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2003~2004)……李曉西 金三林

(節選)

1.中國經濟已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伊拉克戰爭和“非典”疫情兩大衝擊,使中國經濟受到不小的損失(國家資訊中心測算,伊拉克戰爭油價的變化使中國外貿順差減少81億美元,使我們的GDP損失0.6個百分點;“非典”疫情對中國2003年經濟增長影響接近0.8個百分點)。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一致表明,兩大衝擊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基本趨勢。據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完成791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5%,比2002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三季度增長9.1%,比第二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表明國民經濟已擺脫了“非典”的滯後影響,恢復快速增長。抗風險能力的增強,從宏觀政策層面來看,是財政、金融政策性支援為經濟恢復快速增長創造了條件。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與一些專家提出的中國經濟運作已進入短期經濟週期波動的擴張期和中期經濟週期波動的復蘇期相關。經濟的內在增長趨勢不斷增強,已是不爭的事實。

2.工業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

儘管“非典”疫情對4、5月份部分工業行業的生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總的看影響不大,基本在持續較快增長的區間運作。上半年全部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0.2%,比2002年同期提高了10.1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5.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共完成增加值28975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比2002年同期加快4.3個百分點,這一速度是1995年以來的同比最高增速。工業增長本身也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各种經濟類型全面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國有及國有控股、集體、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分別增長14.3%、11.7%、17.9%和19.6%;二是重工業增長明顯快於輕工業,重工業化特徵明顯,前三季度,重工業增長18.4%,比輕工業快4.5個百分點;三是電子通信設備製造、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冶金工業和化學工業等行業持續快速增長,支柱地位更加牢固。

3.消費需求平穩增長,投資拉動仍然明顯

2003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99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與2002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第三季度增長9.7%,比第二季度加快了3個百分點,基本恢復到“非典”前的水準。投資增長更加強勁,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4351億元,同比增長30.5%,比2002年同期加快8.7個百分點,是1994年以來增長最快的。雖然由於“非典”疫情的滯後影響,8月份外商實際投資首次出現下降,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3.20億美元,同比下降28.28%。但外商直接投資的發展勢頭並沒有改變,前三季度,全國合同利用外資792億美元,增長36%;實際利用外資402億美元,增長11.9%。外商直接投資在帶動進口的同時,也推動了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

4.經濟自主增長能力有一定增強

第一,消費結構升級和産業結構調整良性互動。消費結構升級加速,以“吃穿用"為主的消費結構正在加快向“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轉換,特別是2002年以來,居民對汽車、住房、通訊等新興耐用産品的消費能力在明顯提升。在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推動下,住宅業、通信業、汽車製造業、旅遊業等行業加快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並帶動部分傳統産業結構升級。第二,社會投資和政府投資良性互動。2003年以來,企業自籌、外資、國內貸款增長明顯快於預算內資金,1~8月份在總投資增量中,國家預算內資金比重由1998年的14%下降到5.1%,國內貸款、自籌資金和其他資金所佔比重則由1998年的85%左右上升到目前89.9%。在投資結構上,兩者的互補性也在增強。這説明政府主導因素在不斷減弱,投資的自主增長機制進一步改善。第三,進出口總量和結構良性互動。進出口總量繼續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2003年1~9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6062.6億美元,同比增長36.2%。同時,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連續4年增幅保持在30%以上,機電産品出口比重超過了50%。第四,居民消費預期和企業家投資預期良性互動。近幾年居民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及社會消費環境的逐步改善,正在明顯改善人們的消費預期,物價水準的逐漸回升及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使企業的投資積極性明顯增強,消費者信心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自6月份以來不斷上升。

5.貨幣供給基本適度

2003年以來,貨幣信貸投放超常增長,一再超出預定的增長目標。國家資訊中心針對目前相對比較高的貨幣供應量增幅專門做過調查,結果14.63%的專家認為貨幣供應量增幅明顯偏高;63.41%的專家認為偏高;21.95%的專家認為基本合適。我們的觀點是,考慮到中國還處在市場化、貨幣化進程當中,當前的貨幣供應量是適度的。

現在很多人對廣義貨幣M2是否過多存在分歧,除了其他理由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對“M2增長率=GDP增長率+CPI增長率”這個公式存在不同理解。中國是轉型國家,市場化和貨幣化進程還在繼續。已市場化部分的貨幣增長與GDP增幅和廣義價格增長有較高的相關性。考慮到中國的市場化程度,似可對原式進行如下改造:

M2增長率×市場化指數=GDP增長率+廣義價格增長率

再考慮到中國經濟投資驅動的特徵,我們用生産資料價格指數替代廣義價格指數,若假定加入WTO後中國市場化程度提高(我們通過中國市場化發展程度的研究,結論是2001年中國的市場化程度是69%),達到75%,那麼第二季度,M2增長20.8%,GDP增長8.2%,生産資料價格指數增長7.8%,則M2增長率×市場化指數=20.8%×0.75=15.6%;而GDP增長率+生産資料價格指數增長率=8.2%+7.8%=16%。經測算,上式中反映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兩邊近似相等。是否由此可以從一個側面證明當前的貨幣供應和經濟發展總體上還是適應的?這僅僅是一種假説,尚需要有大量的實證分析和證明,因此,這裡僅供大家參考。

6.經濟全局並不過熱,結構性問題不容忽視

第一,從物價來看,2003年以來物價總體呈上升走勢,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從分類來看,物價上漲主要是因為食品和服務項目價格的上漲,其餘大部分商品物價水準仍在低位運作,宏觀經濟總體還未走出通縮的陰影。第二,從實際經濟增長率與潛在經濟增長率比較來看,中國目前比較公認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在8%~10%之間,所以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常態應該是連續四到六個季度在9%左右波動。從這點看,現在增長速度還有差距。第三,從供求格局變化來看,商務部對600種主要商品的供需情況的調查顯示:78%的商品供過於求,22%的供求平衡,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第四,從虛擬經濟來看,2003年以來中國證券市場總體呈萎靡走勢,股票成交額和成交量都大幅下降,到目前有六成以上的股票已經跌破年內最低,過熱無從談起。第五,中國經濟自主增長能力在增強。同上一輪高速增長有所不同,這一輪高速增長將主要是結構推動型的,應該具有較高的速度和較好的穩定性。所以,我們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運作沒有出現全局性的過熱。

但是,當前經濟運作中的結構性問題也不容忽視,也就是説少數領域、局部行業確實出現了過熱的問題。比如鋼鐵生産,2003年上半年我們的鋼産量相當於前三年的全年産量。再如汽車、房地産、紡織和電解鋁行業,發展過熱的跡象也比較明顯。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這種結構性過熱是與傳統體制的弊端聯繫在一起的,政府主導的現象嚴重。有關數據證明,2002年下半年以來,機場、地鐵、公路、橋梁、電信和電力等基礎設施投資擴張的勢頭明顯,在時間上與地方各級政府換屆大體一致。而一度被關閉的“五小企業"死灰複燃,合資辦汽車廠遍地開花等問題更是受地方利益驅動,與地方各級政府行為有關。政府主導的項目大量開工,不僅造成重復建設,增加通縮的壓力,並形成潛在的金融風險,應引起重視。

7.經濟發展存在比例不協調問題

一是投資和消費增長的失衡。前三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速度為7 年來同期的最高點,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為近3 年來同期的最低點。二是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失衡。上半年新增就業崗位僅260萬個,大學畢業生的簽約率不到50%,“非典”使得原有的就業矛盾有所加劇,要完成年初確定的“新增就業崗位800萬,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宏觀調控目標難度很大。三是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發展的失衡。前三季度,第二産業的增長速度是11.8%左右,而第三産業的增長速度只有5.4%,兩者增速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四是沿海和內地發展的失衡。外資、外貿和新興産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這些地區進一步主導經濟增長,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和城鄉差距繼續擴大。

8. 2004年經濟發展很可能好于2003年

我們判斷2004年中國經濟發展很可能會好于2003年,經濟增長率大概在9%左右。

首先,世界經濟不會繼續惡化,甚至會有所好轉。2004年,世界經濟發展仍然具有一些不確定因素,但美國經濟可能出現好轉跡象,歐洲和日本經濟也不會比2003年更差,因此2004年中國的外部經濟環境也不會比2003年更差,甚至會有所好轉。

其次,國內總需求可能穩中有升。由於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發展環境、推進農村改革的措施,2004年消費需求將會有所增加;但收入差距擴大和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緩慢仍是難以短期解決的,大規模和持續的下崗失業會進一步制約居民購買力增長,消費需求不會有大的突破,消費需求可能穩中有升。對於投資需求來説,積極財政政策將開始逐步淡出,但國債投資水準將仍會保持一段時期後才可能下降;民間投資會有更好的表現,但受體制性制約,增速不會太快;而外資增速可能和2003年持平,總體上可能是穩中有降。進出口方面,2004年會保持2003年大進大出的勢頭,但估計增速不會比2003年有大的差別,而會保持平穩增長。

綜合國際、國內因素,總體上看有助於2004年經濟繼續走高,我們預計200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大概在9%左右,略高於2003年。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網 2004年1月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