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中東經濟緩慢增長

    2002年,受世界經濟形勢、國際石油市場供需結構和油價變化、中東地區局勢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中東經濟增長依舊緩慢。2003年的經濟前景比較樂觀,但仍要取決於世界經濟大環境的轉機。

    一、2002年中東經濟增長緩慢

    總體來看,2002年中東經濟不如2001年,主要是受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影響,經濟增長速度減緩,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出口下降,政府財政預算赤字增加,外債增加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02年4月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對中東地區經濟的預測作了下調。與2001年比,2002年該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將從4.6%降到3.2%;消費物價指數則從6.9%上升至8.3%;政府財政預算餘額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盈餘佔GDP的3.1%降到2001年的赤字佔GDP的0.8%,又降到2002年的赤字佔GDP的2.7%;經常項目收入餘額明顯減少,從475億美元降到150億美元;對外貿易中,出口減少7.4%,從2635億美元降到2441億美元,進口從1828億美元增加到1930億美元,上升了5.6%,貿易盈餘從807億美元降到511億美元,降幅達36.7%;外匯儲備有所增加,從1986億美元增加到2048億美元,但該儲備量佔當年進口商品和勞務的百分比卻從79.4%減少到77.9%;該地區外債總額從4507億美元增加到 4606億美元,佔GDP比率從60.2%提高到 65.0%,利息和分期償債支出佔出口商品和勞務的百分比從9.8%升至9.9% 。

    聯合國西亞經濟社會委員會對中東國家2002年經濟形勢的估計也比較悲觀。認為“911”事件對中東地區經濟的衝擊很大,直接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和主要經濟部門的發展,致使該地區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慢,低於2001年,為2% 。

    一些中東國家官方發表的經濟統計資料和國際組織機構提供的資訊數據顯示,2002年上半年,中東地區經濟情況整體上仍舊增長較緩,同時,個別國家和個別部門出現了可喜的復蘇跡象。阿聯酋計劃部長預測,2002年阿聯酋GDP增長率將達3.5%,為2569億迪拉姆(約為700億美元)。

    2002年,面對國際經濟和政治大環境以及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現實問題的影響,中東地區各國政府根據本國的經濟發展現狀,在財政預算、經濟結構調整、吸引外資、促進對外貿易增長、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以及推動地區合作,實現經濟一體化等方面,實施了各種政策和措施。幾乎所有的國家都繼續推行經濟改革進程。

    旅遊業在恢復。進入2002年後,為了儘快消除“911”事件對中東經濟的影響,各國首先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恢復和振興旅遊業,吸引外國和本地區各國遊客,增加旅遊收入。利比亞、阿曼投資建設機場等旅遊基礎設施項目,並開通了新的航線。利比亞將成為非洲旅遊業的新亮點。摩洛哥政府2月出臺的一系列鼓勵外資投資旅遊項目的優惠措施,將保證其旅遊業的發展。

    二、主要國家經濟狀況

    1、埃及

    埃及政府近兩年確定了一個長期經濟改革計劃,其中主要目標有,實行適度赤字財政政策,保持穩定的符合國際水準的匯率,推行私有化,包括對國有銀行進行私有化;同時,堅持實現公平和穩定的社會發展目標,致力於消除貧困,解決失業難題,縮小兩極分化間的差距。雖然在實施這一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公正的發展戰略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國際經濟和政治大環境對埃及不利的情況下,發展的阻力很大。

    2001年埃及經濟發展受“911”事件的影響非常嚴重,據埃及官方統計,直接經濟損失約25億美元。另外,由於世界經濟增長放慢,埃及的外資流入減少了15-20%。同期,美國減少了對埃及的經濟援助貸款。前幾年的龐大基礎建設項目支出,一方面為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和工業生産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準的改善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國家財政負擔,提出了加快金融、財政稅收、企業經營管理等深層改革的要求。

    2002年,埃及繼續調整經濟,包括採取謹慎的財政政策及保持適度的財政預算赤字;進行全面的金融政策改革,提高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部門的作用;支援工業改革措施,增加對有關工業企業投資,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投資,改善投資環境,制定優惠條件吸引外資流入;鼓勵出口,擴大非石油商品出口,同時提高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效率,增加石油出口收入和非石油商品出口收入,增加對出口産品生産部門的信貸支援;實行靈活的匯率制度,培育資本市場,修正證券交易市場法規。

    經過近半年來的經濟調整,旅遊業迅速得以恢復,蘇伊士運河、石油出口、棉花出口等收入得到增加,與2001年“911”後一個時期比,埃及經濟有所好轉。2002年1-5月,埃及出口增加7%,達20.68億美元,進口下降8%,達49.58億美元。外貿赤字下降了16%,為28.91億美元。在近幾年國際油價走低的情況下,埃及政府鼓勵非石油産品出口産業的發展,致使2002年年初以來的非石油産品出口增加了21%,為14.29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69%,而石油出口下降了15%,只有6.39億美元。埃及的外匯儲備增至約140億美元。

    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對埃及2002年以來的經濟形勢變化給予肯定,承諾在未來3年內向埃及提供優惠貸款15億美元。IMF預測埃及2002-2003財政年度增長率將是4-4.5%,GDP將達2800億埃鎊(約561億美元),並能夠把預算赤字控制在佔GDP的5%以下。

    目前埃及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資金的缺乏。外部資金的流入,包括直接投資和國際機構的貸款繼續增加。它的引進取決於埃及國內經濟業績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國內資金的開發和利用,則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埃及的國內儲蓄率只有17%,不能滿足實現經濟增長6%的資金需求;缺乏對國內現有資金和閒置生産能力和閒置資本的有效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這是今後埃及政府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埃及的一些經濟學家已經對此提出警告。

    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近年來的經濟狀況不太樂觀。其每人平均GDP已經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12000美元減少到7865美元,在海灣合作委員會6個成員國中已經退居末位。由於近兩年國際油價下滑致使其石油收入減少,經濟發展所需投資量增加,對政府財政構成巨大壓力。

    2002年沙特的經濟形勢略有好轉,預計GDP將達到1830億美元,增長為1.8%。其原油日産量比2001年減少了約50多萬桶,石油出口收入進一步下降,估計為430億美元。政府預算建立在每桶油價為16-18美元基礎上。如若下半年國際油價持續上漲,會減輕石油收入下降造成的財政壓力,因此實際財政赤字可減少到50億美元。預計沙特經常項目收入仍會有盈餘,但是大大少於2001年。沙特多年來力求增加外匯收入,為國內經濟發展提供更多資金。據沙特中央銀行公佈的數字,第1季度末沙特外匯儲備達到1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鼓勵和加快私人部門和非石油産業的發展,是沙特政府的重要經濟戰略目標。2002年非石油私人企業發展較快,産值增長4.2%。

    沙特要在繼續保證石油産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多元化長期發展戰略。一方面,增加國內消費。這是推動2002年沙特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由於人口增長迅速,政府面臨的更大經濟問題是在國內,滿足日益增加的國內消費需求,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興建學校、醫療衛生、飲水、道路、社會服務、保險等基礎設施和項目。政府通過出售國有企業,包括對沙特電信公司、沙烏地阿拉伯航空公司實行私有或半私有化,將出售股份的資金用於社會發展建設投資,補充財政預算支出的不足。上半年沙特政府已經同本國和鄰國一些公司簽署了大量合同,實施鋪設飲水管道、海水淡化廠、興建住房等工程項目,相關的合同金額達1.84億里亞爾(約4900多萬美元)。

    另一方面,沙特政府將向外國公司開放天然氣部門,推動天然氣業的迅速發展,改變單純依賴石油。但是,政府與埃克森莫比爾和殼牌兩大國際石油公司談判勘探開發天然氣的進程放慢了。這將影響其天然氣部門開發的進度。

    此外,沙特在實現經濟多元化戰略中仍存在大量需要進行改革的方面,包括修改稅法,將外國公司繳納的企業稅收削減到30%。繼續致力於解決失業壓力問題、金融結構問題、外債增加,以及政府支出過度和不受限制等問題。

    3、伊朗

    伊朗2001年經濟增長強勁,儘管由於油價下降使伊朗石油收入減少,但是該財年(2001年3月21日至2002年3月20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4.8%。其中工業和礦産業增長10.4%,石油業增長10%,建築業增長12.3%,服務業增長4.7%。該財年伊朗石油收入達218億美元;非石油出口增加,出口收入達到51.9億多美元。

    2002年,伊朗在扭轉單一石油經濟的經濟發展模式過程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推動非石油部門的發展,預計GDP可達5.3%。政府實行了兩項重要經濟改革措施。一個是建立統一匯率體制,取消了官方石油出口匯率、德黑蘭交易市場匯率(用於非石油商品出口)和黑市匯率並存的多重匯率體系,以穩定裏亞爾對美元和其他外匯的匯率,穩定國內金融市場,由中央銀行對貨幣和現金流動進行管理和監控。另一個是實行新外資法,吸引和保護國外資金,促進本國石油産業和其他生産性部門發展。伊朗最高投資委員會批准,吸引一些歐洲公司向伊朗汽車、石油、石化等産業投資2.67億美元。另外,伊朗將獲得世界銀行對它提供的1.12億美元貸款,為中低收入居民修建住房。這是世界銀行計劃在今後兩年向伊朗提供的7.75億美元貸款中的一部分。

    2002年伊朗實行赤字財政政策,赤字額將達25億美元。擴大政府財政支出,刺激國內需求增長,引起了國內兩種意見爭論。贊同者認為,政府如果不增加開支和擴大對發展項目的投資,將可能延緩國內經濟發展的進程,進而對國內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反對者認為,為了使該政策順利實施,政府必須增加財政收入。它主要來自放開進口限制後的關稅收入。據估計,2002年伊朗石油收入將達199億美元,比上一年減少9%。政府財政預算批准從2000年建立的“石油穩定基金”(Oil Stabilisation Fund, OSF)提取21億美元資金用於政府財政支出。根據伊朗中央銀行統計,到2002年5月底,該基金擁有資金71.8億美元。

    在對外貿易領域,伊朗第三個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確定了要推動實現“出口飛躍”目標,擴大非石油産品出口,推動國內製造業和其他非石油産業發展;同時,進一步放鬆進口限制,增加了資本品和中間産品進口。2002年3-6月份的非石油出口比上一年同期增長4.7%,達13.3億美元。其中主要是天然氣、石化産品,以及其他商品的出口增加。如若2002年至2003年的國際石化産品價格繼續上升,伊朗的石化産品出口收入有望增加到10億美元以上。農業在經過數年連續乾旱後開始恢復,農産品出口將增加(約佔出口總額的1/5)。但同期製造業産品的出口額下降比較大,約20%,主要由於生産成本增加了10-15%,以及國際市場的工業品價格下降了。另外伊朗裏亞爾兌美元的固定匯率(8000里亞爾=1美元)對其工業品出口不利。

    伊朗為繼續吸引國內外投資,正進一步實施廣泛深入的經濟結構改革,包括貿易和匯率改革、放開價格管制、重組或私有化金融部門、國有部門、改革勞動力市場和保險部門等。

    另據世界銀行統計,目前伊朗失業人數超過310萬,到2005年失業者將增加到615萬人,失業率將從現在的16%增加到24%。失業問題已經成為伊朗政府亟待解決的經濟和社會的大問題,每年需要投資1.05億美元,創造30萬個就業機會。

    表1 2000-2002年國際主要原油現貨價格變動

     單位:美元/桶

    


    * 根據歐佩克秘書處每週公佈的油價數字編制。 ** 數據為截止到8月份的年平均價。

    資料來源:歐佩克數據來自歐佩克《石油市場月報》(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http://www.opec.org;WTI和布倫特數據來自美國能源情報署:Table 13. Spot Prices of Crude Oil, Motor Gasoline, and Heating Oils, http://www.eia.doe.gov。

    表2 2002年同2001年世界原油供需關係

    單位:萬桶/日

    


    *包括歐佩克原油産量和天然凝析油(NGL)産量、非歐佩克産量。①歐佩克的原油産量為估計數(預計8、9月的産量與7月份相同)。②預測數(歐佩克將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決定其産量配額)。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和歐佩克提供的數據編制。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機構《石油市場月報》2002年8月號,表1;歐佩克《石油市場月報》2002年8月號,表13。

    三、2003年中東經濟形勢展望

    2003年中東經濟前景有望好轉。各國繼續實行其經濟調整計劃,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增加對外貿易和加強地區內經濟合作,是推動該地區經濟逐步恢復的重要因素。IMF預測,隨著世界經濟走出衰退,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明顯復蘇,中東經濟形勢將好于2002年,GDP增長率達4.5%,預算赤字減少到2.5%,消費物價指數下降到7.3%。但是,隨著進口增加、出口有所減少,貿易盈餘下降,另外,國際收支增長有限,外匯儲備相應減少,而外債增加和償債率提高,將使有些中東國家的經常項目收支狀況惡化。這對中東國家增加經濟發展基礎項目投資,擴大政府財政支出構成一定壓力。

    影響中東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是世界石油市場形勢的發展。世界經濟恢復帶動世界石油需求擴大。受中東局勢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尤其是美國已經開始了對伊拉克動武的戰略部署,國際油價將出現激烈波動,暴漲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這些國際政治、經濟的變化將促使中東産油國增加石油産量,其石油出口收入將增加,超過2002年的收入水準。

    但是,油價的上漲幅度將受到抑制,暴漲的時間也不會持續很久,從而對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影響將有限。因為,第一,目前世界石油生産能力過剩,約達700萬桶,一旦市場供應緊張或中斷,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産油國有能力迅速擴大生産,補充供應;第二,世界主要石油消費國正建立並擴大他們的戰略石油儲備,積極採取緊急應對措施,以緩解國際市場緊張局勢;第三,歐佩克和非歐佩克以及世界主要消費國之間的對話與合作正在不斷加強,他們將通過協調、磋商,採取有效措施來抑制油價的暴漲,穩定國際石油市場。

    總之,2003年世界石油形勢將會出現較大的動蕩,甚至將對現行的世界石油格局産生衝擊。中東國家經濟必定會受到影響。但是各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有助於減緩世界經濟和世界石油市場的不利因素對中東經濟的損害。

    中國網 2003年1月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