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市帶動效應的提升:大城市區(群)——城市帶——城市圈

(節選)

在中國位於沿海地區的京津唐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有希望成為主導中國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城市群。今後,中國經濟將越來越向各個大城市區,特別是向京津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這三個大城市區(群)進行集聚,三個大城市群將在不久的將來成長為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經濟空間。當然要達到這一點還需要國家城市化整體戰略設計中有一套明確的大城市區、大城市群的政策作為支撐。

大城市區是城市發展的一種空間表現形式,也是城市化的高級形式,建設和發展大城市區首先符合了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潮流;其次,建設和發展大城市區有利於都市圈內各類規模大小城市之間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共同提高,符合圈內城市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大城市區的建設必將有利於進一步強化核心大都市的經濟、文化.科教與資訊等中心的地位,有利於將其建設成為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化中心城市。

大城市區的建設和發展將按照區域共同利益的原則,重點推進交通網、人才網、金融網、資訊網四大網路的建設,強化大都會作為核心城市的功能建設:到2010年大城市區內GDP每人平均達到4000美元以上;城市化率達到75%以上,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一體化區域經濟,從整體上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

大城市在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有較好的投資環境和較強的經濟實力,也有較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較高的投入-産出效益,同時又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995年底,我國有32個人口規模在l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其中超過200萬人的有10個,依次為上海、北京、天津、瀋陽、武漢、廣州、重慶、哈爾濱、南京、西安,均為全國性的中心城市或跨省區的大區域性中心城市。

(一)首都經濟群——京津冀大城市區(群)

截止2001年年末,北京建成區10年漲大100平方公里,新版地圖將以五環路為地圖中心。而規劃部門則審慎預測:北京城區還將繼續向四週擴展。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到2010年,北京市區面積將達到610平方公里左右。近年來,隨著人口的膨脹和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城市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人,國內各大城市的加速擴張成為趨勢。有關資料表明:未來10年水資源短缺將是中國國內最具挑戰性的問題。而北京每人平均佔有量為300立方米左右,僅為全國每人平均佔有量的1/7,在世界各國首都中居百位之後。北京市社科院長期研究水資源供應與城市人口容量的研究結果顯示:2005年,北京可支撐的人口容量為1277.77萬人,但實際北京總人口在1997年即突破1500萬大關。

通過首都經濟圈—京津冀大都市圈的科學概念,把北京市及相鄰的天津市、河北省統籌考慮,探索、提出首都及周邊省市的城鄉發展規劃。在地區規劃研究中形成一種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的“區域整體性理論”。這一理論倡導全球市場、區域經濟、科學文化與技術創新相結合,走可持續的城市發展道路,通過綜合的發展途徑,提高城市環境品質。 “京津冀大都市圈”不是行政區劃概念,而是指對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保定等在內的城鄉建設規模進行統籌研究,通過合理的佈局與建設,形成完善的城鎮網路,疏散北京市區部分功能,合理髮展沿海港口和工業,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促進京津都市帶及區域整體發展,使“首都經濟圈”共同發揮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中心的作用。

(二)滬寧杭經濟群——長江三角洲大城市區(群)

1998年以來,江、浙、滬各地先後提出富民強省、富民強市,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並相繼實施城市化、資訊化、高新技術産業化戰略。這標誌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增長方式從以往數量擴張向品質提升的根本轉型,是告別小康、走向富強的發展戰略大轉移。

農業、農村、農民的巨變,為長江三角洲地區近年來城市化浪潮的涌起提供了必要條件。 統計資料表明,浙江省2001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4582元,農民富裕程度連續17年位居全國之首。城鎮居民收入去年也首次躍居全國第一。另據統計,江蘇省去年農民每人平均收入為3785元,其中蘇南農民純收入達到4990元。江、浙兩省農民的富裕是農村工業化的結果,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對城市化提出了緊迫要求。

蘇南農村工業化是蘇南農業價值轉移造成的,蘇南地區目前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現在大家不約而同地抓城市建設,這是工業價值積累橫向轉移的一種體現,是大勢所趨。城市化浪潮是全面性的,是繼鄉鎮工業、外向型經濟之後,又一次重大發展機遇。城市改造和建設是提高城市功能和資源積聚效能的重要起點。

近年來,在長江三角洲地區15大城市的城市建設形成激烈的競爭局面,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突飛猛進。南京、無錫今年拆除舊城建築面積均超過100萬平方米。各地紛紛大手筆調整行政區劃。據統計,從1999年到2001年,江蘇省撤鄉並鎮628個,撤並村15000多個,江、浙兩省城市化水準均超過40%。2001年8月,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實行城鄉一體化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將農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網。在蘇南地區,包括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系統,從去年開始向個體工商戶和外來勞務人員延伸。2001年,南京市首開吸納外來勞務人員參加養老保險人數超過10萬人。戶籍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進使城鄉二元結構不斷被突破。

資訊化和高新技術産業化發展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戰略大轉移的重要方向。20世紀90年代以來,沿海發達省市普遍把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作為經濟的第一增長點和第一推動力,呈現出千舟競發之勢。上海電子資訊産業、生物醫藥、新材料已成為高新技術産業中的重要領域。三大産業産值已佔全市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的八成以上,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優勢和産業基礎。

(三)廣(廣州)深(深圳)經濟群——珠江三角洲大城市區(群)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珠三角”城市群輻射力漸強,廣東對全國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以廣州、深圳為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的崛起。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廣州依託改革開放的東風,經濟發展一路高歌,深圳則以無與倫比的“深圳速度”締造了城市發展史的奇跡。兩個中心城市優勢互補,比翼齊飛,加快發展高新技術,從而帶動了全省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水準迅速提高。日前,廣東省已向世人宣告,全省城鎮人口的比重已超過農村人口,佔了全省總人口的55%,其中,珠江三角洲達到72%,並催生出了一大片充滿經濟活力的城市,形成“珠三角”城市群。這是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它以佔廣東30%的人口,創造著全省77%的GDP。根據中國城市和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學者的調研,珠三角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輕工業生産基地,其生産規模已超出美國東岸及歐洲。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

中國網 2005年3月1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