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儘快發展男科門診

    人類早在1677年就發現了精子,而發現卵子要比發現精子晚1個半世紀,但婦産科早在100多年前就成為獨立學科。而與婦産科相對應的男科,目前發展速度仍不盡人意。中科院 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錢紹禎説,這一狀況急需改變。

    錢紹禎介紹,我國人口眾多,但目前只有南京、成都、重慶、瀋陽、昆明等城市建立了男科醫院。許多大城市不僅還沒有男科醫院,連男科門診也跟不上需要。如上海的男科門診也少得可憐,全市綜合性醫院中開設專業男科的僅仁濟醫院一家,男科醫院更是迄今難問世。許多屬男科看的病,如性病、性功能障礙、前列腺炎等只能到皮膚科、泌尿科去。而泌尿科醫生因忙於開刀做手術,又很少有更多精力研究男科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專門從事男科研究的機構實在太少,應當引起重視。

    男科人才培養和教材編制也十分薄弱。目前我國醫科高校尚未設立男科專業,無專業教材。男科研究生更無從談起。以致有的省市醫院中現有的男科醫生都是從泌尿科或內分泌科轉來的。

    一些專家説,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大城市普及男科門診,建立男科醫院不僅必要而且可行。如上海是全國最早開展男科學研究的城市之一,20世紀80年代初期,上海就開展了婚姻保健和婚前檢查。1986年上海創建了全國第一份男科學雜誌,並率先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男科學研究所,在男性性功能障礙、不孕症、男子更年期和前列腺疾病等研究方面,開展了多項調查和研究,並取得不少成果。因此,建立男科醫院、發展男科門診,不但能滿足更多病人的需要,還可以使基礎研究與應用醫療技術結合更緊密,促使男科學研究成果早日進臨床。

    錢紹禎説,亞洲迫切需要加強男子生殖健康的研究和出臺相應措施,其理由為:亞洲在各大洲中人口居首位,中、印兩國即佔世界人口的40%;性傳染疾病的發病率亞洲約佔全世界的50%,且有1/3發生於青少年;艾滋病的流行有向東方轉移的趨勢;不少亞洲國家缺乏男性不育症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服務;環境污染和降格在許多亞洲國家甚為嚴重。因此,高校加快男科人才培養,發展男科研究和普及男科門診時不我待。

    什麼是“男科學”

    “男科學”是一個多學科的醫學分支。它是專門研究男(雄)性生殖系統的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治療學以及男子生育調節(節育和助育)的科學。

    “男科學”研究的內涵包括附睪和精子成熟、睪丸和精子發生、雄激素作用、生殖系統神經內分泌調節、生殖細胞和幹細胞工程、生殖健康(含種族差異、環境污染等)、勃起功能障礙、生育調節(節育和助育)、前列腺(炎、肥大、癌)、生殖系統感染(含愛茲病等)、衰老(機理、機體變化等)11個主要項目。

    “男科學”這個詞于1891年已見諸美國醫學會雜誌,但一直未引起重視,只在最近30年才逐步成為獨立學科,並在某些國家迅速發展。我國男科學開始研究與國際同步,第一批論文為1972年國內發表的抗生精藥棉酚的工作,並於1980年刊于英國臨床藥理和治療專著。不久我國研究人員又發現了雷公藤單體的抗生育作用。雖然兩藥因某些副作用問題尚未付諸臨床應用,但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男科學的發展,並且在國際上産生極大影響。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因男科學的研究進展不大而擬取消其“男子節育專題委員會”,由於我國研究人員對棉酚的發現才挽救了此委員會,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便開始吸收我國專家參與這個委員會的活動。

    目前世界上有5種國際性男科學雜誌,其中4種為歐、美發達國家出版,包括德國出版的《男科學》、 美國出版的《男科學雜誌》,發展中國家僅中科院 上海藥物研究所與亞洲男科學會聯合出版了《亞洲男科學雜誌》,並在全世界發行。(張學全 張建松)

    新華社 2002年10月28日

    


醫生忠告:男兒有病莫入治療誤區
我國男性生殖健康狀況堪憂
中國迎來第三個"男性健康日"
我國男性生殖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懸在男性頭上的三把劍
“健康問題男人”大盤點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