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

1900年,中國完全沒有現代科技,懂得微積分的人全國不逾10個。到二十一世紀初,中國高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水準與世界先進水準的整體差距已明顯縮小,60%以上的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準。2003年10月15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太技術的國家。根據已經啟動的月球探測計劃,中國將於2010年以前向月球發射無人探測裝置。

科技進步、科技創新被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1993年7月頒布實施的《科學技術進步法》,比較全面地規定了中國科技發展的目標、作用、資金來源、科技獎勵制度等,成為指導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基本法典。1998年和200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該法的執行情況分別組織了兩次執法檢查。2002年6月頒佈施行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將普及科學技術、提高公民科學素養規定為一種行為準則,要求全社會實行。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也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法規,對吸引科技人才、穩定科技投入,發展高科技起到了保障作用。

最近十年中,中央政府的財政科技撥款和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額均有大幅度增長。2003年,財政科技撥款額達8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6.1%,佔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為3.7%;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為1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8%,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1.3%的歷史最高水準,居發展中國家前列。

科技人力資源的增長相當明顯。2003年全國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發展到5575萬人,平均每萬名國有企事業單位從業人員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人數由1985年的870人增加到近3900人。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近十幾年回國的留學人員佔50%以上。

2002年起,國家制定的科技發展戰略由過去的以跟蹤模倣為主,轉向以自主創新和實現技術跨越發展為主,開始注重搶佔世界制高點。按照國家計劃,到2005年,部分領域的科技水準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在若干重要科學領域和戰略高技術領域接近或達到世界前沿,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到2010年,初步建立國家創新體系,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國家重點科研基地建設達到世界先進水準,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實現大的飛躍,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2%;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國家創新體系,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3%,國家科技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