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發展

中國是一個人口多、耕地少的國家,僅有全球7%的耕地,卻要解決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因此,中國農業在世界上佔有相當重的份量。國外曾經有人擔心 “誰來養活中國”?中國領導人和農業專家回答説:“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

中國農業的快速發展是從1978年農村改革以後開始的。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推行以家庭聯産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讓農民重新掌握土地使用權,自主安排農活和處置農産品;取消統購派購的做法,放開大部分農副産品價格;取消過去眾多的限制性政策,允許農民發展多种經營、開辦鄉鎮企業,調動農民的生産積極性。改革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産力,推動了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的快速增長和農業結構的不斷優化,使中國農業取得顯著成就。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儘管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但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1996年到2000年,國內生産總值中農業增加值五年合計為7129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3.5%,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連年獲得較好收成。2003年,由於播種面積減少和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等原因,全國糧食産量比上年有所減少,為43070萬噸。現在,中國糧食、棉花、油菜籽、花生、肉類、水果産量均居世界首位。

隨著生産發展,農産品的每人平均佔有量也明顯提高。2003年,糧食每人平均佔有量為334公斤,豬牛羊肉、牛奶和水産品每人平均佔有量分別為42.7公斤、13.6公斤和36.5公斤,已超過世界平均水準。目前,中國大多數農産品已由供給長期短缺向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餘的新階段轉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