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長陳良宇:上海的"三寶"與"三新"

    今天我們《經濟半小時中國實錄》報道組來到了上海,8年前來上海的時候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炒股”。這次來聽到的、看到的最多的就是“科技”,像什麼科技館、張江高科技園區等等而且這些高科技園區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它已經進入了上海市民的口袋。

    上海人口袋中的三寶

    三張電子卡是上海人口袋裏的三個寶,出門帶上這三張卡,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變得簡單便捷起來。

    第一寶:銀行卡

    我這次來上海發現與幾年前相比,刷卡消費不再停留在市民的嘴上,而是變得非常普遍了。記者:就買這麼點東西為什麼還要刷卡?

    上海市民:刷卡比較方便,現在刷卡還可以抽獎。有大獎小轎車,還有電視機。正像這位市民所説,今年國慶期間,上海市信息辦公室舉辦了一個銀行卡消費有獎活動的揭幕儀式,規定從2002年10月1日開始的一年時間內,用17種銀行卡中的任何一張進行刷卡消費,一次性超過100元的消費者都有資格參加抽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活動是政府部門為了鼓勵市民刷卡消費而專門組織的。上海市資訊化辦公室孫建平副主任告訴我們,獎金總額是五百萬。

    第二寶:交通卡

    在上海乘出租,刷卡就可以直接買單,免去了現金消費的麻煩。同樣,在上海的地鐵站中,我們攝製組也發現,很多人無需買票就能直接進站了。

    記者:你好,我看你沒有買票,把包放在上面就進來了,為什麼?

    上海市民:因為我的卡在裏面。

    記者:什麼卡?

    上海市民:交通卡。

    站長告訴我,每天通過買票進站的主要是外地來滬的遊客,大多數上海人都是通過交通卡直接消費。而這樣一張交通卡不但可以在乘地鐵時發揮作用,還可以用來支援坐公交車和渡輪的交費等等。而且交通卡可以通過儲蓄反覆使用,每一筆交易的資訊例如交通方式、支付金額以及消費餘額等都有詳細登存。

    第三寶:社會保障卡

    我發現在上海許多醫院的收費處,設立了專門的醫療保險窗口,在此排隊的病人都是通過刷卡的方式看病交費。

    上海市民:像我這種突然之間發生(意外)的,身邊又不帶現金,有它(社會保障卡)直接方便了。

    上海仁濟醫院門診部主任告訴我們,從去年下半年起,政府推行的社會保障卡逐步取代了原先市民手中的醫療保險卡。病人交費時,醫院通過社保卡與上海市醫療保險局的資訊終端進行聯網,病人的繳費餘額、個人支付比例等資訊在電腦上一目了然。而且每一張社保卡中都登記了持卡人的姓名、照片、身份證號碼甚至指紋等詳細資訊,在不久的將來它還將在更多的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上海仁濟醫院門診部孫主任説,他們通過整合了公安 民政 社保 醫保公積金五大部門的,大概有十七類四十九項服務功能,整合到這個社保卡裏面去。目前在上海的中心城區的市民當中已經有92%拿到了社保卡。

    沈冰:上海市資訊化辦公室為了推行社保卡,還特意向全市的市民來徵收廣告語,其中有一條就是:薄薄一張社保卡,濃濃一片政府情。那麼今天我們就將從這三張薄薄的卡開始和陳良宇市長一起來談一談上海是如何以科教來興市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陳良宇市長:

    祖籍寧波的陳良宇,現年55歲,畢業于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他在上海工作了30年,從基層企業彭浦機器廠一步步做起,之後升任黃浦區區長,再到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副書記、上海市常務副市長、上海市代理市長。長期分管上海市的發展計劃、財政、金融、物價、規劃、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等工作。今年2月起,他正式擔任上海市市長。 在上海市民和企業家眼中,陳良宇是一個現代化國際化的市長。他主持了上海許多宏大工程的建設,包括上海資訊港、上海數位産業建設、上海醫療社保體系、APEC會議籌備,以及吸引"海歸"人士到上海創業、2010年世博會申辦等。

    主持人:陳市長你好,科技似乎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而且已經進入了大家的口袋。我聽説上海人現在應該一般來説有三張卡,陳市長你是不是也有這三張卡?

    陳良宇市長:是。我帶來了。這是我們的社保卡,這是我們的銀行卡,這是剛才講的交通卡。

    主持人:每個人都有(社保卡)嗎?

    陳良宇市長:上海市民是七百七十萬人都有,十六歲以下的還沒有,十六歲就成人了,成人以後有就業的問題,有進一步入高校 公積金 ,各種各樣的都上去了,各種資料就上去了。

    主持人:那所有就業的人口都有?

    陳良宇市長:七百七十萬,不包括農村的(農民),農民還沒有。

    主持人:農民現在主要還在崇明島那邊嗎?

    陳良宇市長:農民郊區還是有些農民,五百多萬農民。

    主持人:還有五百多萬,那將來有沒有可能,他們也有一張(社保卡)?

    陳良宇市長:我們想接下來的話,都可以人手一張,包括出生以後到他的死亡。每一個上海人,有一個長住戶口的,都應該有這樣一張(社保)卡。

    主持人:上海將來一千多萬人口,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張,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這麼大的工程,投資肯定也很大。為什麼一定要搞這樣的卡?

    陳良宇市長:我想資訊化的社會這個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城市一個巨大的機遇。在一個平臺上政府的各種服務都可以按照這個平臺的標準來實施,那麼這樣的話政府的各個機關都可以用一個標準來為老百姓為居民辦事,它的功能是十分巨大的。比如説公積金,現在已經開始了,學校讀書包括獎學金,包括出國,他的資料都在上面。政府今後對居民的服務就依託這張卡,它有49個內容。現在我們大概開發了兩、三方面的內容。

    主持人:現在有什麼樣的內容?

    陳良宇市長:現在很明顯的,就是醫保、醫療。過去上海人看病只能選擇一個醫院,勞保、公費醫療只能對準一個醫院。現在所有的醫院都可以選擇,在醫院裏發生的每一筆費用就用這張卡跟上海市的整個醫保中心來結算。包括他退休以後的,包括他的各種勞動技能,都在上面,再就業也在上面。

    主持人:所以是政府整個城市資訊化當中的一個。

    陳良宇市長:是,一個大平臺,一個支撐。

    主持人:有獎刷卡的那個促銷活動我也去看了,當時我路過的時候我以為是哪個商家在搞促銷活動,沒想到是市政府在搞。政府怎麼會大力推動銀行卡的應用。

    陳良宇市長:我們基於一個整體上的總體上銀行卡的推廣,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效應。從居民來講它是安全的,小偷不會把錢包把現金偷掉了,另外一個是便捷,一刷卡以後整個購物就完成了。同時從經濟秩序來講它是規範的,經濟企業和政府的活動不會有偷稅漏稅的活動。

    主持人:對政府來説有什麼好處?

    陳良宇市長:一刷卡以後每一次消費都留下了痕跡,那麼從企業的行為,政府的監管,有一個很好的基礎,然後是老百姓。更大的是老百姓,老百姓不用帶大款的資金去購物,安全、簡便。主持人:那你剛才講到每一筆交易消費都會被記錄在案。是不是也是一種信用體制的建立?

    陳良宇市長:對。是整個誠信體系的一個基礎。

    主持人:那你説將來這三張卡,有沒有可能變成一張卡。

    陳良宇市長:總體上我們想,如果是有一個平臺,很好的建立的話。特別是各方面政府各個系統都能夠形成合力的話,我相信完全可能。

    主持人:我這邊也有一張卡,這張(身份證卡)。你説有沒有可能在這個基礎上,再把這張卡也加進去?

    陳良宇市長:我就説這是整個政府管理體制的問題。按照技術上完全是做得到的。現在看來 因為過去根本不可想像的事情,現在在社保卡上、在銀行卡上、在交通卡上都已經實現了。技術支撐上沒有問題,問題是管理體制的問題。

    主持人:將來如果説每個農民,就是農村戶口,他們都有這個之後,大家再把這個合進去之後那是不是就是説沒有所謂的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之分了?

    陳良宇市長:是完全可能的。

    主持人:好,卡我們就先説到這裡。所以你看這小小一張卡或者説就是小小一張晶片,小小一個磁條,能夠做那麼多事情。我真的是感覺到這個科技的力量是多麼的大,那麼除了這些卡之外我們還在其他地方也感受到了,我們先來看一看:

    上海科技領域中的三新

    在上海科技領域中有三新,這三新引發了資金、人才、政策三方面的總動員。

    第一新:政府攜手科學院 科研支援搞商業

    在上海浦東地區的張江高科技園區,我發現在企業挨著企業的商業圈中,一座現代化的藥物研究所已經全面落成,這裡就是有多年曆史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新家。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蔡澎博士告訴我們,在我身後的大樓向左右延伸的建築群,就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不久這個研究所就整體搬遷到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

    這不是一次普通意義上的搬遷,蔡博士告訴我,從2001年中科院上海分院與上海市政府簽訂了院地合作的協議書以來,市政府充分借助中科院的力量來發展地方的科研項目。這次藥物研究所整體搬遷,就是為了配合上海市"聚焦張江"的發展,以科研機構的身份直接進入商業的主戰場。

    第二新: 項目資金上億元 領頭竟然是少年

    在我的印象中,能夠對科研機構進行項目管理的大都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專家,然而這次當我們的攝製組來到上海積體電路設計研究中心時,聽説這裡挑大梁的竟然是一個年輕小夥子。

    上海積體電路設計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張熹告訴我們,他們中心的主任,姓王 王曄,他26歲的時候就擔任這個中心的主任負責這個中心的行政技術。

    市科委的負責人告訴我,與王曄同時入選市科委首批重大科技項目管理協調人的科技人才共14人,每一個人都是在經過了嚴格的評估審核確定的,他們的平均年齡是30歲,在許多老專家的眼中他們還都是少年呢。

    第三新:科研成果要轉換 交易中心去拍賣

    來上海的第一天我就聽説,在上海技術産權交易所中有一個出名的無板市場,通俗地説就是個人的科研成果不但可以在交易所掛牌交易,還可以通過服務中心進行拍賣。這樣有資金的企業就能夠找到合適的項目,而掌握技術的個人便可以獲得更多的研究經費,就是直接把科研成果變成錢。

    上海産權交易所總裁蔡敏勇説,到現在一共是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已經成交了1452億交易量。

    主持人:陳市長,這張照片你應該不陌生吧?

    陳良宇市長:這是産權交易所。

    主持人:對。剛剛成立的時候,看你笑得特別開心。

    陳良宇市長:我覺得這是一件大事,比如説已經有了這個研究成果,成果的轉讓在這個技術産權交易所裏面做得非常好,甚至於把一半成果轉讓了,還有一半成果但還是保持著都可以。

    主持人:我知道你在這方面是大力推行的。

    陳良宇市長:大力地提倡和鼓勵,大家一定要把科研的成果能夠讓它市場化。

    主持人:為什麼這麼急迫?

    陳良宇市長:總體上13年的大發展,我們已經取得了確實很大的成績,但是伴隨而來的有許多不可克服的困難和問題。

    主持人:現在有什麼樣的困難?

    陳良宇市長:那就是我們的商務成本,不斷的增加,人力成本也提高了。比如説我們水、電、煤,比如每人平均工資。我們的每人平均收入13年以前是兩千元不到,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現在已經變成了一萬兩千多元,增長了6倍。那麼從企業家來説他覺得要付出一筆很大的人力資本。人力成本很高,商務成本也很高 ,所以就算10年以前剛剛投資進入的上海的一些跨國公司製造業,它也感到商務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壓力很大,它有希望遷移的這種傾向。所以我覺得我們上海下一步的發展唯一的一條路就是我們要依託科技。依託科教興市來深入地進行産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主持人:我聽你説這條路的時候,你是用唯一真的是感覺是破釜沉舟,只有 華山只有這一條路?陳良宇市長:對。華山就是這一條路,在上海面前就是這條路。

    主持人:你的信心是這麼的堅定。

    陳良宇市長:對。我覺得非常緊迫對上海來説別無選擇,上海人民只有選擇這條路才有上海的生路,才有上海下一步發展的新的臺階和新的局面。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科教興市”,這個科技到底怎麼樣會繼續帶動上海來持續的發展?

    陳良宇市長:我剛才講了,因為這個生産力成本的上升,所以我們必須就是在生産的附加值上面,我們的智慧財産權方面,特別我們的商標和我們的版權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或者是有自己的依靠,以後它才能有一個新的競爭力。

    主持人:這是針對企業而講的 是嗎?

    陳良宇市長:對。我們講的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海的企業無論是民營企業 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我們都希望通過政府的和全社會的一種合力,逼使它走上我説的華山這條路,用科技的方法,用增加智慧財産權的辦法,重視智慧財産權,重視創造發明重視商標 重視産權。按照這樣一種緊迫感去獲得一個新的商機,新的競爭優勢。

    主持人:我感覺你剛才説的,商標也好,專利也好,都是非常強調獨創性、原創性,是嗎?

    陳良宇市長:對。這裡面還包括一些破壞性的創新。

    主持人:破壞性的創新?

    陳良宇市長:對。就是我們現在的創新,作為機遇來説,世界技術的發展以及我們的有些優勢,我們還是很有希望。在破壞性的創新方面就是説它不是延續了一種傳統的創新,不是在原來的産品上部分的改進,而是整個的思路上的創新的塑造。像國外的發達國家它們發展了幾百年了,它們有很沉重的包袱,我這裡沉重的包袱指它們有龐大的資産剛剛投入了一條線,剛剛投入了十條線現在馬上要用自己的手把它埋葬掉,我覺得它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對我們來説我們包袱小,我們的基礎很弱。這樣的話我們完全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在這個方面來實行破壞性的創新,而且在創新的基礎上一定要實現産業化。

    主持人:市長 説到這我要給你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的一位工作人員讓我轉交給你的。是你代表上海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在簽署全面合作的協議, 是吧?關於雙方的合作我看到過一篇境外媒體的報道,它們是用這樣的標題它們説 由於中科院撐腰外商青睞上海嘉定電子城,你怎麼看這樣的評論?陳良宇市長:我覺得上海的發展,如果光依靠自己的力量,無論是層次和視野都是很不夠的,充其量上海是地方部隊。我們要充分的依託國家隊,要把國家隊拉進來。

    主持人:怎麼拉?

    陳良宇市長:工程院 科學院,包括科技部 教育部都有巨大的潛力,或者它們有很多的項目有很多的理念值得我們依託 依靠。所以我們這個模式,全面合作的模式就是它們出思想。

    我們出資金,我們出環境。我們也正在和俄羅斯談這個問題這是外援部隊。只要你有貨真價實的科研成果,我就大把的真金白銀來配上去。所以雖然這些科學機構不一定都是上海市擁有但是都為你所用。甚至於我們都不佔股權,它們在這裡獨資的也有,比如説微軟的 IBM的,它們都是獨資的。但是我們希望今後獨資的也罷,合資的也罷,你們都必須有自己的智慧財産權,在中國登記智慧財産權,變成中國的企業。

    主持人:我記得你有一句話説得挺好,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就是這個意思。

    陳良宇市長:對。

    主持人:上海有人才的壓力嗎?

    陳良宇市長:我覺得總體上還有一個結構不對稱的問題,就是需要的人和我們可能夠提供的人不匹配。

    主持人:上海需要什麼樣的人?

    陳良宇市長:特別是現在金融界的人士,另外就是像註冊會計師那樣的、律師,還有就是我們講的生物醫藥 生物科學方面的人才,高科技人才,金融類的 專業人士,還有高科技的人才。現在還有一個很突出的一個(問題),訓練有素的技術工人,專門的技術工人非常熟練的,有很紮實的基本功的,技術工人也很缺。

    主持人:陳市長,我們今天雖然是做這種一對一的訪談,沒有帶現場的觀眾,但是我們還是了解到有很多的市民都希望能夠和你對話。那麼我們也採訪到了一些,我們下面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都想告訴你他們的心願。

    科研工作者;陳市長 你好!我是從海外回來的一個新上海人。我的最大的願望就是,我們上海市能夠成為我們國家開展科研工作最好的一塊樂土。譬如説能夠獲得更多的研究經費等等,我們實驗室的同志都歡迎你有時間來這看看。

    高校大學生:親愛的陳市長你好!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我們即將踏上社會這個大熔爐,但是平時缺少實踐的機會找不到工作的感覺,很多用人單位都不敢放心地用我們,他們總是對我們SAY NO。所以説,你是不是可以在我們大一大二的時候,我們的課程比較閒暇是不是可以為我們多提供一些實踐的機會,讓我們多多地與社會接觸,這樣的話我們到了大三就不會有如此大的壓力。

    退休市民:陳市長 你好!我是退休的科技人員。現在我有一個建議就是能否在上海浦西也建一個像浦東一樣的科技館,讓我們市民能有更好的了解科技知識的場所。

    沈冰:市長,你覺得他們的心願能實現嗎?

    陳良宇市長: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地貫徹科技興市的戰略,我想他們很迫切的這種願望是能夠實現的。剛才像大二大三的學生她希望能有一種很好的實踐的機會。我相信我們現在

    已經在開始組織學校的學生,畢業以後能夠有機會到各個單位去實習。還沒有就業的為他的就業做準備,那是指畢業以後。另外我們現在組織了各方面的志願者隊伍,志願者隊伍就是從方方面面參與城市的國際化的活動。一些大的活動社區的建設,我想如果有這種可能的話,我們希望能夠把它擴展到在校的學生,像大二大三的學生,特別是在暑期裏面可以參與這樣的活動。我們的科研經費,我相信我們隨著經濟的發展上海的科研經費,會不斷地增加。

    主持人:剛才是聽了市民説他們的心願。現在我想問問陳市長,你的心願。

    陳良宇市長:我希望上海能夠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台強力的發動機,成為主旋律樂章的優秀的演奏員。

    主持人:感謝陳市長,也感謝你收看我們今天的《經濟半小時》。

    (《經濟半小時》 記者 陳響園 楊萊萊)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