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業群體:從“單位人”到“社會人”  

     “以前找不到工作總想靠政府,靠原來的工廠。現在想來,這種觀念太老了,不被市場淘汰才怪。”下崗5年的周忠良,在上海就業指導專家的點撥下,建材行銷生意小有起色。如今常把“市場”挂在嘴邊的他表示:現在總算找到感覺了。

    45歲的周忠良已與工作了十幾年的那家機械廠解除了勞動合同,根據上海普遍實行的“協保”制度,目前他的失業、醫療和養老等社會保險都由原來的單位和他本人共同承擔。“現在我沒什麼負擔,只想好好幹兩年,自己開個店面當老闆。”

    周忠良只是上海從下崗到轉崗的一百多萬人之一。而在過去4年間中國的1680多萬再就業者中,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或即將徹底切斷與從前單位的聯繫,作為獨立的勞動力走向社會和市場。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2001年從再就業服務中心轉出的308萬下崗職工中,有142萬人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佔46.1%。今年第一季度這個比例也超過了四成。在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江蘇、山東和北京,失業保險保障以超過75%的份額成為主要保障形式。可以預見,隨著過渡性機構再就業中心的迅速撤並,更多勞動者將以社會保障為後盾進入市場。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的郭悅博士,從1998年起參與一項關於下崗職工勞動關係問題的調研。他更願意把再就業者從“單位人”到“社會人”艱難的心理、觀念轉變,看作是中國勞動關係變革的體現。

    “4年前下崗時,我眼前一片茫然,當時感到好象天要塌下來一樣。”在廣州市天河區經營著一家“興隆”快餐店的李玉瓊説。從擺小攤到申請小額貸款開店當老闆,李玉瓊感慨不已:“走向市場後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其實只要肯吃苦、肯動腦筋,總會找到出路。”

    這樣的心理轉變過程,在經歷千差萬別的再就業者中相當一致。南京市鼓樓區就業管理中心主任何湘岳説,“茫然無助、怨天尤人,幾乎是所有下崗失業人員都有過的狀態。”他介紹説,多數下崗失業人員剛離崗時,對做“公家人”的情結難以釋懷,總認為到企事業單位上班才算是“正兒八經”的就業。“那時家政服務員招聘常常無人問津,國有大商場等‘正規’企業招保潔工、炊事員,哪怕工資低得多,報名的卻要‘打破頭’。”

    “現在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健全,整個社會的就業結構和觀念也在變化,下崗人員的再就業路子寬多了。”何湘岳説,“只要憑合法勞動換得報酬,就是就業”的觀念正深入人心。

    江西南昌今年啟動了“小鑰匙”工程,由被稱為“就業醫生”的專職就業指導員對下崗者進行“一對一”的職業指導,幫助他們樹立再就業的新觀念;在重慶,新的再就業工作機構將延伸至社區居委會,重慶市再就業辦公室主任侯小川説,這是適應下崗失業人員由“單位人”轉為“社會人”,從生活保障轉向就業保障的需要。

    “經濟轉軌説到底就是人的轉軌。”郭悅博士認為,下崗職工進市場不僅是解決國有企業富餘人員問題,也是解決國有企業用人機制問題,更關係著勞動力市場的完善,關係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新華網 2002年9月13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