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升國際競爭力是當務之急

(節選)

中國經濟現代化的第三個瓶頸是國際經濟競爭力。目前,中國市場經濟發育僅有20多年曆史,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已經走過大約300年曆程,但中國又必須與發達國家在世界市場上同臺競技,這就決定了提升國際經濟競爭力是中國經濟現代化的一道難關。因為國際經濟競爭,不僅決定於經濟品質和經濟結構,更決定於經濟制度和經濟觀念,而市場經濟制度和觀念的建立與完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顯然,世界不會等待中國,有些國家甚至會試圖延緩中國的進步。隨著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的“過渡期”的結束,中國將直接面對全方位的國際經濟競爭。在複雜和多變的國際經濟叢林中生存和發展,並最終實現經濟現代化,中國只能邊學邊幹。如何加快學習和成長進程,用50年時間完成發達市場經濟國家300年走過的路,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必須面對的挑戰。這裡談三點考慮,供大家討論。

1、完善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宏觀基礎

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的宏觀管理體制是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基本任務,它也是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宏觀基礎。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大量的。其中有5個內容比較緊迫。

(1)編制國家經濟法典。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經濟法規的完善和普及是法治經濟的重要基礎。編制國家經濟法典,是完善和普及經濟法規的重要措施。建立系統的經濟法典分類體系,清理1980年以來的經濟法規,編制國家經濟法典,並每年修訂一次;建立經濟法規公示制度和簡報制度,建立經濟法規和經濟政策評估制度,使經濟法典修訂制度化。

(2)制定國家經濟資訊透明法(經濟陽光法)。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經濟,經濟資訊的透明和可獲取是公平競爭的重要條件。經濟資訊資源的封鎖、割裂和不平等獲取,極大地增加了中國經濟的運作成本和企業決策的機會成本,降低了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建議儘快制定經濟資訊透明法(經濟陽光法),規定所有由國家經費支援産生的經濟資訊、資源環境資訊和科技資訊等,除涉及國家機密的資訊外,都應及時公佈和免費提供。

(3)成立國家經濟政策評估中心。國民經濟是由一系列經濟部門和地方經濟組成的,部門經濟和地方經濟利益都左右著經濟政策的走向,大的産業集團對經濟政策有很大影響力。如果沒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政策研究機構對各种經濟政策進行中立的評估,是難以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去判斷經濟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建議組建國家經濟政策評估中心,按照國立科研機構的模式獨立運作和管理,具體負責組織編制國家經濟法典和經濟政策評估。

(4)成立國家小企業服務局。在國民經濟中,小企業是多數,大中企業是少數。小企業創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國家稅收。但是在市場競爭中,小企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它們既沒有大中企業對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力,也沒有大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一般而言,小企業比較靈活,市場適應能力比較強;但資訊不靈通、管理水準低、市場融資比較困難、新産品開發能力比較差、産品推銷能力有限等。如何幫助小企業,提高小企業競爭力,是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建議成立國家小企業服務局,為小企業提供管理培訓、技術和資訊、融資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幫助。

(5)成立國家能源部。能源是工業經濟的血液。隨著中國工業化的推進和生活品質的提高,能源將日益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現代化的一個瓶頸。而且在國際能源市場上,單個企業或企業集團的競爭力都是有限的。即使在能源工業十分強大的美國,聯邦政府的能源部也是一個大部。在條件成熟時,組建國家能源部,統籌中國能源的國際競爭,無疑有戰略意義。

2、培育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微觀基礎

國際經濟競爭,既發生在國家層面,也發生在企業層面,而且更多發生在企業層面。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是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微觀基礎。眾所週知,目前中國企業的業務素質和競爭力都是有限的。僅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尚不足以與國際大企業抗衡。培育國際經濟競爭的微觀基礎,是中國政府不能推卸的責任。有三方面的工作可以予以考慮。

(1)培育企業國際競爭力。選擇和扶持有能力和意願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特別是對中國經濟現代化運河戰略的十大産業的優秀企業,要重點扶持。

(2)提高企業家國際競爭力。要象培養國家公務員那樣培養一批優秀企業家。建議建立企業家培訓基金,每年培訓20萬左右的企業家,5年培訓100萬左右的企業家。

(3)加強國際經濟競爭的理論研究。國家有關的科研基金管理機構和國家科研單位,應加大國際經濟競爭的理論研究的支援力度,並快速傳播科研成果,使中國企業儘快了解國際經濟競爭的新理論、新觀念和新方法。

3、改善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環境

目前,中國企業在國際經濟競爭中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國際經濟競爭環境的改善,既與中國企業的國際行為有關,更與中國政府的國際作為有關。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可以主動配合,積極爭取創造一個有利於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國際環境。中國可以加強與歐洲、美洲和亞洲鄰國的經濟合作,也應該加強與非洲和大洋洲的經濟合作。中國政府要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堅強後盾。

小結:十項政策建議

21世紀前50年,中國現代化要以經濟現代化為重心;中國經濟現代化要以經濟品質和經濟結構現代化為重點,以經濟品質現代化為重中之重;同時要大幅度提高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綜上所述,我們提出十項建議,供大家討論。

(1)組織研製和實施中國經濟現代化和地區經濟現代化量化目標的路徑圖。

(2)21世紀前50年以提升經濟品質為重中之重,實現經濟戰略的兩次轉型,全面提高勞動力素質。

(3)21世紀前30年完成新工業化和資訊化,實現工業化模式的六個轉變。

(4)21世紀前30年基本完成經濟基礎設施現代化。

(5)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轉型,完成産業結構和十大産業的戰略調整。

(6)持續推進流通、消費和分配結構的調整,提高分配公平性。

(7)持續控制和縮小經濟不平衡性,提高經濟協調性。

(8)完善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宏觀基礎。組織編制國家經濟法典,制定國家經濟資訊透明法,建立國家經濟政策評估中心、組建國家小企業服務局和國家能源部。

(9)培育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微觀基礎。培育企業國際競爭力,提高企業家國際競爭力,加強國際經濟競爭理論研究,5年培訓100萬企業家。

(10)改善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環境。中國政府可以也應該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堅強後盾。

中國經濟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有絲毫懈怠,不能心存僥倖無所作為,不能好大喜功盲目冒進,不能放任自流半途而廢;而應持之以恒,要迎難而上知難而進,要自強不息堅持不懈,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21世紀的世界經濟現代化既是一場百年競賽,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次復興良機。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

中國網 2005年3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