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化指標體系的研究現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對現代化研究如雨後春筍般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無論是現代化理論體系的構建,抑或是現代化的測度或衡量問題。我們的跟蹤結果發現,國際上已形成的現代化指標體系按其出現時間的先後主要有:1960年日本箱根“國際現代化會議”上提出的八項指標;現代化研究的先鋒者布萊克于1966年提出了現代化的10項標準;另一位學者坎特裏爾在20世紀60年代出版的著作《人類事務模式》中提出了由11個“結構變數”構成的複合指數來測量一些國家的現代化程度;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英克爾斯提出了度量現代化的10項標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世界財富論壇上,提出了衡量現代化水準的14項標準等。

    從國際上現代化指標體系或標準的研究進展來看,主要存在如下問題:指標或標準的制定只是對現代化進程的一種靜態的測度,無法適應現代化目標的動態演進,不能揭示時代變遷而賦予的新的內涵和特徵;單純用標準來確定是否實現現代化過於機械,與發展變化的現實情況不符;指標體系主要反映工業化時代的特點,而且注重經濟發展指標的選取,不能全面反映整個社會的發展狀況等。

    針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現代化指標體系的缺陷,我們在如下原則,即

    變“靜態設限”為“動態追擊”

    變“自定實現”為“零距離逼近”

    變“二元結構”為“一元並軌”

    變“單極推動”為“整體實現”

    的指導下,提出了現代化的“差距-速度-變數(噪聲)”非線性三維預測模型。具體方案如表7.1所示。

    


    中國網2003年1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