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分析與展望……鄭京平 王文波

    (節選)

    隨著2002年經濟運作格局的基本確定,2003年經濟發展的環境和走勢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對此我們進行了初步分析。

    從國際經濟的大環境看,總體上將略好於今年。雖然由於政治、軍事等原因,以及受美國一些大公司和會計、審計機構假賬的影響,世界經濟發展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但總體上逐步好趨的可能性相對更大一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主要國際組織對明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和貿易增長率的最新預測均高於今年。當然,我們也必須充分看到,世界經濟發展環境中于我不利的一面,如我國的一些貿易夥伴國不時使用反傾銷和“綠色”貿易保護措施對我國的産品出口設置壁壘,周邊國家經濟的快速復蘇給我們帶來的競爭等,需要我們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則,利用我國經濟發展相對穩定的條件,採取相應措施加以化解。只要我們的能夠趨利避害,世界經濟環境的這種變化,總體上有利於我國經濟的較快增長。

    從供給角度分析,只要能逐步推進相關改革,供給能力可以支撐經濟的快速增長。首先,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特別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近5年來的集中建設,能源、運輸、農田水利、主要原材料等基礎産品和基礎設施的供給能力大大提高。其次,人力資源的優勢進一步增強。從量上看,我國一直是人力資源大國。從質上看,由於長期以來重視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近年來又不斷擴大高等教育,加上改革開放後與世界上先進的生産經營和管理技術的結合與競爭,人力資源的品質有了較大的提高。除了金融、保險、證券、法律、會計、審計等方面的高級人才,以及製造業的高級技工等專門人才比較缺乏以外,人力資源供給是非常充裕和有競爭力的。第三,資金儲備比較充足。近年來實行的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今年增長速度為40%左右的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預示著明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將會保持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超過2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資金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此外,居民儲蓄存款和手持現金將達10萬億元左右,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帶的民間資本比較充足。為了保證上述供給要素的優勢得以發揮,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協調好防範金融風險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逐步解決資金流動過程中出現的梗阻問題;進一步放寬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限制,使其與其他類型經濟體享受同等待遇,鼓勵和保護好其投資的積極性;進一步解放生産力,激發經濟活力。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新的戰略規劃和理論上的創新,將會為我國潛在生産能力的釋放創造良好的大環境。

    從需求角度看,仍需要我們採取恰當對策,以保證其適度增長。目前,我國經濟正在由財政刺激主導增長的階段,轉入財政刺激與市場內在活力共同推動增長的階段。從投資看,隨著投資環境的改善、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以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民間投資的較高增長態勢有可能繼續延續;我國社會政治穩定和經濟增長將會使外商直接投資繼續較快增長;如果政府能繼續保持1500億元國債資金對重點項目的投資力度,預計明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會保持在12%左右的增長水準。從消費看,雖然住房、汽車、通訊等消費熱點會繼續發揮作用,城鎮居民家用電器也在逐步進入更新期,其他方面的居民消費也會隨著收入的提高有所改善。但是,由於居民消費自身的慣性,一般不會大起大落;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仍比較慢,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和消費狀況還難以有大的改善;社會保障體制尚在試點和建立過程中,影響了中低收入階層的即期消費;改革過程中一些人為障礙的強化也在阻礙著消費的擴大,如在福利分房制度已被初步打破的情況下,住房二級市場仍然不成熟,房産證的發放、公有住房上市等仍然障礙重重。因此,國內消費的增長仍只能保持今年的水準。在出口方面,國內企業競相殺價、惡性競爭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擴大企業自營出口權後,這一問題愈加突出。只要能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逐步解決這一問題,從總體上看,明年的國際大環境仍將有利於我們保持10%左右的出口增長。

    此外,從有關機構的預測和一些先行指標看,明年經濟增長也將會與今年相當。一是據英國著名的經濟預測公司(Consensus Economics )匯總17家全球性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證券市場分析機構在今年8月份做出的預測,2002年和2003年我國經濟的增長率平均值都是7.7%;二是從國家統計局企業景氣調查的結果看,今年以來,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在1季度止跌回升後,逐季小幅提高。三季度,企業景氣指數為127.0,分別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5點和7.2點;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1.8,分別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6點和6.4點,接近歷史最好水準,表明企業和企業家對宏觀經濟和本行業發展的信心增強。

    綜合以上分析,2003年我國經濟運作的大環境還是比較有利的,特別是作為十六大召開後的第一年及政府換屆的一年,各地發展經濟的積極性還會繼續高漲,全國經濟增長率將會繼續保持2002年這樣一個較高的水準。為此,宏觀調控政策需注意把握好如下幾個問題。

    (作者單位: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中國網 2002年12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