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樹立新的政績觀

(節選)

在科學發展觀的統一指導下,依照“五個統籌”“五個堅持”的原則,樹立新的政績觀,科學衡量政績,以實實在在的政績取信於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於各級主要領導幹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充分認識“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實質要求。

新的政績觀考核,淡化了單一地對GDP增長數量和增長速度的追求,代之以六大注重:注重先進生産力的培育和提高;注重以人為本的全面發展;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注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位一體的總協調;注重三大文明的整體推進;注重人民生活品質的持續提高。

在新的戰略機遇期如何考核幹部,尤其是如何考核各級黨政一把手的政績,就成為未來的中心任務之一。

目前經濟指標仍然是黨政幹部政績考核的主要依據,過分地強調經濟指標,搞“數字”政績,發展經濟的真正動力將隨之喪失。新一代領導集體及時提出科學發展觀,這是一種新的、全面的、可持續的、以人為本的發展觀。順應新形勢,幹部政績考核體系也必須變化。國家有關部門正考慮提出新的經濟統計指標,以體現新的發展觀念。

一段時期以來,由於多種原因,一些幹部在實際工作中片面追求“以GDP為中心”,或者搞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這種錯誤的政績觀忽視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為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速度盲目上項目、辦企業、搞投資,造成大量低水準重復建設,給後任和一方百姓留下沉重的包袱。

新形勢下,如何才能科學地衡量幹部的政績?對於一個幹部的考核,既要看經濟建設的成果,又要看社會進步;既要看城市變化,又要看農村發展;既要看硬環境的加強,又要看軟環境的改善;既要看當前的發展,又要看發展的可持續性;既要看經濟增長的總量,又要看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既要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又要看黨的建設的成效。要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幹部政績考核體系和獎懲制度,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和用人制度。今後考核一個幹部主要看當地經濟發展效率和品質改善沒有,能源資源消耗速率下降了沒有,區域生態品質改善了沒有,經濟社會是否協調發展,義務教育成果鞏固沒有,環境污染治理和清潔生産水準達標沒有等等。

黨的十六大報告開宗明義地指出:“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資訊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相對於傳統工業化道路而言的。傳統的工業化道路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資源消耗型的,是建立在資源高投入的基礎上;是一條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新型工業化是在傳統工業化走到“增長的極限”轉而尋求“增長品質”的産物;是發展觀由“灰色發展”轉向“綠色發展”的産物,因此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資源節約的、環境友好的和以人為本的。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人口多、底子薄、每人平均資源相對稀缺”的基本狀況決定了中國的工業化必須依靠科技基本與創新,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必須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走“綠色發展”道路;必須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優勢,走“以人為本”的發展道路。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撰寫) 

   中國網 2004年3月1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