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方法

(節選) 

在過去300年裏,發展中國家有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已經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尚沒有進入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第二種類型是迄今沒有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但已經對第二次經濟現代化做出了有力的響應。第三種類型是沒有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也沒有對第二次經濟現代化做出回應。在未來100年裏,第一種類型的發展中國家將先後進入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第二種類型的發展中國家將逐步完成從經典經濟現代化向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轉變,第三種類型的發展中國家將逐步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然後才向第二次經濟現代化邁進。

在經典經濟現代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經濟現代化是圍繞工業化這個主題展開的;在第二次經濟現代化過程中,國民經濟現代化是圍繞知識化和綠色化展開的。在兩次經濟現代化過程,發展中國家都有一個不變的目標,就是追趕和達到世界經濟的先進水準。根據廣義經濟現代化理論,經濟現代化是經濟發展、經濟轉型和國際經濟地位的變化的交集。對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現代化是經濟發展、經濟轉型和追趕世界先進水準的交集。所以,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現代化的方法,既包括自身的經濟發展和轉型,也包括追趕世界先進水準;而且在不同階段的做法有所不同。

1、20世紀70年代以前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方法

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現代化是經典經濟現代化,它們的方法基本是模倣發達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的方法和模式,重復發達國家走過的路。除少數國家和地區取得成功以外,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是失敗的。成功的國家包括日本、義大利等國家,它們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發展中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都是以工業化為核心的,但工業化的模式和道路不同。格爾申克隆分析了歐洲後發國家工業化的8種類型。錢納裏等分析了發展的4種型式和工業化的結構轉變,4種型式是初級産品生産專業化、平衡的生産和貿易、進口替代和工業專業化等。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情況:

(1)進口替代型工業化(內向型工業化)。

(2)出口導向型工業化(外向型工業化)。

(3)競爭型工業化,根據競爭優勢原則,綜合運用工業化的內向型或外向型戰略。

(4)生産資料或者消費資料中心型工業化。

(5)農業發展型或農業停滯型工業化。

(6)本地型或引進型工業化。

(7)被迫型或自主型工業化。

(8)通貨膨脹型或通貨穩定型工業化。

(9)工業專業化。

(10)初級産品專業化。

(11)均衡發展型或不均衡發展型工業化。

(12)城市型或城市農村協調型工業化等。

2、20世紀後30年發展中國家經濟現代化的方法

在20世紀後30年裏,發達國家相繼進入第二次經濟現代化階段,並將傳統工業部門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兩個機遇。第一個機遇是工業化的機遇,接受發達國家的工業轉移和工業品市場。第二個機遇是資訊化和高技術的機遇,引進發達國家的資訊化和高技術,以改造傳統工業。當然,並非所有發展中國家都看到了機遇或抓住了機遇。在這30年裏,有些國家抓住機遇獲得成功,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如南韓和新加坡等。

(1)20世紀後30年發展中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的方法分析

如果沒有看到兩個新機遇,發展中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會繼續走老路。

如果看到兩個新機遇,發展中國家將可能採取行動,也可能採取觀望態度。如果採取觀望態度,發展中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會繼續走老路。

如果看到兩個新機遇並採取行動,那麼,發展中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的方法、模式和道路將進行大調整。這種情況在下面進行分析。

(2)20世紀後30年發展中國家對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響應

發展中國家對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響應,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

如果是被動的,那麼,這些國家就成為發達國家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産品市場。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的方法和模式將受到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衝擊和影響,國民經濟中將積累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因素。這種變化是數量的變化,不是品質的變化。

如果是主動的,那麼,這些國家將積極引進第二次經濟現代化,並主動接受發達國家的工業轉移和高技術産業的轉移,將工業和高技術産品出口到發達國家,同時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爭奪市場份額,從而引起國民經濟的品質變化,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

它們的做法大致是引進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方法,調整原來的做法,具體包括:

① 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的工業技術和産業。

② 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的資訊化和高技術産業,並改造傳統産業。

③ 積極開發高技術,推進高技術園、科技工業園等。

④ 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爭奪和擴展國際市場空間。

⑤ 積極推進綠色和環保技術,促進經濟與生態的協調。

⑥ 積極引進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相關制度,如按貢獻分配等。

⑦ 加強資訊基礎設施的建設。

⑧ 引進國家創新體系概念,提高創新效率和能力等。

3、21世紀前50年發展中國家經濟現代化的方法

根據《中國現代化報告2004》的分析,2001年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尚沒有完成經典現代化,有30多個國家完成了經典現代化但沒有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所以,在21世紀前50年,發展中國家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已經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先後進入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第二種情況,沒有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繼續進行經典經濟現代化,而且到2050年還完成不了。第三種情況,沒有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的國家,採取兩次經濟現代化協調發展,走綜合經濟現代化道路。這三種情況的做法是不同的。

(1)21世紀前50年發展中國家的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方法分析

在21世紀前50年,那些已經完成經典經濟現代化的國家,將先後進入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由於它們距離發達國家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差距很明顯,它們沒有實力與發達國家競爭。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它們的第二次經濟現代化將更多是學習和引進。

它們可能會採用國民經濟第二次現代化的一些常規方法(具體內容請看前面的介紹),同時引進發達國家的一些新方法。例如

① 引進發達國家的資訊化和高技術産業,加強資訊基礎設施的建設。

② 開發高技術,推進高技術園、科技工業園等

③ 參與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市場空間的競爭。

④ 推進綠色和環保技術,促進經濟與生態的協調。

⑤ 引進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相關制度,如按貢獻分配等。

⑥ 加強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創新效率和能力等。

(2)21世紀前50年發展中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的方法分析

根據《中國現代化報告2003》的分析,在21世紀前50年,有一些國家不可能完成經典現代化,它們仍然將進行經典現代化和經典經濟現代化。

這組國家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是不受或較少受到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影響,“一心一意”進行經典經濟現代化。第二種可能性是較多受到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影響,接受一些第二經濟現代化的做法。兩種情況不完全相同。

第一種情況。不受或較少受第二次經濟現代化影響的國家,將是最落後的一組國家,它們的經典經濟現代化將是十分漫長的過程,而且目前還看不到希望。它們的做法大體是:

① 沿用國民經濟經典現代化的常規方法(具體內容請看前面的介紹)。

② 重復其他比較先進的發展中國家的經典經濟現代化的道路(看前面的介紹)。

③ 引進其他比較先進的發展中國家的工業技術等。

④ 推動農業的工業化,普及初等教育。

⑤ 引進其他國家的資訊化和高技術産品。

⑥ 引進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一些制度要素等。

(3)21世紀前50年發展中國家的綜合經濟現代化的方法分析

在21世紀前50年,選擇綜合經濟現代化路徑的發展中國家,將是多姿多彩的。一方面因為它們不是重復發達國家的道路,而是開創一條新型經濟現代化道路;另一方面因為它們包含兩次經濟現代化的內容,它們的方法和模式比單純的經典經濟現代化或第二次經濟現代化更多,選擇的空間更寬闊。正因為如此,綜合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創舉,也是一個挑戰。

前面已經分析了國民經濟綜合現代化的常規方法,這裡不重復。

綜合經濟現代化的方法的實質是一組配方,是經典經濟現代化的要素和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要素的不同配比。綜合經濟現代化的要素配方的要素比例應隨時間而變化。

在綜合經濟現代化的早期,經典經濟現代化的要素的比重會多一些,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要素的比重會少一些。在中期,兩次經濟現代化的要素的比例會大體平衡。在後期,經典經濟現代化的要素的比重會少一些,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要素的比重會多一些。

調整配方比例有四個原則。第一個原則,經典經濟現代化的要素的比例要逐步減小。第二個原則,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要素的比例要逐步增大。第三個原則,比例變化的速度不能超出國民經濟可以接受的程度。第四個原則,以追趕和達到發達國家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先進水準為目標。遵循四個原則,結合實際國情,就可能找到一組適用的配方。

綜合經濟現代化既有科學的因素,也有藝術的成份。説它有科學性,是因為綜合經濟現代化理論是建立在廣義經濟現代化理論的科學基礎上的。説它有藝術性,是因為綜合經濟現代化理論是廣義經濟現代化理論的靈活運用,而且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綜合經濟現代化將有很大差異。所以,綜合經濟現代化既需要高超的藝術,也需要科學的精神。

4、21世紀發展中國家經濟現代化的方法的多樣性

如果説發達國家的經濟現代化的方法具有多樣性,那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現代化的方法就更是五光十色。因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現代化水準的差異性和不同步性,遠遠大於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數量也遠遠多於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完成經濟現代化的時間也遠遠長于發達國家。所以,在21世紀,發展中國家經濟現代化的方法的多樣性是不容置疑的,它也反映在方法數量的巨大、時間和國家差異等方面。對此前面已多有敘述,這裡不再贅述 。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

中國網 2005年3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