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節約型生産體系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20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節選) 

我們認為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最重要的是要優先構築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生産模式,建立一個低度消耗資源的節約型生産體系,以促進資源的節約,杜絕資源的浪費,降低資源的消耗,提高資源生産率和生態效率。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和發展模式。

(一) 我國生産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生産模式的轉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集中表現為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沒有根本轉變。其主要表現是:高資本投入、高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産出。

(二) 儘快實現生産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建設節約型型社會,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著力構建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實現由“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轉變。

(1)在需求結構上,實現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增長的方式向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共同拉動增長的方式轉變。

(2)在産業結構上,實現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增長的方式向由工業、服務業和農業共同帶動增長的方式轉變。

(3)在要素投入上,實現主要依靠資金和自然資源支援增長方式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資本、資訊資源和技術進步支撐增長的方式轉變。

(4)在資源利用方式上,實現資源利用的“資源——産品——廢棄物”的單項式直線模式向“資源——産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迴圈模式轉變。

(三) 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是最大的資源節約

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著力構建節約型的産業結構。我們認為産業結構的優化是最大的資源節約,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是節約資源、實現低代價、高增長的最有效方式。

工業化是一個伴隨著工業發展的社會經濟全面變革與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服務業以其高度創新性、廣泛滲透性、效率倍增性和深度産業關聯的優勢,對製造業起著增加價值的重要作用。由於服務業存在特有的分離效應和分裂效應,使最初體現在一個人和一種産品中的服務可以從服務中分離出來,變成一種新的商品,從而增加了産出,達到以盡可能少的物化勞動耗費取得較多的經濟效益的目的。沒有服務業發展的支撐,工業化只能停留在比較初級的粗放的階段,很難深化。更為重要的是,與第一、二産業相比,服務業的發展具有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優勢,大力發展服務業,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就能降低經濟增長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根據國際經驗以及學者研究發現,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準與其産業結構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庫茲涅茨通過建立經濟截面的分析方法,按每人平均GDP將國家分成8組,總結出各組國家對應的三次産業結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錢納裏等人將經濟增長理解為經濟結構的全面轉變,他們借助多國模型提出了經濟增長模式轉變與每人平均GDP、産業結構之間關係[1];《1991年世界發展報告》提供了1989年各收入組別國家和地區的GDP結構[2](見表6.6)。依據世界銀行標準,中國第二産業比重相對偏高標準10個百分點左右,而第三産業偏低10個百分點左右。另外,比較與中國經濟發展水準相近國家的第三産業比重,我們同樣發現中國第三産業比重偏低9個百分點左右(見表6.7)。

工業部門是消耗資源最多、對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部門,因而也是資源節約潛力最大的部門。根據國際經驗,發達國家第二産業的總耗能比重一般高於總産值比重10~15個百分點,而第三産業正好相反,總耗能比重一般低於總産值比重10~15個百分點。如美國第二産業産值比重為24.9%,能耗比重為36.7%,能耗比重高於産值比重11.8%;日本第二産業産值比重為32.1%,能耗比重為47.1%,能耗比重高於産值比重15.0%;中國第二産業能耗比重高於産值比重20個百分點左右(見表6.8)。美國從1973年到2003年的30年間,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了55%,單位GDP能源消耗量從1981年的近14%下降到今天的7%左右;日本1973年到2000年,日本單位GDP能源消費下降33%,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服務業比重大幅度上升和高新技術産業的崛起。

目前,我國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費佔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0%以上,而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的能源消費又佔整個工業終端能源消費的70%以上。也就是説,中國高能耗行業差不多消耗了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一半。一般來説,處於高速經濟增長時期的國家的電力彈性系數基本大於1,而我國在過去50餘年,電力彈性系數很少超過1。近年由於重化工業的快速增長,電力彈性系數迅速上升,2004年達1.6左右,全國普遍出現電力緊缺。這是産業結構偏重,鋼鐵、鐵合金、鋁、水泥、房地産等高耗能産業發展過快的結果。另外,我國農業用水量佔總用水量64.6%,農業耗水量佔總耗水量77.0%,而農業産值佔GDP比重僅為15.2%,農業綜合耗水率高達64.0%;農田實灌面積畝均用水量高達450立方米。因此,調整我國淡水資源使用結構,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是迫在眉睫的任務。(摘自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撰寫的《2006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