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見:日本經濟緩慢恢復

    在2001年裏一直陷於衰退狀態的日本經濟從2002年初開始終於出現趨於恢復的跡象。據此,日本政府于5月17日發表宣言,認為景氣衰退已至谷底,日本經濟由此將開始進入新的復蘇過程。應該説,日本經濟形勢的好轉在時間上確實超出了多數研究機構原來做出的估計(多數研究機構認為日本經濟形勢的好轉至少要等到2002年下半年以後),而從目前景氣恢復的步伐來看卻比較緩慢,形勢尚不穩定,因此人們較為普遍的認為,景氣恢復的趨勢雖然發生逆轉的可能性不大,但令人擔憂之處依舊不少,2002年的經濟增長還難有大的起色。

    一、景氣恢復的基本狀況

    日本國民所得統計

    單位:兆日元,%

    


    説明:1.以1995年為基期;2.單位為兆日元;3.季度數值為季度調整後的年率換算數字(實際數字);4.括弧內數字為與上一年度或上一季度相比的增長率(%);5.貢獻度為對4—6月份增長率的貢獻度。六民間庫存為增加或減少的金額。

    資料來源:《朝日新聞》2002年8月31日。

    8月31日,日本內閣府公佈了2002年第一、二季度的國民所得統計速報(見表1)。根據該統計速報,第一季度GDP的實際增長率為-0.0%、第二季度為0.5%(按年率換算為1.9%),其主要方面的狀況是這樣的:

    其一、個人消費支出保持正增長。在2001年前三個季度一直處於負增長狀態的個人消費支出從第四季度開始由負變正。進入2002年後,個人消費支出的狀況在上半年內沒有出現大的反覆,一直保持正增長,第一季度為0.5%、第二季度為0.3%、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度為0.2%。個人消費支出的增加除了季節性因素(新年、4月份新生入學、5月初假日黃金周)之外,主要與舉辦世界盃足球賽刺激了國內旅行和相關需求有關,此外零售物價的持續下降也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

    其二、對外出口的增加較為迅速。2001年日本的對外出口連續四個季度都在下降,而今年第一季度轉為增加,增幅為4.8%(與2001年第四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又增長了5.8%,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度為0.6%。進口在第一季度裏減少了0.1%、第二季度變為增加3.8%。由於出口的增長幅度大大超過進口的增長幅度,對外純出口的增長幅度非常大,第一、二季度分別為27.8%、13.1%、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度為0.3%(第二季度)。出口的明顯恢復主要是在兩個因素的帶動下實現的,一個是2001年10月到2002年5月,日元匯率再度出現大幅下跌,對刺激日本出口的恢復起了很大作用;一個是由於東亞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增長比較穩定,對日貿易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此外,美國經濟的恢復雖然乏力,但基本上對日本增加出口比較有利。

    其三、企業設備投資狀況尚未擺脫負增長。在2001年裏,企業設備投資連續四個季度處於負增長狀態,這種情況在過去十年裏也比較少見。進入2002年以後,負增長狀態仍在持續,第一季度為-2.0%、第二季度為-0.5%、對GDP增長的貢獻度為-0.1%(第二季度)。不過從趨勢上看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即與2001年負增長幅度諸季度擴大的局面相比較,負增長的幅度在明顯縮小,這説明形勢趨於緩和。企業設備投資連續六個季度出現下降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一是市場需求方面的原因,從2000年末開始,電腦和手提電話等IT産業主要産品內外銷售量的明顯減少,這使得企業對市場前景的估計趨於悲觀,故此普遍地調整了原來的投資計劃,從而導致製造業設備投資的大幅下降。二是由於通貨收縮,物價出現負增長,企業生産成本相對增加,勞動生産率增速緩慢,由此造成企業收益明顯減少,從而使企業投資受到很大制約。三是由於不良債權問題依舊相當嚴重。近幾年來日本政府為處理銀行不良債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數量依舊十分龐大。根據9月2日見報(朝日新聞)的有關資料、到2002年3月末為止,日本全國133家銀行擁有不良債權餘額共為43萬億日元,不良債權餘額在貸款餘額中所佔比重由2001年的5%上升到8%。各銀行為了減少不良債權,對企業貸款的態度十分謹慎,這種被稱之為惜貸的行為給一些企業的融資活動造成困難,從而使企業投資受到不利影響。

    綜合上述三個方面的情況可以看出,進入2002年以後日本經濟在總體上雖逐步好轉,但推動這種好轉的主要力量來自出口的增加。也就是説,儘管個人消費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受企業設備投資持續下降的影響,內需在景氣恢復中的作用不大,外需的作用顯得十分突出,這説明景氣恢復走的還是外需主導型的老路,缺乏新的氣象和生氣。此外,還應當指出的是,一些其他重要的經濟指標還沒有象日本政府期待的那樣得到明顯的改變,例如6月和7月的失業率仍高達5.4%;到7月時為止全國零售物價指數已連續34個月處於下降狀態。這些情況説明景氣恢復的步履比較艱難,距離經濟形勢的全面好轉還有不小的差距。

    二、日本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

    近些年來,除橋本內閣執政時曾一度堅持改革優先方針,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外,小淵內閣和森喜郎內閣都堅定不移地以景氣優先為原則,採取了擴張性財政政策。大型景氣政策的接連出臺和國債的大量發行,使日本財政狀況已經惡化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到2001年度末為止,日本政府發行公債的餘額約為389萬億日元,如按人口計算,平均每個國民攤到的國債數額為306萬日元,3.52人之家(日本家庭的平均人口)所攤到的國債數額為1077萬日元。因此日本的經濟學家們一直在擔心,國債的大量持續發行,可能會造成無人願意購買的局面,從而導致國家財政的破産。

    鋻於財政狀況的空前惡化以及景氣對策刺激作用的遞減,2001年5月誕生的小泉內閣憑藉當時極高的國民支援率,頂住了景氣優先論者的巨大壓力,開始實行其在競選自民黨總裁時提出的改革無禁區的承諾,對以往的擴張性財政政策進行了調整,制定了所謂新的經濟財政運營基本方針。該方針明確提出:要加大不良債權的處理力度,在二三年內徹底完成不良債權的處理任務;加大財政改革力度,通過調整預算支出結構,削減公共失業支出和地方轉移支付等項目,將2002年度的國債發行額限制在30萬億日元以下,最終實現非國債項目的財政支出平衡;通過推動郵政事業民營化,消減對特殊法人企業的政府財政補助等。因此,儘管小泉上臺後景氣狀況不斷惡化,各方面要求政府繼續採取措施制定新的景氣對策,但小泉基本上堅持了上述既定方針,並未重走依靠增加財政支出刺激景氣恢復的老路,在2002年度的財政預算中,減少了一般會計總額(比2001年度減少1.3%)。另一方面,小泉內閣也吸取了橋本內閣時增稅與減少政府支出雙管齊下導致景氣狀況急劇惡化的教訓,在稅制的改革上比較謹慎,為了防止操之過急,委託其諮詢機構政府稅制調查會研究制定中長期稅制改革的具體方案,擬從2003年後開始用四年的時間完成稅制改革。目前政府稅制調查會已向小泉內閣提交了諮詢報告,但各方面對該報告的反映很不一致,不少專家認為該報告沒有把稅制改革和活化經濟很好地結合起來,因過於注重稅收的數量而沒有充分地考慮到增稅和減稅的合理性,因此估計稅制改革方案的正式確定還要經過反覆討論和研究。

    出於景氣恢復方面的考慮,日本政府認為在重新調整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同時,有必要加大了推行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力度。近兩年來物價下跌的趨勢十分明顯,GDP的實際增長率明顯高於名義增長率,集中地反映了日本經濟正在面臨了通貨收縮的困擾。為了克服通貨收縮,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在2001年3月日本銀行決定重新採取使同業拆借市場利息率為零的政策。小泉內閣上臺之後,明確表示支援日本銀行的這一擴張性貨幣政策,並希望日本銀行進一步加大該政策的力度。日本銀行也曾多次公開宣佈,只要物價恢復不到正增長的水準,就一直將短期利息率控制在零的水準上。為此,在近一年的時間裏,加大了公開市場操作的規模,大大增加了國債和其他金融工具的購買量,到2002年3月末為止,各金融機構在日本銀行(中央銀行)的經常帳戶儲蓄金的餘額已突破20萬億日元。

    擴張性貨幣政策作為目前日本最為主要的景氣對策,其主要的目的是迫使國民減少儲蓄存款,轉而購買商品和股票,以此促使商品和資産價格的恢復,並促進長期利息率的降低。但是從實行的效果來看似乎並不理想,尤其是股票市場的平均價格一直還沒有出現較為穩定的上升趨勢,甚至近一個時期內一度跌破9000日元大關。這種事與願違的狀況使得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頗感憂慮,許多經濟界人士開始重新評價這一政策的是非。他們認為,在銀行系統仍然存在大量不良債權和惜貸傾向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增加基礎貨幣供應量能否導致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從而刺激實物經濟的增長是值得懷疑的。

    三、景氣恢復的前景

    日本經濟目前正處於恢復過程,雖然不盡人意,但強于2001年。前些時間,日本19家民間研究機構對2002年度日本經濟增長率又做了一次新的預測,其平均值是:實際GDP的增長率為0.1%、名義GDP的增長率為-1.2%。那麼2003年日本經濟的前景將如何呢?從目前情況來看,前景很不明朗,令人擔憂之處還不少。

    首先,從日本國內需求的情況來看,個人消費需求的前景並不看好。如前所述,世界盃足球賽在日本舉行對刺激日本國內消費恢復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這只是一時性的因素,已不可能對以後的個人消費支出産生影響。而實際上從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個人消費的萎靡不振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就業狀況的惡化和工資收入水準得不到提高。可是到目前為止,經濟形勢雖然已趨好轉,但就業狀況的改善並不顯著、失業率在6月和7月居滯未動,停留在5.4%這一較高水準上。大學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依舊比較嚴峻,既未就業也未繼續升學的人分別20%和10%。而從工資收入方面的情況來看,則更使人難以對消費需求的增加持樂觀態度,平均每個家庭的收入所得已連續四年出於下降狀態,特別是在前不久,日本人事院向政府和議會提出勸告,建議將2002年度國家公務員的基本工資額減少2.03%,將發放獎金的數額由2001年度相當於4.7個月的工資額減少到相當4.65個月的工資額,平均每個公務員的年收入將因此減少15萬日元,相當於收入總額的2.3%。如果這一勸告被採納,包括地方公務員在內將有430萬公務員受到直接影響,而且其對民間企業(許多中小企業通常以公務員工資的調整幅度為參考對本企業職工的工資進行調整)將産生廣泛的影響。顯然在這樣的背景下,很難設想個人消費需求會有較為明顯的增加。

    其次,在對國內個人消費支出的持續增加難以寄託很大希望的情況下,企業設備投資的動向對於景氣回升前景的影響顯得格外突出。如前所述,日本企業設備投資已連續5個季度處於下降狀態,但從最近兩個季度的情況來看,下降的幅度已明顯縮小,特別是作為企業設備投資先行指標的機械設備定貨額在2002年第二季度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7.1%),這預示著企業設備投資負增長的局面將在今冬明春會有所改變,成為推動景氣恢復的主要力量。但同時應該指出的是,企業設備投資的增加與企業盈利狀況以及市場前景緊密相關,而在日本國內經營成本居高難下,製造業企業設備過剩問題依舊比較普遍的情況下,投資國外顯然相對有利,國內投資可能會因此而受到一定影響。同時,由於不良債權問題的處理至今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為了儘量避免産生新的不良債權,各銀行對企業貸款的態度依舊相當謹慎,這種惜貸行為給一些企業的融資活動造成困難,從而使企業投資增長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因此即便估計企業投資在經過較長時間的下降之後會在2003年上半年出現自律性的回升,但下半年的前景並不一定樂觀。

    再次,這次景氣恢復的動力主要來自對外出口的增加,因此對外出口前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日本經濟的走勢。2002年上半年日本出口增長較為明顯主要受惠于對美國、東南亞和中國出口的增加。從目前情況來看,東南亞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前景依然看好,這對日本出口的增加是個難得的有利條件。問題在於美國經濟的走勢。就經濟的基本狀況而論,美國經濟無疑明顯好于日本,但也存在著許多不安穩的因素,因此似乎不宜把美國經濟前景估計得很樂觀,日本要繼續擴大對美國出口困難較大。

    第四,以股市價格的大幅下跌為誘因,經濟界對景氣恢復的前景産生了懷疑,要求小泉內閣重新進行政策調整的呼聲極為強烈。按照日本媒體的報導,目前已有跡象表明,小泉內閣可能在堅持消減政府支出這一既定方針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減稅措施來促進需求和企業投資的增加,如鹽川財務大臣日前透露,擬在2003年先行減稅1-1.5萬億日元,其中包括:對研究開發事業實行優惠稅制;減輕技術情報等新産業設備投資的納稅負擔等。與增加財政投資相比,減稅措施在刺激社會需求方面的作用並不確定,因此一些專家認為,如果不追加新的景氣對策,很難實現由外需主導性景氣恢復向內需主導性景氣恢復的順利過渡。

    從上述幾個方面的情況可以看出,日本景氣的持續恢復缺乏比較可靠的支撐點。因此、目前日本民間研究機構對2003年度日本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大都比較謹慎,野村綜合研究所的估計是,GDP實際增長率為0.6%、名義增長率為-0.6%。日本政府雖然目前尚未對於經濟增長率做出具體預測,但已公開承認在2003內難以實現物價正增長這一既定目標。由此可見,從政府到民間對於實現經濟的全面恢復是缺乏信心的。

    中國網2003年1月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