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結構的300年時序分析

(節選)

在社會學裏,社會結構指一個群體或一個社會中的各要素相互關聯的方式,或是個人或群體之間相互作用的模式。在本期報告裏,社會結構指構成社會領域及其各分領域的各個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並重點分析人口與健康等3大類社會分領域的社會結構。由於歷史數據的缺乏,我們不可能分析社會結構的全部指標,只能選擇有代表性和統計數據(研究資料)的指標進行分析。這種分析儘管不全面,但可發現這些領域社會結構變遷的一些基本事實。

1、社會結構變遷的長期趨勢

在過去300年,社會結構的變化是非常深刻的。社會結構變化的長期趨勢可以分為五大類:上升類、下降類、先升後降類、長期波動類、隨機波動類。前兩類更多反映社會結構水準的變化,後兩類更多反映社會狀態的變化。在上升和下降的兩類變數中,有些變數是開放性變數,數值幾乎沒有限制;有些變數是數值有限變數,數值會逐步逼近某個極限值(最大或最小值,100%或0%);數值已經達到或基本達到極限值的變數,可以簡稱為數值飽和變數。下面分別刻畫人口與健康等領域社會結構的長期趨勢。

(1)人口與健康領域社會結構的變化趨勢

上升趨勢的變數:老齡化、郊區化、醫生數/千人、護士數/千人、病床數/千人、兒童免疫率等。

下降趨勢的變數:家庭規模、撫養比、恩格爾系數、營養不良人口和肺結核病比例等。

先升後降的變數:部分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經歷了上升和穩定(或下降)兩個階段。

數值飽和的變數:20世紀發達國家的一些社會變數的數值已經飽和,如城市化、兒童免疫率等,它們的數值已經達到或接近極限值。

人口領域社會結構變化的突出表現是人口結構、家庭結構、社會階層結構和家庭居住結構的變化,包括廣泛社會流動、中産階級擴大、老齡化、家庭小型化和多樣化、城市化和郊區化等,它們既是社會轉型的動力,也是社會轉型標誌。

(2)學習與工作領域社會結構的長期趨勢

上升趨勢的變數:小學入學率、中學入學率、大學入學率、教育費用/GDP、網路學習、受過高等教育勞動力比例、受過中等教育勞動力比例、服務業勞動力比例、知識性職業(高級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等。

下降趨勢的變數:農業勞動力比例、生産性職業比例、高度貧困率、中度貧困率等。

先升後降的變數:許多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工業勞動力比例和服務性職業比例等變數,經歷了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

數值飽和的變數:20世紀發達國家的一些社會變數的數值已經飽和,如小學入學率、中學入學率、農業勞動力比例等,它們的數值已經達到或接近極限值。

學習領域的社會結構的突出變化是教育結構的變化,從普及小學教育(6年義務教育)、普及初等教育(9年義務教育)、普及中等教育(12年義務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工作領域的社會結構變化的突出表現是勞動力就業結構和勞動力職業結構的變化,包括農業勞動力比例下降、工業勞動力比例先升後降、服務業勞動力比例上升、知識性職業比例上升、服務性職業比例先升後降、生産性職業比例下降等,它們既是社會轉型的動力,也是社會轉型的標誌。

(3)休閒與福利領域社會結構的長期趨勢

上升趨勢的變數:國際旅遊費用、國際旅遊人次、網路遊戲、娛樂多樣性、資訊費用/GDP、網路通信、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覆蓋率、社會保障費用/GDP等。

下降趨勢的變數:沒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人口、沒有失業保險的勞動力等。

先升後降的變數:電報和尋呼機等經歷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

長期波動的變數:犯罪的受害者、青少年犯罪、毒品犯罪、性犯罪等。

數值飽和的變數:20世紀發達國家的一些社會變數的數值已經飽和,如養老保險覆蓋率等,它們的數值已經達到或接近極限值。

休閒與福利領域社會結構變化的突出表現是娛樂休閒結構、通信結構和社會保障結構的變化,包括國際旅遊、網路通信和社會保障的變化等。

2、社會結構變遷的世界前沿和國際差距

在過去的300年裏,社會結構的變遷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現是社會結構變化的世界前沿、國際差距和國際地位的變化等。由於篇幅有限,我們不能對每一個指標的世界前沿和國際差距進行時序分析,只能以少數指標為代表。詳細分析請參考本章第三節截面分析的結果。

(1)城市化的世界前沿和國際差距

城市化是反映人口居住結構(地理結構)變化的主要指標。城市化的世界前沿和國際差距的變化如表1-22,國家地位的轉移概率如表1-23。

首先,城市化的世界前沿。在1700~2002年期間,城市化從37%增加到97%。

其次,城市化的國際差距。在1700~1950年期間,城市化的國際差距擴大;在1950~2002年期間,發達國家城市化逐步接近飽和,國際絕對差距逐步穩定,相對差距縮小。

其三,城市化的國家地位的轉移。利用馬爾可夫鏈原理分析國家地位的轉移概率(表1-22),從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裏,31%的城市化先進國家降級,22%的城市化後進國家升級;處於城市化的世界中間位置的國家,其國際地位的流動性更大。

(2)勞動力結構(農業勞動力比例)的世界前沿與國際差距

農業勞動力比重的世界前沿(表1-23):在1950~2000年期間,農業勞動力比重的最小值(世界前沿)從4.9%下降到0.3%,最大值(世界末尾)從95%下降到89%。農業勞動力比重的國際差距(表1-24):農業勞動力比重的絕對差距縮小,相對差距擴大。

(3)通信結構(因特網普及率)的世界前沿與國際差距

因特網是網路通信的重要平臺。因特網普及率的世界前沿(表1-25):在1990~2002年期間,因特網普及率(因特網用戶/1000人)的世界前沿從8上升到573。因特網普及率的國際差距(表1-25):國際絕對差距在擴大,但相對差距先擴大後縮小。

(摘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6》 )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