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縣醫院創辦扶貧醫院紀實

    在吉林省西部貧困落後的扶余縣大林子鎮,一座白色的3層樓房鶴立於大片平房之中,院內環境整潔,綠樹環繞,花香陣陣。大門上方,“認真做好農村醫療扶貧工作”一行紅字格外醒目。

    這裡,就是扶余縣醫院創辦的遠近聞名的扶貧醫院。

    “建立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

    今年58歲的扶余縣醫院院長許國精説:“我入黨36年了,我現在考慮最多的就是為黨留點啥。創辦扶貧醫院的目的,就是想切實為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做一點事。”

    許國精介紹,在未建扶貧醫院之前,縣醫院就常年開設扶貧病房。“每次下鄉巡診時看到農民受到病魔的折磨,我的心裏就特別難受,於是就有了建一所扶貧醫院的想法。我要為農民送去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讓他們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扶余縣位於吉林省北部,縣城偏居行政區劃東北角,最遠的鄉鎮距縣城近百公里。地理條件的限制使扶余縣醫院只能覆蓋周圍幾個鄉鎮,距縣城較遠的農民無法前來就醫。而自1998年以來,連續4年的旱災使這裡的農民收入急劇減少,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更加突出。

    去年5月,縣醫院對45公里外的已破産的大林子鎮衛生院進行了整體收購,利用自有資金和職工集資共300多萬元建立了扶貧醫院,輻射了周圍20公里範圍內的近15萬農村人口。縣醫院職工分批輪流到扶貧醫院工作,醫院有40張病床和2張手術臺,設有16個業務科室和輔助科室,並配備了全身CT等較先進的醫療設備。開診近一年來,共有24000多人次就醫,收治住院患者800余人。

    “少花錢能看病,沒有錢也能看病。”

    去年11月,扶貧醫院開診不久,扶余縣徐家店鄉92歲的“五保戶”張李氏老人來做消化道檢查。醫院收費標準是60元,但老人身上只有40元,值班醫生決定為她免費檢查。老人激動得半晌説不出話來。此後,老人逢人便説扶貧醫院好,“那裏真正是咱農民自己的醫院啊!”

    徐家店鄉林豐村農民李學是位34歲的孤兒,左腿患病已7年了,為治病已花去1萬多元,全靠村民救濟過活。今年3月中旬,他被幾名村民抬著挨家挨戶借了400元錢看病,被送到扶貧醫院時,李學的病腿已經大面積腐爛發臭。醫院經研究決定不收一分錢為他做截肢手術,並動員醫護人員為他捐款800多元。據了解,李學的病按照扶貧醫院的收費標準需要5000元左右,而在省級醫院至少需要2萬元。

    許國精説:“看上去我們只是為患者免了一些費用,他們感受到的卻是黨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一聲‘咱農民自己的醫院’是無價的,花多少錢都買不來。”

    在扶貧醫院門廳墻上挂著一塊《收費標準一覽表》,共列出65項收費標準。其中門診掛號費、患者隨員費、患者伙食費、救護車出車費等5項對全部患者均全額免費,其餘各項收費也都比國家規定收費標準低20-30%。據統計,扶貧醫院門診患者每人平均醫療費支出不到25元,住院患者每人平均醫療費支出只有671元。在這裡做一例闌尾炎手術,總收費一般不會超過500元,而在省市醫院則需1200元至4000元。

    即使這樣低廉的價格也可視情況進行下調。扶貧醫院對革命傷殘軍人、五保對象和特困農戶只按國家規定收費標準的60-65%收費。對那些經濟特別困難的患者,開診以來共減免醫療費66萬多元。醫院還為3000多名特困農民辦理了《扶貧醫療卡》。

    “一個巴掌也能拍響”

    解決廣大農民就醫難問題,應該是政府、衛生醫療部門和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行。但扶余縣醫院不等不靠。他們建扶貧醫院的300多萬元資金,完全是縣醫院的自有資金和職工們的集資。其中職工集資一項沒有硬性指標,靠大家自願,想集多少就集多少,不到2天時間,大家就集了200多萬元。

    “農民的貧困像乾旱一樣,扶貧就要下一場透雨,毛毛雨是無濟於事的。”許國精説。他們建立扶貧醫院的標準和規格較高,醫療器械和科室設置都較為齊全。醫院還聘請了省級醫院的4位離退休專家、教授常年出診,目前專家們已在這裡成功開展了數例較大的手術。

    廣闊的農村醫療市場為扶貧醫院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空間,較高的醫療水準、較低的醫療費用吸引了大批患者前來就醫。扶貧醫院的平均日醫療收入5000余元,開診近一年來,在大幅減免患者醫療費用的同時,扶貧醫院的醫療收入仍達到110余萬元。

    “心繫百姓,廢水才能變肥水”

    扶余縣醫院建立扶貧醫院,為合理配置城鄉衛生資源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多年來,我國城市與農村在衛生資源的佔有上一直呈現嚴重的不均衡性,在一般醫療服務領域,縣級醫療機構的衛生資源已經相對過剩,無論是人力資源還是醫療設備均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廣大農村地區的衛生資源則十分短缺。

    “通過扶貧這一方式,閒置的人力、設備資源由‘廢水’變成了‘肥水’,肥了百姓,也肥了我們自己。”許國精介紹説,扶余縣醫院現有在崗職工543人,而實際上有200名職工完全可以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成立扶貧醫院後,縣醫院的大批醫務人員走到了基層,實現了人員的合理分流,一些閒置的醫療設備拿到扶貧醫院後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吉林省衛生廳廳長李殿富認為,扶余縣醫院主動下沉城市衛生資源,初步解決了農村醫療機構佈局不合理的結構性矛盾,解決了城市醫院低效率運作的問題,讓城鄉衛生資源通過市場機制進一步融合,從這個意義上説,扶貧醫院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

    “這種扶貧方式我們歡迎”

    貧病交加、貧病相連是目前我國貧困農民的主要特點,“治貧必先治病”也成了各地有關部門的共識。

    扶余縣大林子鎮鎮長趙志安説:“作為新的扶貧方式,扶貧醫院大大緩解了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從而為農民脫貧打下了基礎。”徐家店鄉林豐村支書周喜海説,村裏300多戶中有三分之一看不起病,“扶貧醫院為我們村幹部減輕了負擔,以後再也不用為村民看不起病而發愁了,我們農民歡迎這種扶貧方式。”

    在增進醫務人員與患者感情方面,扶貧醫院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載體。扶余縣醫院內科主任顧偉清説,來到扶貧醫院後心靈受到了很大震撼。看到貧困農民的窘迫狀況,醫護人員們自然而然地增強了責任心,對農民的感情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過去的憐憫之心轉為親人般的關愛。

    扶貧醫院醫務人員們的服務態度得到患者們的好評。大林子鎮街基村農婦郭文英説:“這裡的大夫醫術高,服務態度好,對待我們像自己家親人一樣。病人吃的是和大夫們同樣的飯。”肖家鄉大溝村農民錢金山説:“都説共産黨代表人民的利益,我看扶貧醫院就代表了我們農民的利益,這是共産黨為我們辦的一件實事。”

    大林子鎮扶貧醫院僅覆蓋了扶余縣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口。許國精表示,在今後的一兩年內,他們爭取再建兩到三所扶貧醫院,使農村醫療扶貧服務形成網路,讓全縣農民都能享受到優質、低廉、便捷的醫療服務。目前,扶余縣另一所扶貧醫院——三井子扶貧醫院也已建成,即將投入使用。

    記者述評:把農民兄弟的疾苦放在心頭

    黑土地上矗立起一所扶貧醫院,它被農民患者們親切地稱為“咱農民自己的醫院”。之所以會出現這所醫院,那是因為基層醫療工作者把農民兄弟的疾苦放在了心頭。扶貧醫院是他們在農村醫療體制改革中的創舉,他們的實踐也為農村扶貧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和思路。

    貧病相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突出,已成為危害農村勞動力健康和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民政部門調查顯示,目前農村貧困人口中有30%是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靠“一根銀針、一把草藥”的“農村合作醫療體制”遭遇強烈挑戰扶余縣醫院不等不靠,完全憑藉自身力量建立起扶貧醫院,解決了周邊17萬農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問題。不但大幅減免了貧困農民患者的費用,還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透視扶貧醫院,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值得我們認真思索和總結。

    因為把農民兄弟的疾苦放在了心頭,扶貧醫院成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關注三農問題的一個典型。醫療衛生事業是保障生産力主體健康的事業,在很大程度上,醫療衛生事業代表著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扶貧醫院的出現,成為密切黨群關係的橋梁和紐帶,讓農民兄弟真切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

    因為把農民兄弟的疾苦放在了心頭,扶貧醫院成為解決農民健康保障問題的一種積極探索。如何讓農民用最少的錢享受最好的醫療服務,是農村醫療體制改革中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扶貧醫院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不但解決了農民看病便捷可及的問題,更為農村扶貧工作找到一條醫療扶貧的新路。

    因為把農民兄弟的疾苦放在了心頭,扶貧醫院成為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的一次有益嘗試。目前,我國70%的農村人口僅佔有30%的衛生資源,衛生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導致農村缺醫少藥問題突出。扶余縣醫院把城市過剩的衛生資源主動下沉到農村,到農民中間去尋找醫療市場,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劉德玉 王健民)

    新華社2002年10月3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