充分把握好明年國家繼續發行建設國債並向西部地區傾斜的政策,積極爭取國債資金支援。發揮優勢,改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國內外資金投入我區優勢資源産業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統籌規劃、改進方式、加強管理、提高效益,進一步管好用好政府性投資。進一步優化投資佈局,調整投資結構,確定投資重點,集中力量推進一批關係我區經濟發展全局的關鍵性重大項目建設。

    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六景至興業高速公路和欽州港二期工程。加快推進龍灘水電站、百色水利樞紐工程、水任至南寧和南寧至友誼關高等級公路、桂林至梧州和百色至羅村口高速公路建設。繼續推進縣際二級公路和鄉鎮通油路工程。加快南寧、柳州、梧州、桂林、貴港等重點防洪城市和沿江重點城鎮的防洪工程建設。梧州市東區防洪堤工程上半年一定要確保竣工。退耕還林工程要加快推進,並進一步擴大範圍和規模。積極落實建設條件,新開工建設北海電廠、全區縣城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等一批項目,力爭新開工建設洛湛鐵路廣西段、長洲水利樞紐等項目。深化對沿海港口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的規劃和建設的研究工作。

    積極支援産業發展項目。竣工投産或部分投産平果鋁氧化鋁二期、南寧煙草制絲技改等一批重點工程;加快柳江造紙廠全漂白化學竹漿等在建工程建設;新開工平果鋁電解鋁二期工程、桂西氧化鋁一期工程、玉柴年産十萬台柴油機項目、貴糖公司生活用紙技改工程、水牛奶業綜合開發等一批重點項目;力爭開工沿海大型紙漿廠等一批重大産業發展工程。

    合理安排社會發展項目。繼續加強廣西大學“211”二期工程建設,抓好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民族學院教學大樓、廣西科技大廈、廣西民族博物館、自治區圖書館改擴建等一批教育、衛生、文化公共設施及公檢法等方面在建和新開工的社會發展項目,繼續加強農村基層公共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提升社會設施水準。在符合國家産業政策、有利於結構調整和有市場、有效益的基礎上,各地也要努力爭取上一批重點項目,以拉動當年經濟增長並積蓄髮展後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投資與項目管理,強化重大項目建設的宏觀調控,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著眼于增強發展後勁,進一步加強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支援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繼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式。全面落實西部大開發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投資和項目建設環境。

    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建設,以優化佈局、完善功能、改善環境、提高經濟社會承載能力為重點,引導各種生産要素向城鎮聚集。加強以中心城市和自治區重點鎮總體規劃的修編為重點的城鎮規劃工作,加快中心城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南寧江北東堤和西堤堤路園工程、柳州市東區基礎設施一期工程、廣西師範大學三里店校園擴大工程、北海銀灘旅遊區(中區)改造工程和梧州東區江濱騎樓城工程,加強玉林、貴港、欽州、防城港和百色、河池、賀州、來賓、崇左新建地級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建設資金運作方式,逐步完善多元化的城鎮建設投融資機制,落實自治區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繼續發展五大經濟區的特色經濟,積極推進城市經濟圈和産業經濟帶發展,進一步優化生産力佈局。

    (三)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今年,要按中央的統一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幾個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包括農村稅費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農業産業化經營的深化。二是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要總結我區近年來企業改革整頓的經驗,鞏固其成果並進一步深化改革。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統一政策,推進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三是支援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監管、推進國有商業銀行的綜合改革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要繼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金融機構要加強和改進對經濟的支援。四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積極發展電子政務,今年要進一步建立並逐步完善全區黨政機關電子政務網建設。同時,要積極穩步推進財政改革,著力構建公共財政。繼續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完善養老、失業、醫療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全面落實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進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比重,優化我區的所有制結構。

    積極有效地利用外資,擴大利用外資規模。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加快推進優勢資源開發和高新技術領域的對外開放,逐步放開基礎設施和服務業等領域。把更多更好的大項目通過多種方式招商引資。進一步改革招商方式,改進招商服務,抓好招商的跟蹤落實,提高招商的效率。做好基礎工作,更多地吸收、使用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機構資金和各種社會團體資金。進一步改進對外商的服務,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進投資軟環境的改善。今年,要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把加大工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及産品的升級換代,同建立出口商品基地結合起來,為擴大機電設備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作紮實的基礎工作,扶持一批重點生産企業,建設成為外貿出口生産基地。結合農業示範園區的建設和農村經濟的結構調整,支援優質農産品出口。在繼續鞏固傳統出口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爭取更多的加工貿易企業落戶廣西;認真研究並運用好國家鼓勵出口和調整進口的各項政策,支援外貿進出口增長。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促進區內産業結構調整,擴大貨物和勞務出口。

    (四)認真抓好擴大就業、社會保障和增收節支工作

    認真把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列入對各地經濟工作的考核內容。堅持立足於發展經濟解決就業問題,拓展就業領域,增加就業渠道。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特別是大力發展服務業、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重點開發非公經濟、非農産業和社區、家政等新型服務業的就業崗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扶持就業和再就業的政策措施。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積極支援農村勞動力合理和有序的勞務輸出。要重視做好下崗職工的安置和再就業工作。強化對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管理,加快建立統一、規範、開放的勞動力市場,強化對勞動力仲介市場的監督和管理。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就業和再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就業能力。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做好“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工作,切實做到應保盡保。認真落實優撫安置政策,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特別關注弱勢群體的生活,切實保障社會特殊群體和特團家庭的基本生活。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切實落實各項社會保障政策,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鞏固確保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的成果。

    我區財力穩定增長的機制尚未形成,財政入不敷出的狀況在短期內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變。因此,增收節支對於我區而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把建設支柱財源、優化財源結構的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發展支柱産業、優勢産業,增加經濟總量,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夯實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認真貫徹落實“加強徵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工作方針,強化稅收徵管,嚴禁各地各部門擅自出臺優惠或變相優惠的稅收政策,堅決制止擅自批准減稅、免稅、緩稅和先徵後返政策,對稅收優惠政策到期的要及時恢復徵稅。加強稅收基礎工作,提高稅收徵管水準。逐步增強自治區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進一步調整支出結構,確保政權運轉、工資發放、社會保障支出和法定支出。強化預算管理,嚴格預算執行,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制止奢侈浪費。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特別是把會議費、招待費、差旅費等支出中不合理的部分減下來。加大對財政收支的監督力度,加強財政內部的監督和管理,促進財政增收節支。堅持財政“分級管理、分灶吃飯”的原則,提高各級政府依法理財的積極性。

    (五)努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繼續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基礎教育,鞏固“兩基”工作成果;加快發展高等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民族教育。切實抓好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工作,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企業成為技術進步和創新的主體,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和産業化進程。高度重視人才資源開發,充分調動現有人才的積極性,加快人才的市場化配置進程,引導人才合理流動;積極構築人才小高地,著力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加快建立新型城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農村衛生服務網路,做好控制重大疾病和預防保健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準。積極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體質,提高競技體育水準。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和基層文化建設,實施精品工程,進一步規範文化市場,加強網路管理,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加快發展廣播電視事業。努力創新計劃生育工作機制,穩定低生育水準。依法保護國土資源,提高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的水準,強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力度,繼續推進綠色工程,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認真做好城市、重點流域和區域的環境保護。

    (六)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認真實施“四五”普法規劃,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法制觀念和幹部群眾的法制意識。加強行政立法和行政執法工作,進一步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世貿組織規則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強化以監督行政執法責任為重點的政府法制監督,加大行政復議工作力度。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主動聽取人民政協的意見;鞏固和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強城市社區民主建設,繼續推行村務、鄉鎮政務和廠務公開;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提高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水準。加強各級政府自身建設,努力建設高效廉潔政府。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努力從源頭上解決腐敗問題。

    進一步維護社會穩定,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突出重點,繼續深挖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和搶劫等多發性犯罪;防範和打擊經濟犯罪,依法調節社會經濟關係;努力化解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和糾紛,推進法律援助,不斷完善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的機制。

    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把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從法制上、體制上、機制上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標本兼治,著力治本。逐步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企業和個人信用檔案,發揮行業協會的自我約束作用,運用資訊化手段對市場主體進行有效的服務、監督和管理。繼續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房地産市場和文化市場,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偷稅騙稅等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以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和行政執法體制為重點的專項整治,加大對食品、藥品、農資等商品市場秩序的整治力度。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生産法》,繼續組織開展以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專項整治,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安全事故隱患的整改和監控,加強危險化學品生産、經營、儲運、使用和廢棄物處置各個環節的安全監管。加快制定安全生産配套法規、規章,推進安全生産法制建設,加強企業安全生産基礎工作,增強職工安全生産意識。

    各位代表,當前,我區的各項工作正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黨的十六大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 區黨委確定了實現富民興桂新跨越的發展目標,為我們進一步指明瞭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拼博,開拓前進,為加快富民興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中國網 2003年1月2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