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代化的時序分析方法

(節選)

如果從18世紀算起,到21世紀末,世界現代化將持續400年。在世界現代化的400年裏,不同民族和國家的表現有很大差別。在前300年裏,西方國家走在世界前列,創造了輝煌歷史。在後100年裏,西方將繼續前行,東方將迎頭趕上,未來世界引人遐想。

雖然人類社會理想遠大,但現實世界並不平等!目前世界上大約有3.5億土著居民,他們生活在70多個國家,講著5000種語言(UNESCO 2004);其中大約520萬人仍然(或曾經)以狩獵和採集為生(Schweitzer 2000),約佔世界人口的0.08%;2001年,世界上大約16%的人(9.6億)生活在高收入國家,84%的人(52億)生活在發展中國家,45%的人(約27億)每天生活費不到2國際美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8%的人(約11億)每天生活費不足1國際美元(WB 2005);而且不平等仍在擴大。這就是社會現實,它需要理論解釋。本期《中國現代化報告》的主題是社會現代化研究(圖一),試圖從現代化角度去分析社會現實和社會變遷。當然,本報告的探索是初步的,希望能引起更多的研究和討論。  

社會領域現代化的歷史事實

如果以社會生産力的水準和結構為分類依據,目前世界上大致存在四種基本社會,它們分別是以狩獵和採集為基礎的原始社會、以農業和畜牧為基礎的農業社會、以工業和服務為基礎的工業社會、以知識和資訊為基礎的知識社會。但在100年前世界只有三種社會(工業社會、農業社會和原始社會),在300年前世界上只有兩種社會(農業社會和原始社會),在10000年前世界上只有原始社會。在過去的300年裏,人類社會變遷的速度大大加快。本章將重點考察過去300年間社會領域的基本變遷,包括社會生活、社會結構、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的變遷,以及社會現代化的路徑等,試圖識別和歸納社會領域現代化的基本事實。

事實上,過去300年的社會變遷,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在西元1700年,西方和東方的主要國家都屬於農業社會,大致處於同一起跑線上;當時,西方國家的社會生産力和科教水準已經超過東方,東方國家的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遠遠超過西方(表1-1)。300年後,西方國家多數已經步入知識社會,而部分東方國家仍然是農業社會,兩者的整體社會水準差距明顯。目前關於社會變遷有多種解釋,本報告採用社會現代化理論來解釋它。現代化涉及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深刻變化,本期報告所講的社會現代化,特指社會領域的現代化(圖1-1)。

社會領域現代化的分析方法

社會領域的現代化,簡稱為社會現代化。社會現代化是18世紀以來人類社會變遷的一種形式,而社會變遷自古就存在,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正如大約西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當然這句話的正確意義是有條件的)。

20世紀60年代以來,關於社會變遷、社會趨勢、社會結構、社會指標的研究和社會統計工作,為社會現代化研究積累了大量資料和數據。一般而言,社會現代化研究,既可以採用社會學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分析、綜合分析和比較分析等,也可以借鑒經濟學和現代化的研究方法。在20世紀中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茲涅茨建立了經濟發展類型的跨國比較分析方法,包括時序分析和截面分析;《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採用了經濟時序和截面分析、理論分析、經濟時間和坐標分析等方法。很顯然,社會現代化的分析,也是一種跨國比較分析,同樣可以採用時序分析、截面分析、坐標分析和理論分析等。

社會現代化的時序分析方法

在社會科學領域,時間序列數據分析是一種常用方法,在社會趨勢、經濟趨勢和經濟週期研究時經常用到。我們認為,社會現代化的時序分析,旨在通過比較不同國家的社會指標的時間系列數據和變化,揭示社會現代化的長期趨勢及其變化規律。它的基本內容包括:

(1)選擇分析的社會變數。社會現代化的分析變數,應該是社會領域的主要變數。但迄今為止,關於社會和社會領域並沒有統一定義(表1-2)。為了便於分析,本期報告採用美國社會學家羅伯遜的觀點:“社會就是一群享有共同地域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作用著的人”;“社會領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領域(圖1-1);它既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又與人類社會的其他領域(如經濟和政治領域等)有一些交叉。在一定意義上説,關於人類社會的科學研究是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關於社會領域的科學研究是社會學。

關於社會領域的具體內涵,不同學者有不同認識。為了便於操作,我們借鑒聯合國、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社會指標,識別社會領域的基本範圍,並根據各個分領域的特點,對它們進行分類和分層。

本期報告把社會領域分為兩個研究緯度(表1-4)。第一個緯度是分領域緯度,包括3大類和12個分領域,它們分別是:人口與健康類(人口、家庭、家居和衛生等4個);學習與工作類(教育、勞動、收入和貧困等4個);休閒與福利類(休閒娛樂、交通通信、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等4個)。第二個緯度是分層次緯度,包括4個研究層次;它們分別是社會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社會結構(結構和變化)、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等。本期報告把文化和生態環境等單列出來(將來將專門進行分析),不作為社會領域的分析對象。

社會現代化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複雜過程。在社會現代化過程中,不同社會變數的長期趨勢和變化的特點不同,概括起來有五種類型(表1-5)。(1)上升變數:有些社會變數隨時間而上升,其數值會發生短期波動,有的數值是開放的,有的數值是有限的。(2)下降變數:有些社會變數隨時間而下降,其數值會發生短期波動,有的數值有一定大小(比例)限制,有的數值是開放的。(3)轉折變數:有些社會變數經歷上升和下降(或者下降和上升)兩個階段。(4)長期波動變數:有些社會變數長期在一定範圍內波動,運動沒有明顯的方向性,趨勢很平緩。(5)隨機變數:有些社會變數的變化是隨機的,趨勢不明顯。

(2)選擇分析的時間範圍。我們需要了解社會現代化的全過程,所以,時間跨度應覆蓋社會現代化的全過程。本報告時序分析的時間跨度為300年(1700~2001年)。

(3)選擇分析的國家樣本。2001年人口超過100萬且數據比較齊全的國家約有131個。顯然,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篇幅裏對每一個國家的社會時序數據進行分析和比較,而且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時序數據非常少。考慮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社會現代化的不同步,我們選擇15個國家(表1-6)作為基本樣本(8個發達國家和7個發展中國家),它們的國民收入(GNI)約佔世界總收入的78%,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2%。

(4)採集和建立社會變數的時間序列數據和資料。一般而言,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的時序分析為定量分析,採用比較權威的部門的統計數據,數據來源見後面的“數據資料來源”;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的時序分析為定性分析,應注意選用比較科學客觀的研究資料。

(5)分析和比較不同國家社會變數的長期趨勢,包括社會變遷和進步的特徵事實。社會變數與其他變數(政治、經濟、環境和文化)的相互關係,需要專門分析。

(6)分析世界範圍的社會前沿、社會差距、生活水準的長期趨勢的變化規律等。(摘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6》 )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