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遺産保護、開發與旅遊業發展的相互關係
魏小安 竇 群 彭德成

    一、中國旅遊業發展過程中世界遺産發揮了多方面的突出作用

    中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文化內涵豐富,由此而形成的旅遊資源是世界上任何國家不可比擬的。依託這些資源開發旅遊産品,是推動中國旅遊業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和品質不斷提高的基礎。目前中國已有28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産,居世界第三位。今後一個期間還將有一批地區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産名錄。這必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能力,加速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進程。

    1、世界遺産資源是中國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基礎

    作為東方文明古國,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中國旅遊業發展最初所依賴資源主要是文化型的,1987年,中國首批獲得認定的6處世界遺産是這些文化型旅遊吸引物的傑出代表,由此,也形成了當時北京、西安等國際旅遊的主要目的地。以當時世界遺産資源最為集中的北京為例,其國際旅遊人數連年保持高速增長,幾乎佔據全國的三分之一的比例。

    2、世界遺産地在全國範圍分佈的逐步拓展,有力帶動了全國旅遊業的均衡發展

    中國目前的28處世界遺産分佈在全國19個省份,而在1987年,世界遺産在中國的分佈只有8個省份(表1)。隨著世界遺産地在全國各地分佈的逐步拓展,一批新興的國際、國內旅遊目的地逐漸崛起,比如福建、四川、雲南、安徽、湖南等,由此,旅遊業發展在全國也呈現全面開花的局面,一個突出的標誌是,北京市作為傳統的目的地,其突出作用呈現下滑的局勢。

       

    根據網上有關資料整理: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hijieyichan/sanji/eyes.html

    世界遺産地的帶動不斷造就中國新的一批著名旅遊目的地。在目前的28處世界遺産中,既有北京故宮這樣傳統的著名旅遊景點;更有麗江、張家界、平遙、九寨溝這些新興的旅遊目的地,這些十幾年前在中國還非常陌生的地名,如今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世界遺産所帶來的綜合效益。

    世界遺産地的旅遊業已經成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居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産業。許多世界遺産地山清水秀,物産豐富,氣候宜人。隨著申報世界遺産的成功,當地知名度的提升,以及交通條件的大大改善,許多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得到進一步推動。通過世界遺産地旅遊業的發展,許多地方充分認識到旅遊業是一個富裕百姓的重要産業,是當地發展特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3、有力提升了中國旅遊的主題形象,提升了旅遊市場的拓展能力

    1992年以來,為更好地向海外旅遊者宣傳和介紹中國旅遊,中國國家旅遊局不斷推出以不同風情旅遊為主旋律的旅遊主題,旨在招攬更多的海外旅遊者來華旅遊。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世界遺産地的逐年增加和分佈地的逐漸拓展,為這些主題形象的設計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其中有多個年份的主題年宣傳活動都與遺産地的宣傳、開發和保護密切相關(表2)。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旅遊局官方網站:http://www.cnta.gov.cn

    綜上,世界遺産資源是中國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基礎,是市場拓展的重要品牌,是發展全國旅遊、帶動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中國世界遺産地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今後一個時期,中國世界遺産地的數量還會有顯著增長,旅遊業也會有較大規模和較快速度的發展。正視旅遊發展與遺産資源保護與開發相互關係中的問題,準確判斷這些問題的走勢,確立處理這些問題的準則並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既是世界遺産資源保護和永續開發利用的需要,也是中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一)世界遺産資源開發過程中值得特別關注的兩個走向:市場化與地方化

    1、市場化

    當前,中國經濟市場化的進程不可逆轉,再加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這樣一個大的制度環境下,解決遺産資源開發方式的問題就應當從市場經濟中尋求出路,改革現有的遺産管理體制,將資源推入市場,實現要素資源的合理流動。因為世界遺産資源的開發是不可以游離于市場化的進程之外的,也就是説,改革開放20年來,對國家所有制的改革不存在一塊特殊區域,一個特殊領域,可以回避改革。因此,世界遺産資源的市場化運作作為中國市場化進程中的一種現象,從全國來看已經是擋不住的事情,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允許不允許的問題,而且如何干的問題,與其背離市場經濟規律對這一過程設置障礙,不如對這種行為進行規範。對於市場化過程中有關問題的把握,要從我國現實的經濟發展環境,從我國市場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從有效解決經濟落後地區的貧困落後狀態入手,背離了這些前提,就很難找到正確的答案。

    從遺産資源的屬性上來看,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國家是作為公眾的代表佔有這些資源的,但這並不是説國家所有制就不能探討産權組合的新的方式和公有制的新的實現方式。幾十年社會主義實踐和二十多年改革的經驗證明,傳統的國家所有制在資源配置方面效率低下,在遺産資源的開發方面也同樣表現出了這個共性。

    當前,我國旅遊資源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正處於關鍵的改革時期,一些新的經營模式正在各地探索、醞釀和創新。在改革中創新而已經形成了世界遺産資源的整體租賃經營模式、股份制企業經營模式、上市公司經營模式等多種模式,這些模式的出現,都是發展、改革的、實踐的需要。可以預見,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的模式將層出不窮。但是,在當前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各種創新模式産生於特定的環境與條件下,同樣具有一定的風險與局限,需要在運用中不斷完善,在實踐中不斷發展,需要結合各地不同的實際,靈活地加以運用。縱觀已經實施市場化運作的世界遺産地的發展,至少表現出了一下積極的因素:

    -有利於建立起符合遺産資源良性發展的管理體制。長期以來,由於世界遺産地管理體制複雜、政出多門的宏觀管理格局,加之普遍存在的區位制約、交通等基礎設施薄弱、資金投入不足和人才潰缺,使得在其經營發展中,專業化經營水準低,市場經濟適應性差,可持續發展的後勁不足,難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難以適應旅遊産業發展的要求,難以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以上問題的核心在於世界遺産資源經營管理的市場化程度不高。解決世界遺産旅遊經營和發展的首要任務是理順體制、活化機制,創新符合市場經濟要求、有利於其長遠發展的經營模式。市場化的進程有利於打破部門在強調保護的帽子底下對世界遺産資源的壟斷經營,但是經營管理品質難以保障,最後的結果是資源既沒有保護好,遊客也不滿意。這是一種典型的官商經營模式,官商必然直接帶來服務態度差、服務品質低等突出問題。打破這種格局的途徑只有競爭,只有勇敢地面對市場,而不是回避市場,鼓勵落後的壟斷經營。

    -有利於構築世界遺産地的現代化發展。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遺産資源的開發可以帶動遺産地經濟直接進入現代服務業,為消費者提供最終服務。遺産資源開發依靠的是具有特色經濟競爭力的當地資源,使遺産資源進入旅遊市場,不是對資源的消耗,而是對資源的持續利用。客觀分析,有些世界遺産在開發經營的過程中可能會對自然環境産生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可以進行控制的,是局限在一定的時間內的,一旦轉入經營過程,就很有可能不斷增強對遺産的保護能力,增強遺産地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使世界遺産資源走向保護與開發良性迴圈的軌道。從産業特點看,旅遊服務業主要強調是服務態度、文化風格、服務技能方面的要求,對技術和專業知識的要求相對低一些,對於吸納當地勞動力,改善居民生活,具有獨特的産業優勢。

    -有利於增強資源保護的能力。客觀來看,企業更加注重企業自身的市場形象和長遠發展。而對世界遺産資源實施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這是企業良好市場形象的重要載體。比如説黃山旅遊股份公司成立後,黃山原來一年的保護費200萬,“黃山旅遊”上市之後一年投入的保護費2500萬。

    2、地方化

    近年來,圍繞世界遺産資源市場化經營建設問題,在政府部門、産業界和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其焦點,表面看是旅遊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矛盾,實質上由於經營模式取嚮導致的管理體制的變革和地方發展要求與部門分割管理的衝突。

    一個時期以來,有一種觀點建議,在中國建立遺産管理局,由國務院直屬,使自然文化遺産都有管理局直接管理。但是,這種模式對於世界遺産地的地方政府利益會有明顯的衝擊,在中國的現有國情下,可能實際運作中的困難會很多,比如,一個突出問題,世界遺産地範圍內的居民,中央政府是否能夠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服務?如果要搬遷居民,是否能夠在資金方面支援得起?後續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再者,實施垂直的封閉管理,實際上是要設立許多獨立的地域單元,在行政區劃等實際問題上有許多問題。

    因此,從今後的走勢看,世界遺産地地方政府為主的世界遺産地管理體制具備相對合理性,也有許多積極的因素,因此有可能得到進一步完善和強化。今後需要在堅持法規和世界遺産資源保護準則的前提下,逐步擴大地方的自主權,完善地方管理為主的遺産資源管理體制,這是符合中國大國國情和經濟轉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現實選擇。延續和完善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在國家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給予地方、給予企業更多的自主權。減少中央部門對各個地方的行政性干預。這也是入世後轉變政府職能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應對問題的主要原則

    1、全面理解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脫貧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前提是“滿足當代人需求”,對於貧困地區來説,生存受到挑戰,實際上自身失去了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前提。中國一些世界遺産地目前經濟發展水準非常低,面臨著脫貧的艱巨任務,合理開發遺産資源發展旅遊業,這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脫貧致富的現實選擇。

    -可持續發展特別強調能力建設

    如果説要關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就不能認為是只要保護不要發展。能力建設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所謂能力建設就是要通過系列手段,提高區域資源和環境自身保護與發展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技術、資金、人力資源都相對落後的欠發達地區來説,選擇啟動條件相對容易、環境和資源相對代價小的旅遊等産業作為增強自身能力的起點,這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一種舉措。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終目標是發展

    首要的是整體理解發展與保護。可持續發展強調保護,但對發展不是無條件限制。人類制定任何發展戰略及其實施的推動,只有一個根本目標,就是推進人類社會的整體進步,這是理解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首先認識的前提。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從人類社會連續發展的過程著眼,提出了資源有效利用、優化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良性迴圈發展模式,因此,它不強調區域發展的高速度,而重在強調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協調能力及其自我良性發展的能力。所以,對自然遺産、文化遺産和其他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完全不是被動的保護,謹小慎微地留給後人享用,而是應當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適度開發這些資源,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從而,隨著經濟、技術條件的逐步發展,更加有能力對自然、文化資源進行開發。

    -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階段性和區域性

    不同的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容、實施步驟不同。對於自然生態系統脆弱、生産力發展相對落後的區域,發展和保護的矛盾會表現得非常突出,決策選擇也非常棘手。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過程已經經歷了資源消耗和環境容量大量佔用的階段,處於經濟發展的優勢地位,處理環境與發展關係協調的兩難問題就會更加從容。但是,面對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高漲呼聲,經濟欠發達地區所需要的寬鬆經濟發展條件已經不復存在,受到的環境和資源限制日益增多。因此,如果經濟欠發達地區落入片面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思路,經濟將很難起飛,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處於越來越不利的位置。

    2、在中國的現實國情背景下分析和處理與世界遺産地開發與保護的問題

    中國的現代化過程,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是西方國家幾百多年逐步解決的問題,在自然條件和人口壓力都與歐洲有較大差距的情況下,中國要通過這幾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時間實現現代化過程,任務是相當艱巨和超常規的,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社會、經濟、政治都需要加速發展,否則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就可能永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在這種背景下,討論和研究中國世界遺産地的開發與保護問題,除了要遵守國際上對世界遺産保護的基本準則外,還必須從中國當前的實際國情出發,從世界遺産地居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出發,而不可以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通常做法。面對中國的國情,必須把世界遺産保護的理想化模式和發展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加以考慮,把可能性和可行性結合起來考慮。如果僅僅從保護至上的角度出發,極端地追求只要保護、拒絕開發的目標,這實際上在設計一種不可能做到、世界遺産地也不可能接受的事情,從而失去了探討問題的基礎。因此,如果真正想解決問題,就應該從實際出發,從發展著眼,這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

    從經濟可持續增長的角度來看,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永遠是第一位的,但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難以做到象發達國家那樣,把有限的遺産景觀資源封存起來,在劃定的特殊範圍內,由政府出資,清空常駐人口,撥出大量資金對遺産資源實施無償保護。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大部分地區的財政支付能力非常有限,更加難以實施對遺産資源的有效保護。同時,我們還面臨著現實的當地居民生存權的巨大壓力,不論是從人權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尊重當地居民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出發,完全不可以以保護的理由把當地居民拒之於現代經濟增長的範疇之外,因此,把這些常駐人口統統遷出景區同樣是不現實的,無論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難以負擔搬遷的巨大費用,難以負擔構建再生産體系的費用。對於居住在景區內的人口來講,讓他們遠離故土去適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問題解決的主要思路

    1、從發展的過程看待和實施對世界遺産地的開發與保護

    世界遺産都是通過漫長的歷史時期逐步形成和遺留下來的,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活化石。從自然遺産來説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注重原生性;從文化遺産來説是要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注重原創性;從景觀來説,是保護景觀的多樣性。但是,引伸的問題就是,即使我們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對遺産地保護到極限,我們是否有可能保住真正的原汁原味?而且,這裡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原生性也好,原創性也好,應當保護到一個什麼程度?或者説按哪個年代的狀態加以保護。實際上,今天的世界遺産,特別是文化遺産,都是歷史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結果,正是因為每一代人都對遺産發展做出過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不斷“造就”更多的遺産,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比如説北京的故宮,這是從元大都以來就開始建設,歷經元、明、清三朝建設,一直到現在,如果按照元朝的原創性要求保護,顯然已經不是今天故宮。

    這就引發出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作為歷史的延續,現代社會的一切發展成果都是今後世界遺産地寶庫的候選對象,世界遺産地本身也在不斷發展。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 1975年建成,距現在不到30年的時間,然而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産的行列。所以,對於歷史遺産,要從發展的角度看待,不應當對其合理的開發一律視為破壞。良好的後續開發,可能是對世界遺産環境的進一步美化,對其內涵的進一步挖掘和展現,實際上,可以進一步提升遺産地的價值。

    2、加強立法和執法

    目前,中國已經出臺了文物保護法、有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森林法、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等。在此基礎上,建議出臺自然文化遺産保護法,同時特別要加強執法力度。只要在市場化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法規體系,加強執法力度,才能確保世界遺産資源按照遺産保護的有關要求,合理開發,永續利用。

    3、倡導專家、新聞媒體負責任的監督和正確導向

    需要分析正確看待媒體中一些關於開發與保護的報道。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近年來,一些不了解情況的專家和新聞媒體經常忽視旅遊業發展對社會經濟和環境改善巨大作用的主流,把旅遊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對立起來,把個別地方出現的問題當作全局的問題,經常用一些歪曲之詞加以攻擊。隨著世界遺産地影響力的日益增大,也逐漸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熱點問題。媒體在宣傳旅遊業發展、呼喚和監督加強世界遺産地保護方面做了很多積極工作。但是,近年來,一些媒體片面追求新聞的轟動性,對一些世界遺産地開發與保護作了許多不符合事實真相、不負責任的報道,對世界遺産地的發展造成極大危害,這些做法已經引起國家宣傳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並且及時糾正了一些不負責的新聞報道。在資訊時代,媒體的觀點和導向直接影響到社會輿論的取向,為此,在世界遺産地保護與開發的選擇中,媒體必須以客觀、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引導輿論,在對世界遺産地負責、對地方經濟發展負責的前提下發揮媒體的監督和促進作用,成為世界遺産地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而不是斷章取義,誇大其詞,增加混亂。

    4、充分發揮世界遺産資源應有的社會效益

    世界遺産,顧名思義,就是説它屬於全人類,具有平等地向所有公眾宣傳、教育的社會義務。但是,在世界遺産資源的經營管理中有許多世界困難感到比較棘手。比如,世界遺産地的遊客流量過大,對環境有破壞,從保護的角度出發需要控制流量。在中國現有的體制條件下流量調節主要方式是漲價,這就意味著剝奪了許多低收入居民參觀世界遺産的權利,背離世界遺産資源公益性特點。中國世界遺産地目前的門票價格普遍在100元人民幣上下,顯著高於一般旅遊景點的門票價格,加上景區內交通消費,遊覽一處世界遺産的消費通常在200元左右,儘管這種價格調節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遊客流量的壓力,但是,卻同時使世界遺産社會效益的發揮受到很大抑制。再比如,中國一直對在世界遺産地修建索道的問題存在莫名其妙的爭議,甚至有一種觀點把修索道和破壞資源武斷地直接加以聯繫。誠然,在一處世界遺産,不修索道遊客的確可以從頭遊覽,把遺産的價值理解得更全面,但是,與此同時,在沒有索道的情況下,老弱病殘只能望門興嘆,失去了遊覽自然文化遺産的權力,儘管可以有替代方式,比如説轎抬、人背等,但是,這種醜陋的現象與美麗世界遺産景觀相對照無疑是對人類文明的一種諷刺。反過來説,如果在修索道方面設計、建設科學,就完全有可能減少破壞,滿足更多人遊覽世界遺産的願望,這是人本主義精神的體現,是世界遺産資源發揮更大社會效益的合理選擇。

    5、區別對待,分類保護

    世界遺産資源的市場化進程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對傳統體制的改革是每一個層次,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重大問題都會碰到的問題。對於遺産資源的開發也有一個深化認識的過程,要允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革的探索,逐步建立相對規範的分類指導的管理體系。這裡,分類指導就是區別對待。中國廣闊的國土面積,極不平衡的經濟發展水準決定了遺産資源開發不能套用一種模式或者一種方法,不同類型的資源需要探索不同的開發模式。

    目前,絕大多數利益主體熱衷於能夠直接産生經濟效益的世界遺産資源,對於難以直接獲取市場價值的遺産資源,儘管也非常需要保護,但是,往往難以採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比如説民族語言、地方音樂和戲曲,以科學研究價值為主的遺産地等。因此,對市場化運作可以尋找到經營和保護主體的,採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對於目前通過市場化運作渠道難以尋找到保護主體的,必須由國家建立必要的機制,確保世界遺産地的保護已經科研、宣傳等業務的開展。一個比較切實的做法是,可以採取以遺産養遺産的模式,就是國家收取進入市場經營的世界遺産地的一定管理費,建立世界遺産基金,用於非市場化運作的世界遺産地的管理以及所有世界遺産地的整體宣傳和研究等。

    6、有效的保護需要多個利益主體的通力協作

    世界遺産資源作為公益性特徵很強的社會資源,保護的主體應該是政府,但是客觀的來看,面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中國政府在保護方面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西方發達這類資源的保護很大程度上靠企業的資助和志願者的協助,但是,這類的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目前在中國數量還比較少。所以,中國就不得不把保護的主體推向市場,依靠市場保護,就必須遵照市場規律辦事。市場化本身也不是和資源破壞直接聯繫,反而是世界遺産資源保護主體的市場選擇結果。因此,作為政府,就需要研究如何引導市場在保護方面的積極因素,因為市場保護的積極因素説到底就是一個利益導向,就是通過利益的導向,導向到政府需要的行為上來,這才是一個本質性的問題。因此,社會輿論、政策設計和制度都需要通力合作並往這個方面導向,才有可能在市場化過程中實現世界遺産資源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目標。

    7、有序申報世界遺産,有序發展旅遊業

    近幾年,我國出現了空前的“遺産熱”,這其中有三個支撐點:一是我國這方面的資源確實非常豐富,具備申報基礎條件的地方比較多;二是遺産效應已經為許多地方所認識;三是各個地方對於爭取國際品牌的制高點都非常熱衷,作為推進地方工作的一項業績在推進。

    但是,各地在申報遺産的過程中,耗費鉅資,大興拆遷,愈演愈烈。與廣大農村地區農民收入下降、城區大量下崗工人形成明顯的對照。面對各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實際上需要冷靜地思考一下,耗費鉅資申報遺産是不是各個地方應當普遍選擇做的工作?當前具備不具備這種條件?否則,就是一種最大的破壞。因為不惜損害當代人利益(解決溫飽等問題),而去著眼于子孫後代的利益,這既不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也缺乏根本的邏輯。遵照當地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倒是我國在世界遺産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

    三、結論

     保護世界遺産不排斥對其合理利用。中國的一些世界遺産地,由於成功地處理了保護與利用、學術研究與旅遊開發的關係,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他們的共同經驗就是:立足保護,加強論證,科學規劃,適度開發,並注重建章立制、依法保護。

    旅遊的發展與資源保護是最大的利益一致者。旅遊的基礎是環境,沒有好環境就沒有旅遊的發展,所以如果説發展旅遊從主觀上就要破壞環境,這是不合邏輯的。但是,在旅遊發展的早期確有一些地方缺乏科學規劃和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對世界遺産地可能會形成一些破壞。因此,作為政府部門,最大的任務就是規範各地方的世界遺産資源開發行為,努力使其從一開始就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旅遊的經營需要好的環境,所以旅遊的經營客觀來看會促進環境改善,會加強保護。有了保護的加強會進一步推動旅遊的經營,這是一個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互相強化的關係。比如,從1999年開始,國家旅遊局在全國開始推行《旅遊區點品質等級與劃分標準》國家標準,倡導旅遊景區在門票收入裏拿出10%用於保護,其出發點正是對於旅遊發展與資源保護目標一致性認識的舉措。

    旅遊發展不總是和破壞資源以及破壞環境聯繫在一起。不應當把生態環境破壞的很多罪名強加於旅遊開發。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只要注意協調好保護與開發的關係,發展旅遊不但不會帶來破壞,還可以增進保護,增強保護的能力。發展旅遊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不是對立關係,而是相互協調、相得益彰的關係。

    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事實證明,遺産資源的市場化開發是經濟發展環境代價最小的一種現實選擇。只講保護,不講發展,地方經濟長期陷入貧困的窘境中,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難於保證,資源保護的經費無從來源,因此,貧困和落後是保護不了資源的,只能造成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從各個方面綜合比較的結果來看,利用遺産資源優勢,發展旅遊業,是實現實現世界遺産地經濟良性增長,與環境資源衝突最小,環境代價最小的途徑。只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尊重中國國情,中國旅遊業在發展過程中就完全有可能更多得到世界遺産資源強有力的支援,並在世界遺産保護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較色,真正實現旅遊發展和遺産保護“雙贏”的目標。

    (節選)

    (魏小安 國家旅遊局規劃發展與財務司司長)

    (竇 群 江西省旅遊局局長助理)

    (彭德成 國家旅遊局規劃發展與財務司規劃資源處處長)

    中國網2002年11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