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代化實現程度的第一宏觀判據

    工業化水準指數是否實現了倒U形曲線從左側向右側的轉移,是衡量現代化進程的第一宏觀判據。

    其內涵所表達的實質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動力”因子,即推動現代化不斷向前的“合力”向量,其大小和強度,對現代化動態軌跡所産生的影響程度和態勢映射,在時代交接和過渡的時期(如從工業時代向資訊時代的轉移),必然呈現出倒U形曲線的宏觀特徵。這裡應用工業産值在GNP中所佔的比重,隨著每人平均財富(每人平均GNP)的增長呈現倒U形曲線的明顯特徵去加以判斷,即在每人平均GNP較低時,隨著每人平均GNP的增長,該比重不斷增長到達臨界位置後,隨著每人平均GNP的進一步增加,工業産值在整個GNP中所佔比重開始呈下降趨勢。就這個倒U形曲線的表達形態而言,隨著每人平均財富的增長,工業産值佔據GNP的份額先從倒U形的左側上升,經過最高的臨界點,然後進入倒U形的右側並下降。當代發達國家(集團),全部已越過倒U形曲線的臨界點,處於其右側,而中國及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仍處於倒U形曲線的左側位置。

    我們分析統計了2000年全球133個國家的工業化水準指數倒U形分佈圖(見圖4.1),依照“各態歷經學説”的原理,進行了統一規範:縱坐標以各國第二産業佔該國GNP比重(%)作為工業化水準的指數,橫坐標以每人平均財富(每人平均GNP的對數值)作為發展程度的標誌,點出了全球整體發展態勢圖,其中分割出5個區域,從左到右分別為:低收入國家(包括世界最窮的國家)、中收入國家的低檔次、中收入國家的中檔次、中收入國家的高檔次、高收入國家(包括全世界最富的國家)。可以明顯地判斷出,中收入國家的中檔次組,目前正經歷著倒U形曲線的轉折區(即最大臨界區),而中收入國家的高檔次組和全部的高收入國家(發達國家)進入倒U形曲線的右側部分。與此相比,中國目前的圖像顯示,仍處於中收入國家的低檔次組,即仍處於倒U形曲線的左側部分。

    


    為何發達國家經歷過發展中國家那樣的進程並能夠進入倒U形曲線的右側區呢?主要原因是他們從事生産高附加值的産品、高科技含量的産品、資訊化水準高的産品、資本服務性産品、技術服務性産品和精神服務性産品,標誌著當代現代化水準和現代化程度的實質,是國家資訊化水準帶動工業化水準的能力和潛力。什麼時候工業化指數尚未通過倒U形的臨界區並且開始處於下降的右側,從宏觀判斷上就不能算實現了現代化。

    自1960年以來的40餘年中,世界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趨勢與規律:發達國家(高收入國家)的工業産值所佔比例,隨著年代的進展,逐步地、先後地並最終穩定地處於下降的趨勢,它直接意味著其國民財富的積累,已經明顯地不再依賴傳統工業化水準的高低去表徵,而中等收入國家(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前列和發達國家的後列)大約在1980~1985年期間,工業化水準達到了倒U形曲線的頂峰,並開始緩慢下降,並去追趕發達國家的步伐,從而也開始了不主要依賴傳統工業化水準的高低去決定自己國民財富的總體積累。

    至於低收入國家的發展中國家,自1960年以來,依舊以傳統工業比重迅猛上升的勢頭,表達了國民財富中的主要部分,仍然依靠著工業化水準的增高去實現(即通俗所謂的“無工不富”),到了1995~2000年期間,從總體趨勢上去看,似乎仍未達到其倒U形曲線的頂點位置,這代表著其現代化水準與發達國家相距在50年以上,而與中等收入國家相距25年以上。中國目前處於中等收入國家的低檔位次,因此,實現現代化的路程還十分艱巨,再用50年的時間到2050年全面趕上(當時的)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仍需做出很大的努力。以上的分析是圖4.2對全球所有國家統計分析的結果。

    


    進一步闡述工業化水準指數的倒U形曲線變化,如何可以作為國家現代化宏觀判據的表徵,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精細地刻畫了從1980~1994年的全球綜合性發展趨勢。把全世界各類國家的工業化水準統一考慮在一個基礎模型中,可以清晰地發現,全球在1985年,綜合工業化水準指數處於倒U形曲線的臨界最高點,此後呈規律性下降,這個趨勢的表達十分清晰,其間的相關係數高達0.9661,並且凸現出倒U形曲線的總體輪廓,從中可以感到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變化的明顯拉動作用和它所佔據的主流地位。這種工業化指數變化的倒U形變化,從國家分類統計(見圖4.1)、依照50年發展階段的分析(見圖4.2)和對全球綜合分析(見圖4.3),全部證明了工業化指數倒U形變化,在判定一個國家和地區實現現代化程度中的宏觀價值。倘若一個國家(或區域)不經歷這種倒U形曲線的轉化,就不能承認其到達了現代化,更不能説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圖4.3)。

    


    為了更加詳盡地闡述現代化的第一宏觀判據,本書又列舉了美國從1820~1992年共172年的發展過程。從分析中可以十分可信地指出,在約180年的歷程中,第一産業的勞動力佔全美總勞力的比例,從約80%下降到不足5%,而第三産業從1 820年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70%以上。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工業或指第二産業(即通常所謂工業化水準指數的基本組成部分)呈現出完美的倒U形曲線,並顯示出在1950~1960年期間到達了倒U形曲線的頂點臨界區,此後第二産業所擁有勞動力佔全美總勞動力的比例,開始快速下降,這種下降的趨勢目前仍在持續中。應該可以肯定的是,當美國的工業化水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開始了培育資訊化和以此為標誌的高新技術産業,它們相對於傳統工業化水準指數而言,在財富積累方面做出了更大的貢獻,對現代化水準的提高和現代化水準的推進,起到了主導地位的發動機作用。1820~1992年美國農業、工業、服務業佔全國勞動力比例變化趨勢如圖4.4所示。

    


    美國摩根斯坦利財團的迪安威特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全球經濟分析主任羅奇(2000)指出:“在過去的20年,美國實行了三大重建模式,其一逐漸減少製造業的比重;其二減少對服務業的控制;其三加大資訊技術的投資”。羅奇的分析為我們的第一宏觀判據做了進一步的印證。

    關於工業化水準指數(通常指工業時代所謂的傳統工業水準)的倒U形變化,已經在一個國家(如美國)、國家集團(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全球整體(如所取的133個國家的綜合分析),都得到了明確無誤的驗證。在《2001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中,我們已經應用“第一宏觀判據”,即第一個關於現代化進程的判別原則,分析了中國整個國家和各省、市、自治區的現代化水準,明顯看出,中國整體仍處於倒U形曲線左側的上升位置,這種位置的移動方向和速度對應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並以此去衡量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所處的位置、動態變化、未來發展、距離目標函數的差距等,希望能做出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檢驗和判斷,以供決策者在制定規劃、確定戰略時加以參考(見圖4.5)。

    


    本質上,“第一宏觀判據”所顯示的是現代化進程的“動力判別”,包括促進現代化的“推動力”、“推動規模”、“推動速度”和“推動的可持續能力”。第一宏觀判據較好地符合了在現代化理論中,如何衡量其動力基礎的客觀表達,它必然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其“自然資本、生産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的總體運用形式的總結果;也是對上述四大資本如何進行科學重組、優化協調及對國家創新能力培育和對發展道路戰略選擇的總結果。

    中國網 2003年1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