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改革帶來我國文藝生産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在今年美國拉斯維加斯第25屆世界魔術大賽上,廣西魔術演員林彬表演的節目《牌技》,力挫群雄奪得大賽的最高金獎——金獅獎,這是我國雜技界取得的又一殊榮。

    10多年來雜技在各種國際大賽中獲得金牌110多塊,雜技每年為國家賺取外匯上億元人民幣,成為文化産業的一棵“搖錢樹”。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夏菊花將這一成績歸功於體制的突破:“正是文藝體制從計劃模式向市場轉型,打破‘平均主義’和‘鐵飯碗’,雜技界靠自謀生路闖市場,獲得了新生。”

    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加快文藝體制改革步伐,帶來了文藝生産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提倡和鼓勵社會興辦藝術表演團體;切實搞活內部經營機制,實行聘任合同制和演出合同制,建立相應分配激勵機制;實行演出補貼制度,不能繼續生存下去的團體將宣告解體……這些藝術表演團體改革措施,進一步調動全社會各方面興辦文藝事業的積極性,為文藝工作者提供更加廣闊的活動天地,增強了創造性,使大量優秀的作品和藝術人才大量涌現。

    “過去確有這樣一些文藝表演團體,編導演齊全,一年到頭沒有進行過一場演出。如今不要説一年,如果一個月沒有演出還能生存,都可以説是天方夜譚。”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馮鞏説。截至2001年,全國文化系統有2590個藝術表演團體,全年國內演出場次共39.8萬場,平均每團演出達163場,演出收入5.7億元。

    1989年國務院批准文化部設置文化市場管理局(如今的文化部市場司),標誌著全國文化市場管理體制正式開始建立。文化市場觀念的確立和發展,意味著社會辦文化的思維得以真正確立,管理手段也變被動防守為主動治理。“政府辦文化”到“政府管文化”思路的轉變,促進了文化市場的發展。解放了的文化市場更加生機勃勃,檯球、卡拉OK等一系列新型娛樂方式進入中國,迅速在大街小巷落戶生根,捲起了一陣又一陣文化熱潮。

    經過10多年培育和建設,文化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演出市場、電影市場、電視市場、音像市場、娛樂市場、文博市場、出版物市場、藝術品市場以及文藝人才市場等綜合市場體系,形成了國有、集體、私有等多元化經營模式。到2001年底,全國文化部門主管的文化市場(娛樂、演出、音像、美術等門類)共有22.3萬個經營單位,從業人員91.9萬人,主營營業收入182億元,利潤44億元。1990年社會力量興辦的文化産業在總量上還遠遠小于文化系統。到2001年,僅在文化娛樂業,社會力量興辦的文化産業總數均已達到文化系統的4.4倍以上。

    解決體制上的桎梏,社會辦文化的介入,競爭意識的形成,電影、電視、文學創作等藝術門類均擁有了一個良好寬鬆的環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和繁榮。長篇小説出版數量不斷增加,近五年來更是以每年平均500余部的數量達到歷史最高峰;電影創作形成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三次創作高潮,像《大腕》、《不見不散》等影片不但市場效益頗佳,與“進口大片”分庭抗禮,有的還登上政府獎的領獎臺;電視劇創作以每年逾8000集的産量投放市場,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餘生活;京劇等傳統戲曲新創演齣劇目達到歷史最高水準,民族藝術煥發出強大生機與活力。

    國務院去年底今年初修改了《音像製品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分別對電影、音像、出版市場準入進行了調整,文化部也規定演出市場全面向內資開放。隨著這些文化經濟政策的調整,為文藝生産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必將促進文藝生産力再次大解放,帶來文化事業繁榮。

     新華社 2002-10-02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