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我國具備推行QFII的基本條件

    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近日出席“引進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座談會”時指出,引進QFII是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方針的延續與拓展。改革開放以來,資本仍是資源配置中最緊缺的資源,我國在吸引外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在直接投資規模擴大的同時,包括證券投資等方面也要有新的發展,以完善和豐富多種投資形式。黨的十五大特別強調“對外開放是一項長期基本國策,要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如果僅限于直接投資一種方式,就沒有做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適應跨國投資發展趨勢,積極探索採用收購、兼併、投資基金和證券投資等多種方式利用中長期國外投資”。今年5月31日,江總書記在中央黨校講話,提出“在新世紀新階段,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準”。這是一個重要的論述和指導思想。我們一方面要堅持現有方針,另一方面要開拓深層次、多領域的開放,在增加機構投資者和其他投資方式方面作出積極探索。

    周小川説,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引發了東南亞各國對吸收國際資本、貨幣自由兌換進程的反思,希望尋求更深刻、更準確的政策定位。對於國際資本流動,總的看法是不歡迎短期炒作,歡迎中長期投資,這需要一定操作層面的政策予以配合。開始時會偏于較謹慎,實踐一段時間後會尋求更平衡的做法,既要防止短期的炒作,又要吸引中長期的投資,QFII正是這樣一種選擇。

    周小川指出,需要注意的是,QFII不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只是少數發展中國家的成功經驗。發達國家由於貨幣可以自由兌換,不需引進QFII。而新興市場經濟本身千差萬別,有的國家由於自身證券市場發展水準有限,以及經濟欠發達,無法吸引外國資本進入證券市場。因此,QFII能否成功推行的關鍵在於整體經濟是否有吸引力,有無合適的投資工具和證券市場。我們是具備推行QFII的基本條件的,也有在少數國家或地區的成功經驗可借鑒。

    周小川最後指出,中國資本市場總體上要加大開放的步伐,這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深化改革開放的一部分。我們作為新興市場具有後發優勢,能夠吸收其他市場的經驗和教訓,減少發展中的風險以及改革中伴生的問題。只要市場參與者與監管機構共同努力和合作,我們就會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迎接發展和開放帶來的挑戰。在未來十年中,將會有一大批優秀的國內和國外機構投資者活躍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國內外證券經營機構有理由抓住這個機遇,進一步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上市公司》 2002年第八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