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社會轉型任重而道遠

(節選)

在未來50年,中國社會現代化需要完成兩次社會轉型。第一次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型。第二次是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從城市社會向城鄉動態平衡社會的轉型。與此相適應,全國人民的空間結構(人口分佈結構)、生活方式、勞動結構(就業和職業結構),都將發生兩次轉變。這兩次轉變,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5000年形成的傳統習慣和生活方式,導致社會利益和社會角色的重新洗牌。毫無疑問,它們是未來50年中國社會現代化面臨的重大考驗,也是不可回避的巨大挑戰。如果不能順利完成兩次轉變,中國社會現代化就將成為一句空話。所以,我們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關於如何推進完成兩次轉變,需要集思廣益。我們認為,推進新型城市化,實現人口空間結構的兩次轉變;推進社會資訊化,實現國民生活方式的兩次轉變;推進社會知識化,實現勞動結構的兩次轉變,是合乎邏輯的三大重點。

1、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實現人口空間結構的兩次轉變,建立城鄉平衡社會

中國社會人口空間結構轉型的艱巨性,既決定於中國人口空間結構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表3-51),也決定於中國人口規模。2000年,中國城市化率為36%,發達國家平均為79%,兩者相差2倍。2000年中國人口約為12.6億,高收入國家人口總和約為9.5億;中國人口是高收入國家的1.3倍。如果2000年中國城市化率達到2000年發達國家水準,需要把5.4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其任務超過再建設一個“城市化的西歐”(2000年西歐17個發達國家總人口約4億)。中國社會人口空間結構轉型的任務,超過了發達國家歷史總和。

中國社會現代化路徑圖要求,在未來50年,中國人口空間結構將先後發生兩次轉變。第一次是從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變,第二次是從城市社會向資訊化、知識化的城鄉動態平衡社會的轉變。所以,我國城市化需要新思路,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是一個選擇。

基本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城市化,實現人口空間結構的第一次轉變;在2050年前實現郊區化,實現人口空間結構的第二次轉變。

基本任務是:在未來20年,城市化率提高到60%左右,郊區化率提高到12%左右;在2050年,城市化率提高到80%左右,郊區化率提高到50%左右。

基本戰略是:新型城市化戰略,城市化、郊區化和現代化協調發展。

我們認為,面對新時代、新目標和新任務,我國傳統的城市化發展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需要進行戰略調整。我們需要從傳統城市化轉到新型城市化。相對於傳統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有8個特徵。簡單地説,新型城市化,要實現10個協調發展。

第一:城市化與人口流動協調發展,走全面的城市化之路。

第二: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協調發展,走高品質的城市化之路。

第三:城市化與農村現代化協調,走城鄉協調發展的城市化之路。

第四:城市現代化與傳統文化保護協調發展,走文化多元的城市化之路。

第五:城市化與生態環境管理協調發展,走綠色化的城市化之路。

第六:城市化與資訊化協調發展,走數字化的城市化之路。

第七:城市化與國際化協調發展,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

第八:城市化與郊區化協調發展,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促進從城市化向城鄉動態平衡的轉型,走戰略目標導向的城市化之路。

第九:城市化與經濟現代化協調發展,走經濟社會協調的城市化之路。

第十:城市化與地區現代化協調發展,走地區和諧發展的城市化之路。

通過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我國有可能在未來50年內,完成空間結構的兩次轉變。

假設2050年我國總人口為14.5億,那麼,2050年將大約有7億人生活在中心城市的郊區,約4億人生活在中心城市,約3億人生活在鄉鎮(鄉村和10萬人口以下的城鎮)。

要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把大約5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把6億城市人口(和部分農村人口)轉移到中心城市的郊區。在2002年,西歐17國總人口4億。我們城市化和郊區化的工作量,相當於把西歐人口從農村搬到城市,再從城市搬到郊區。無疑這是史無前例的。

2、實施社會資訊化戰略,實現生活方式的兩次轉變

社會現代化包括社會進步和社會適應。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轉變,是實現社會現代化必然要求。目前,我國仍然是一個農村人口占多數的國家。根據中國社會現代化路徑圖,在未來50年裏,我國人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將先後發生兩次轉變。

第一次轉變:從農村生活方式向現代城市生活方式轉變。目前,生活在農村的人口,如果仍然是傳統農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他們需要從農村生活條件向現代城市生活條件、從農村生活方式向現代城市生活方式轉變。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如果還帶有傳統農村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這種傳統農村生活習慣,實際採用現代城市生活方式。

農村人口的生活方式的轉變,大致有兩個途徑。第一條途徑:加快城市化,多數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新進城的人口,逐步採用城市生活方式。第二條途徑:加快農村現代化;少數農村人口繼續留在農村,他們通過農村現代化,逐步享有城市式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雖然進入城市是實現生活方式轉變的一個快捷途徑,但不進入城市,通過農村現代化,也能完成這個轉變。但是,留在農村的人口必須是少數,我們必須把80%左右的人口,轉移到城市和城市郊區,否則,不可能實現農村現代化。

第二次轉變:從城市生活方式向資訊化、知識化、國際化生活方式轉變。生活在農村的人口和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如果已經享有城市式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他們除了繼續改善其城市式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外,還需要向資訊化、知識化和國際化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轉變。在2050年前,資訊化要達到80%,出國旅遊率達到50%。

目前,我國人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是明顯的(表3-52)。中國社會城市化、機械化、電氣化、資訊化和知識化與發達國家的相對差距,在2~90倍之間;其中,汽車普及率差距超過90倍。我們認為,要完成生活方式的兩次轉變,除了加速推進新型城市化戰略外,還需實施“社會資訊化戰略”,力爭用30年時間基本完成社會資訊化。

基本目標是:在2020年基本實現從農村生活方式向現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在2030年基本實現社會資訊化;在2050年,基本實現從城市生活方式向知識化、資訊化、國際化和城鄉互動平衡的生活方式轉變。

基本任務是:在未來20年,城市化提高到60%左右;在2030年,資訊化達到50%左右;在2050年,城市化達到80%左右,郊區化達到50%左右,資訊化達到80%左右,出國旅遊率達到50%左右,汽車普及率達到50%左右,預期受教育年數超過17年等。

基本戰略是:新型城市化戰略和社會資訊化戰略相結合。

依據過去30年的發展速度推算,我國人民將在2020年左右完成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第一次轉變,在2030~2050年期間完成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第二次轉變。所以,在未來50年,通過推進新型城市化和社會資訊化,我們有可能實現生活方式的兩個根本轉變。

社會資訊化戰略,一方面要促進國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另一方面要消滅兩個資訊鴻溝,即消滅國際資訊鴻溝和國內資訊鴻溝。

3、實施社會知識化戰略,實現勞動結構的兩次轉變

根據中國社會現代化路徑圖,未來我國社會現代化將採用綜合社會現代化原理,選擇運河路徑,推進兩次社會現代化協調發展,並加速向知識社會和第二次社會現代化轉型。可以預見,未來我國社會勞動結構將先後發生兩次轉變。

第一次轉變:工業勞動力比重超過農業勞動力,實現就業結構的工業化(非農業化)。

第二次轉變:知識性職業比重超過生産性職業,實現職業結構的知識化(非物質化)。

目前,我國尚處於第一次社會現代化的發展期,勞動結構水準比較低,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較大(表3-53),與我們的目標差距比較大。由於我國不僅勞動結構水準比較低,而且勞動力規模龐大(數量超過發達國家總和),地區差別比較大,這就極大地增加了我國勞動結構轉變的難度。何況我們要連續完成兩次轉變,這個任務令人生畏。但是,如果不完成勞動結構的兩次轉變,中國社會現代化將沒有完成,國家目標將沒有實現。所以,加速社會知識化,促進勞動結構的快速轉變,是我國未來50年社會現代化的一個重大課題。

我們認為,通過加速社會知識化和資訊化,可以加速中國勞動結構的兩次轉變。所以,需要繼續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組織實施“社會知識化戰略”和“社會資訊化戰略”,推動勞動結構(就業結構和職業結構)的轉變。 

基本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第一次轉變,工業勞動力比重超過農業勞動力比重。在2040年左右完成第二次轉變,知識性職業比重超過生産性職業比重。

基本任務是:在未來50年,農業勞動力比重年下降5%左右,生産性職業比重年下降2%左右,知識性職業比重年上升3.2%左右。

基本戰略是:新型工業化戰略和社會知識化戰略。

在未來50年,我國工業勞動力比重將大體維持在20%~30%之間,農業勞動力比重從50%下降到4%,服務業勞動力比重從30%上升到70%左右;生産性職業比重從70%下降到20%,知識性職業比重從5%上升到50%左右。

在未來50年裏,除上述兩個轉變外,我國勞動結構還將發生兩個深刻的轉變。第一個轉變是:工業勞動力比重將經歷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也就是工業化和非工業化兩個階段。第二個轉變是:服務業勞動力比重上升,但會發生內部分化;傳統服務性職業比重經歷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知識性職業比重上升,並超過傳統服務性職業;知識性職業比重將超過生産性職業。這就是服務化和知識化兩個階段。知識性職業如表3-54所示。

綜上所述,在未來50年,我國勞動結構將發生四個轉變:首先,工業勞動力比重超過農業。其次,知識性職業比重超過生産性職業。其三,工業勞動力比重從上升到下降。其四,服務性職業比重從上升到下降。顯然,這將是一場革命性的變化。我們需要加強理論研究。聯合推動新型工業化、社會資訊化和社會知識化戰略,將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資訊化和知識化是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我國的兩次社會轉型都與社會資訊化和知識化相關。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機遇,促進中國人口空間結構、生活方式和勞動結構的兩次轉變。如果我們成功了,社會現代化就將勝利在望。如果我們錯失資訊化的機遇,不論是何理由何原因,我們的子孫後代都不會原諒,因為那將使我國社會現代化的希望變得渺茫。(摘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6》 )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