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楊邦傑:新農村首先需要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6 日 | 文章來源:人民網

“建設新農村是一個新課題,我認為首先需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全國政協常委、致公中央副主席、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邦傑告訴記者。

“去年,我們到重慶、四川、安徽大別山、三峽庫區等地,通過對一些地方進行典型調查,深深感到農民期盼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而且我們也發現,在道路交通、通訊、水電、燃料、環境等基礎設施方面,有很大的差別。這種情況在中西部農村,差別更大。”楊委員説。

“舉個例子,拿飲用水來説吧,有些農村,人畜糞便、垃圾與化肥農藥等污染飲用水水源比較嚴重。據初步估計,三峽庫區的垃圾污染80%來自農村地區,庫區水體漂浮物大部分都是來自農村的樹根、樹枝、麥桿等垃圾。化肥造成嚴重的氮污染及農藥污染,有機廢棄物,特別是規模養殖造成的糞便污染也將成為突出問題。農藥管理與使用不當,致使河水、湖泊污染。重慶市各水廠水源的水質進行化驗分析表明,長江水中有機物污染的種類達到50多種,嘉陵江水中有機物污染的種類達到60多種。三峽水庫長660多公里,長江支流污染較嚴重,且三峽成庫後,庫區江面變寬、江水變緩、庫區自凈能力大為減弱。”

楊委員説,我認為在建設新農村中,當務之急是要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調動各方面投入的積極性,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用抓工業基地、經濟特區的力度來抓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只有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改善後,才能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産能力、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也會擴大內需,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楊委員建議,“十一五”期間,建議國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別是調整國家建設資金的投向和結構,更多地支援農村建設。要制定法規,確保通盤制定城鄉發展規劃,加大市級財政性建設資金對郊區和所屬縣鄉的投入,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向農村的延伸。要建立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保證城鄉協調發展能真正落實,農村面貌有較大大的改變。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